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茂名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数学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广东省茂名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数学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与为同一函数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2. (4分)已知平面α和直线a,b,c,具备下列哪一个条件时a∥b() A. a∥α,b∥α B. a⊥c,b⊥c C. a⊥c,c⊥α,b∥α D. a⊥α,b⊥α 参考答案: D 考点: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专题: 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分析: a∥α,b∥α?a,b平行、相交或异面;a⊥c,b⊥c?a,b平行、相交或异面;a⊥c,c⊥α,b∥α?a,b平行、相交或异面;a⊥α,b⊥α?a∥b. 解答: ∵a∥α,b∥α, ∴a,b平行、相交或异面,故A不成立; ∵a⊥c,b⊥c, ∴a,b平行、相交或异面,故B不成立; ∵a⊥c,c⊥α,b∥α, ∴a,b平行、相交或异面,故C不成立; ∵a⊥α,b⊥α, ∴a∥b.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间的位置关系,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注意合理地进行等价转化. 3. 函数,在定义域内任取一点,使的概率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由得,所以的概率是。 4. 已知f(x)为偶函数,当x≥0时,f(x)=﹣(x﹣1)2+1,则满足f[f(a)+]=的实数a的个数为(  ) A.2 B.4 C.6 D.8 参考答案: C 【考点】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性质. 【专题】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利用换元法将函方程转化为f(t)=,利用数形结合进行求解即可. 【解答】解:设t=f(a)+, 则条件等价为f(t)=, 若x≤0,则﹣x≥0, ∵当x≥0时,f(x)=﹣(x﹣1)2+1, ∴当﹣x≥0时,f(﹣x)=﹣(﹣x﹣1)2+1=﹣(x+1)2+1, ∵f(x)为偶函数, ∴f(﹣x)=﹣(x+1)2+1=f(x), 即f(x)=﹣(x+1)2+1,x≤0, 作出函数f(x)的图象如图: 当x≥0时,由﹣(x﹣1)2+1=,得(x﹣1)2=,则x=1+或x=1﹣, ∵f(x)为偶函数, ∴当x<0时,f(x)=的解为x3=﹣1﹣,x4=﹣1+; 综上所述,f(t)=得解为t1=1+或t2=1﹣,t3=﹣1﹣,t4=﹣1+; 由t=f(a)+得, 若t1=1+,则f(a)+=1+,即f(a)=+>1,此时a无解, 若t2=1﹣,则f(a)+=1﹣,即f(a)=﹣﹣∈(﹣∞,0),此时a有2个解, 若t3=﹣1﹣,则f(a)+=﹣1﹣,即f(a)=﹣﹣∈(﹣∞,0),此时a有2个解, 若t4=﹣1+,则f(a)+=﹣1+,即f(a)=﹣+∈(﹣∞,0),此时a有2个解, 故共有2+2+2=6个解.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与方程的应用,利用换元法结合数形结合进行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 5. 已知函数定义域是,则的定义域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略 6. 方程 实根的个数为(     ) A.6          B.5           C.4         D.3 参考答案: A 7. 一个球的体积是,这个球的半径等于(    )      A.         B. 1         C.  2         D. 参考答案: C 略 8. 一船以每小时km的速度向东行驶,船在A处看到一灯塔B在北偏东60°,行驶4小时后,船到达C处,看到这个灯塔在北偏东15°,这时船与灯塔的距离为(    ) A. 60km B. km C. km D. 30km 参考答案: A 分析:画出示意图,根据题中给出的数据,解三角形可得所求的距离. 详解:画出图形如图所示, 在中,, 由正弦定理得, ∴, ∴船与灯塔的距离为60km. 故选A. 点睛:用解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全部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中,可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 (2)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三角形,这时需作出这些三角形,先解条件足够的三角形,然后逐步求解其他三角形,最后可得所求. 9. 如果直线//直线,且//平面,那么与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 //           C.           D. //或   参考答案: D 略 10. 已知集合,则满足的集合的个数(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为,则_____  ___. 参考答案: -6 ∵不等式的解集为,, ∴原不等式等价于, 由韦达定理知 . 12. 若对任意x∈(0,),恒有4x<logax(a>0且a≠1),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参考答案: [,1)   【考点】指、对数不等式的解法. 