河南省漯河市第四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南省漯河市第四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参考答案: C 2. 下列仪器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A.泥三脚       B.溶量瓶        C.研钵       D.瓷坩锅     参考答案: C 3.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I-131:                          B.Cl-的结构示意图:   C.Na2S的电子式:         D.乙烯的结构式:CH2=CH2               参考答案: C 略 4. 甲和乙两烧杯中各装有100mL 0.2mol·LAlCl3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和氨水,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甲中和乙中的现象始终保持一致 B.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少 C.甲中沉淀可能比乙中的多 D.乙中沉淀可能比甲中的多 参考答案: D 解析:在氨水和NaOH溶液中,加入10mL 0.1mol?L-1 AlCl3溶液,都会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氨水为弱电解质,氢氧化钠为强电解质,则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NaOH溶液中,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大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当两者都不足量时,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的量由一水合氨和氢氧化钠来决定,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大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所以甲中沉淀比乙中的多; 当氨水过量,氢氧化钠不足时,甲中生成的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10mL×10-3L/mL×0.1mol?L-1=0.001mol,乙中生成的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小于0.001mol,所以甲中沉淀比乙中多;当氨水过量,氢氧化钠恰好时,生成的沉淀取决于氯化铝,氯化铝的量相等,所以甲和乙中生成的沉淀一样多;当氨水和氢氧化钠都过量时,因氢氧化铝能溶于氢氧化钠但不溶于氨水,甲中生成的氢氧化铝为0.001mol,乙中生成的0.001mol氢氧化铝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所以甲中沉淀比乙中多。通过以上分析知D正确。 5. 现有两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②都属于加成反应      B.在通常条件下,①②都能自发进行 C.①吸热、②放热的事实说明苯环中含有的并不是碳碳双键 D.①②中的所有有机物均可使溴水层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完全相同 参考答案: B 略 6. 在春节联欢晚会等舞台上人工制造云雾缭绕的方法是 A.燃烧白磷      B.燃烧镁粉    C.释放干冰      D.浓盐酸和浓氨水同时喷酒 参考答案: C 7.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低碳经济”是指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达到低污染、低排放的模式 B.“低碳生活”倡导生活中耗用能量尽量减少,从而减少CO2排放 C.所有垃圾都可以采用露天焚烧或深埋的方法处理 D.“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 参考答案: C 略 8. 在给定条件的水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H+):c(OH-)=1:2的溶液:K+、Al3+、HCO3-、ClO- B.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Na+、Ba2+、NO3-、Cl- C.中性溶液中:SO32-、S2-、Fe3+、Cl- D.能使红色酚酞变无色的溶液:K+、Ca2+、Cl-、HCO3- 参考答案: B A.c(H+):c(OH-)=1:2的溶液呈碱性,Al3+、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呈碱性时Na+、Ba2+、NO3-、Cl-可以大量共存;C.、S2-和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能使红色酚酞变无色的溶液呈酸性或中性,HCO3-不能大量共存,故选B。 9. 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  氢氟酸保存在玻璃瓶中 ,烧碱溶液存放在带有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B.  水玻璃存放在滴瓶中,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无色广口瓶中。  C. 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少量白磷保存在水中。  D.  液溴直接存放在棕色滴瓶中,浓硝酸保存在带橡胶塞的无色玻璃瓶中。 参考答案: C 略 10.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18的硫原子:S    B. S2-的结构示意图: C. 过氧化氢的电子式:H+H+    D. 葡萄糖的结构简式:C6H12O6 参考答案: A 中子数为18的硫原子质量数为34,故A正确;S2-的结构示意图:,故B错误;过氧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故C错误;葡萄糖的结构简式:CH2OH(CHOH)4CHO,故D错误。 11.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随后西安等地也纷纷开始实行垃圾分类。这体现了我国保护环境的决心,而环境保护与化学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属于白色垃圾,不可降解,能使溴水褪色 B. 可回收的易拉罐中含金属铝,可通过电解氯化铝制取 C. 废旧电池中含有镍、镉等重金属,不可用填埋法处理 D. 含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的废旧衣物燃烧处理时都只生成CO2和H2O 参考答案: C 【详解】A.聚乙烯结构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故A错误; B.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受热易升华,电解得不到金属铝;金属铝采用电解氧化铝制备,故B错误; C.镍、镉等重金属会造成水土污染,应集中处理,不可用填埋法处理,故C正确; D.丝、毛中主要含蛋白质,含有C、H、O、N等元素,燃烧不止生成CO2和H2O,故D错误; 答案:C 12. 