【分析】对任意的x∈(0,),4x≤logax恒成立,化为x∈(0,)时,y=logax的图象恒在y=4x的图象的上方, 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由此求出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a∈(0,1)∪(1,+∞), 当x∈(0,)时,函数y=4x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对任意的x∈(0,)时,总有4x<logax恒成立, 若不等式4x<logax恒成立,则y=logax的图象恒在y=4x图象的上方(如图中虚线所示) ∵y=logax的图象与y=4x的图象交于(,2)点时, a=, 故虚线所示的y=logax的图象对应的底数a应满足≤a<1. 故答案为:[,1).   13.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与点的距离为. 参考答案: 14. (5分)已知,,与的夹角为45°,要使与垂直,则λ=    . 参考答案: 2 考点: 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律.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由已知中,,与的夹角为45°,代入向量数量积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值,又由与垂直,即()?=0,我们可以构造出一个关于λ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满足条件的λ值. 解答: ∵,,与的夹角为45°, ∴?=2??cos45°=2 若与垂直, 则()?=λ(?)﹣=2λ﹣4=0 解得λ=2 故答案为:2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其中根据与垂直,则其数量积()?=0,构造出一个关于λ的方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 已知函数f(x)=x2+ax+a-1的两个零点一个大于2,一个小于2,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参考答案: 16. (3分)已知cos(α﹣)=﹣,α∈(0,),则cos(α+)﹣sinα的值是        . 参考答案: 考点: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利用诱导公式化简已知条件可得 cos(﹣α)=<,再由α∈(0,),可得﹣<﹣α<﹣,故sin(﹣α)=,要求的式子即sin(﹣α)﹣sinα,利用和差化积公式求出它的值. 解答: ∵cos(α﹣)=﹣,α∈(0,),∴cos(α﹣)=﹣cos(α﹣+π)=﹣cos(α﹣)=,cos(α﹣)=. ∴cos(﹣α)=<. 再由α∈(0,),可得 ﹣α> (舍去),或﹣<﹣α<﹣,∴sin(﹣α)=. cos(α+)﹣sinα=sin(﹣α)﹣sinα=2cossin=sin(﹣α)=.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两角和差的余弦公式的应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以及诱导公式、和差化积公式的应用,求出sin(﹣α)=,是解题的难点. 17. 设扇形的半径长为8cm,面积为4cm2,则扇形的圆心角的弧度数是         参考答案: 试题分析:由扇形面积公式知,解得. 考点:扇形面积公式.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本小题满分1 2分)设全集U=R,集合. (I)求; (Ⅱ)若集合,且AUC=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9. A、B是单位圆O上的点,点A是单位圆与x轴正半轴的交点,点B在第二象限,记∠AOB=θ且sinθ=. (1)求B点坐标; (2)求的值. 参考答案: 【考点】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运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综合法;三角函数的求值. 【分析】(1)分别求出sinθ和cosθ的值,从而求出B点的坐标; (2)根据三角函数的公式代入求出即可. 【解答】解:(1)点A是单位圆与x轴正半轴的交点,点B在第二象限 设B(x,y),则y=sinθ=, x=cosθ=﹣=﹣, ∴B点的坐标为(﹣,); (2) = = =﹣.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其基本关系,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0. (12分)已知函数 (1)设、为的两根,且,,试求a的取值范围 (2)当时,f(x)的最大值为2,试求a 参考答案: (1)由题意可得、为的两根,且,, 解得 故 (2)当时,的最大值为2, 由,可知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 ①若,则当时取得最大值,即, 解得 ②若,则当时取得最大值,即, 解得 故或   21. 抛掷两颗骰子,计算: (1)事件“两颗骰子点数相同”的概率; (2)事件“点数之和小于7”的概率; (3)事件“点数之和等于或大于11”的概率. 参考答案: 解:我们用列表的方法列出所有可能结果: 掷第二颗得到的点数 掷第一颗得到的点数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由表中可知,抛掷两颗骰子,总的事件有36个. (1)记“两颗骰子点数相同”为事件,则事件有6个基本事件, ∴, (2)记“点数之和小于7”为事件,则事件有15个基本事件, ∴ (3)记“点数之和等于或大于11”为事件,则事件有3个基本事件, ∴ 22. 已知向量,满足,,. (1)求向量,所成的角的大小; (2)若,求实数的值. 参考答案: (1)(2) 【详解】解:(1)由,可得. 即, 因为, 所以, 又因为,,代入上式, 可得,即. (2)由,可得. 即, 则,得.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量积的运算和向量的模的运算,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属于基础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