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或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用图①和②所示装置进行粗盐提纯 B.用乙醇提取溴水中的溴选择图③所示装置 C.用图④所示装置进行稀盐酸浓缩得到浓盐酸 D.图⑤所示装置中盛有饱和Na2SO3溶液除去SO2中含有的少量HCl 参考答案: A 考点: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 分析:A.粗盐提纯需要进行溶解、过滤、蒸发操作; B.乙醇与水混溶,不能作萃取剂; C.浓盐酸易挥发; D.二氧化硫与Na2SO3溶液反应. 解答:解:A.粗盐提纯需要进行溶解、过滤、蒸发操作,①为过滤装置,②为蒸发装置,故A正确; B.乙醇与水混溶,不能作萃取剂,应选择苯或四氯化碳,故B错误; C.浓盐酸易挥发,蒸馏无法浓缩,故C错误; D.二氧化硫与Na2SO3溶液反应,则应用图⑤所示装置中盛有饱和NaHSO3溶液除去SO2中含有的少量HCl,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除杂、萃取、蒸馏、蒸发等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侧重实验基本操作的考查,明确装置及实验操作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3.  25℃时,几种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 弱酸的化学式 CH3COOH HCN H2S 电离常数(25℃) 1.8×10-5 4.9×10-10 K1=1.3×10-7 K2=7.1×10-15 25℃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CH3COONa)> PH(Na2S) > PH(NaCN) B.a mol/LHCN溶液与b 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N-),则a一定大于b C.NaHS和Na2S的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H+)=c(OH-)+c(HS-)+2c(S2-) D.某浓度的NaCN溶液的pH=d,则其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dmol/L   参考答案: C 略 14. 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 ① ② ③ ④ 0.1mol/L 盐酸 pH=3 盐酸 0.1mol/L 氨水 pH=11 氨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水电离出的c(H+):①>③ B.③稀释到原来的100倍后,pH与④相同 C.①与③混合,若溶液pH=7,则V(盐酸)>V(氨水) D.②与④混合,若溶液显碱性,则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可能为:c(NH4+)>c(OH﹣)>c(Cl﹣)>c(H+) 参考答案: D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A.溶液中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的浓度越大,对水的抑制程度越大; B.0.1mol/L氨水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小于0.1mol/L,溶液的pH<13,稀释到原来的100倍后,促进氨水电离; C.①与③混合,若溶液pH=7,c(H+)=c(OH﹣),结合电荷守恒分析; D.②与④混合,若溶液显碱性,则为氨水与氯化铵的混合溶液. 【解答】解:A.0.1mol/LH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10﹣13mol/L,0.1mol/L 氨水,c(OH﹣)<0.1mol/L,则由水电离出的c(H+)大于10﹣13mol/L,所以由水电离出的c(H+)为①<③,故A错误; B.0.1mol/L氨水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小于0.1mol/L,溶液的pH<13,稀释到原来的100倍后,促进氨水电离,pH变化小于2个单位,所以③的pH可能与④不同,故B错误; C.①与③混合,若溶液pH=7,c(H+)=c(OH﹣),由电荷守恒可知c(Cl﹣)=c(NH4+),氨水和HCl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铵溶液显酸性,若溶液显中性,所以氨水要过量,则V(盐酸)<V(氨水),故C错误; D.②与④混合,若溶液显碱性,则为氨水与氯化铵的混合溶液,氨水的浓度大于氯化铵的浓度,则溶液中可能存在c(OH﹣)>c(Cl﹣),结合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离子浓度可能为c(NH4+)>c(OH﹣)>c(Cl﹣)>c(H+),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酸碱混合pH的判断及溶液酸碱性的分析,选项C为解答的难点,注意酸碱混合时pH与浓度的关系、电离与水解的关系等即可解答,题目难度较大 15. 分子式为C7H8的某有机物,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与溴水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与H2完全加成,加成产物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与该有机物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相比(  ) A.前者多 B.后者多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A 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分析: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与溴水发生反应,说明该有机物为苯的同系物;分子中有几种等效氢原子,就有几种一氯代物. 解答:解: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与溴水发生反应,说明该有机物为苯的同系物.该物质为甲苯,在一定条件下与H2完全加成反应生成甲基环己烷,甲基环己烷分子中有5种氢原子,一氯代物有5种,甲苯有4种不同H原子,故有4种一氯代物,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等效氢原子判断一氯代物的种类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粗食盐常含有少量K+、Ca2+、Mg2+、Fe3+、SO42-等杂质离子,实验室提纯NaCl的流程如下: 提供的试剂:饱和Na2CO3溶液、 饱和K2CO3溶液 、NaOH溶液、 KOH溶液、  BaCl2溶液  、Ba(NO3)2溶液 (1)欲除去溶液中的Ca2+、Mg2+、Fe3+、SO42-离子,选出a所代表的各种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             (填化学式); (2)蒸发浓缩溶液Ⅱ得到的糊状物的化学成分最多的是(填化学式); (3)用提纯过的NaCl固体来配制480 mL 0.4 mol·L-1NaCl溶液时,所用仪器除烧杯、药匙、玻璃棒、天平、胶头滴管外还有  (填仪器名称);需NaCl  g。 (4)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图所示: 若收集到的H2为2 L,则同样条件下收集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