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废水处理运营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

举报
资源描述
污废水处理运营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 一、 固废处理的六个细分领域 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质。依据固体废物的主要类型,固废处理产业主要分为六个细分领域,包括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农林废弃物处理行业、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工业固废处理行业、污泥处理行业、危废处理行业。 二、 上游产业链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垃圾产量逐年上升。预计2021年中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为27097.2万吨。城市生活垃圾的增加,与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消费习惯改变密不可分。近十年来,快递、外卖行业发展如火如荼,人们沉浸在快捷时代带来的巨大便利之中,然而快递业务总量提升成为了包装垃圾数量增加的直接原因;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也造成了大量电子垃圾;如今优衣库、热风、Zara、H&M等快时尚品牌以快速、少量、多款为营销理念,以平价、潮流引导大众不理性消费,也造成了大量的服装垃圾。 生活垃圾清运量与处置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然而在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略微有所下滑。2021年中国生活垃圾清运量为23988.5万吨,生活垃圾处置量为23898.7万吨。 从中国不同类型垃圾占比情况看,主要以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为主,2021年分别占比38.05%、45.61%。厨余垃圾与有害垃圾占比逐年下降,其他垃圾与可回收垃圾呈上升趋势。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瓷器碎片、动物排泄物、一次性用品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三、 产业发展思考:变废为电成为将主流趋势、绿色金融发展将助力垃圾变废为宝 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属于处理垃圾的环保项目,通过垃圾焚烧对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化和稳定化处理,将垃圾的内能转化为高品质的热能用于发电,实现生活垃圾的能源化利用,同时满足城市土地紧缺而无法建设足够多的填埋场的需求。在碳达峰、碳中和和垃圾分类的双重背景下,垃圾焚烧发电不仅可以实现固废的无害化处理,同时可以实现绿色发电的目标。 四、 环保行业基本风险特征 (一)环保行业人才流失风险 环保行业涉及范围广,包括生物、物理、化学、工程自动化等多方向交叉学科,且由于不同项目的在基本情况、达标要求的差异性,行业内可标准化程度低,因此更需要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团队。目前行业内成熟的专业人士相对稀缺,且培养周期较长,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有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对人才的争夺也日趋激烈。如果无法保持对人才的吸引力,将面临核心人才流失的风险。 (二)环保行业政策风险 垃圾渗滤液、餐厨垃圾等处理行业产业链下游大多数为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目前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仍保持高度重视,环保行业受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减,相关投资也呈现明确的增长预期。但是,若未来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国家产业政策对行业支持力度可能存在下降风险,将对行业业绩造成负面影响。 (三)环保行业市场竞争风险 未来随着环保领域的不断发展成熟,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更多的企业将进入行业竞争市场份额。此外,行业均在谋求发展,提升自身实力、不断开拓市场,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未来可能存在竞争中表现欠佳,导致市场份额下降,盈利能力减弱等不利情况。 (四)环保行业技术风险 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研发能力及相关核心技术是垃圾渗滤液、餐厨垃圾及废污水处理的重要竞争力之一。新技术从设计研发、多次试验到最终成型需要一个较长的研发周期,如果无法准确把控行业关键技术发展动态,在技术研发方向不能适应行业的长期发展需要,未来将会面临技术升级迭代滞后等风险,对发展前景带来一定技术风险。 五、 环保行业行业壁垒 (一)环保行业人才壁垒 环保行业在我国仍处于早期起步阶段,高精尖人才数量较少,且主要集中在业内龙头企业。对垃圾渗滤液、废水、餐厨垃圾的处理的一套流程十分复杂,从前期的技术研发、中期的项目建设到后期运营管理,都需要专业人士负责,因此高素质的研发人员及工程、运营、管理团队均是业内企业取得经营成功的重要条件。除此之外,该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跨学科能力,例如生物、化工、电气自控、工程等多方面知识,对员工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且环保项目由于项目地的不同,其环境条件、达标要求、处置对象也有较大差距,标准化操作程度低,这需要行业人员有长时间的从业时间和不同项目锻炼学习的经验支撑。因此,专业性强、从业经验丰富的人才储备要求构成了行业的人才壁垒。 (二)环保行业技术壁垒 废污水处理项目属于多领域的系统性工程,其在设备设施设计方案需要综合性考量,包括在核心技术选择、流程设计、工程施工、安装调试、后期运营等一系列流程,涉及到的技术范围也具有复杂性,包括化学、微生物、物理、土木工程、工业自动化等多个专业领域,对该行业的企业的专业技术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与此同时,环保行业是一个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行业,不同污染物处理方法的不同,污水处理效力往往有较大的区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短期经济效益以及长期的行业竞争力。行业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成本研究或引进相关技术,因此该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 (三)环保行业资金壁垒 垃圾渗滤液、废液及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均属于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垃圾的填埋焚烧、黑臭水的处置,污水处理工程及运营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且环保类型企业项目运营收入大部分来自于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客户支付的污水处理服务费,按照期间处理的水量进行支付,项目投资的成本回收期较长。因此新进入该行业需要有足量的现金流储备,同时还需要项目长期运营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资金壁垒。 六、 垃圾处理行业前景广阔 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统计,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4亿吨,建设垃圾5亿吨左右,此外,还有餐厨垃圾1000万吨左右,中国的垃圾总量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生活垃圾还在以每年5%-8%左右的速度递增。垃圾围城正在给中国的城市敲响了警钟。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且具有污染性、资源性和社会性,需要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处理,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浪费资源,破坏生产生活安全,破坏社会和谐。垃圾处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后加以合理的利用。当今广泛应用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垃圾处理的目的是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 垃圾处理产业是以垃圾为处理对象的事业体的集合。这里,垃圾是泛指,包括原生垃圾、分类垃圾和垃圾衍生品;所谓以垃圾为处理对象包含将垃圾作为直接处理对象(原材料)和间接处理对象两重意思。垃圾处理产业涉及从源头到末端全过程的垃圾的处理,涉及有用垃圾的加工处理和无用垃圾的处置,涉及垃圾衍生品的开发利用,不仅包括现有垃圾的处理,还包括源头垃圾性质和产量的控制。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链共分为三个阶段:前端收集、中端清运和后端处理。前端是生活垃圾的收集,主要包括社区和公建区域;中端生活垃圾的清运主要包括道路清洁、垃圾清理和公厕运维;后端是垃圾处理和利用环节。 目前常见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主要有填埋、堆肥、焚烧(垃圾发电)三种,这三种技术各有优缺点。堆肥法要求垃圾严格分类,且垃圾的有机降解物含量大于40%,但国内垃圾主要以混合收集为主,垃圾分类并未得到大规模推广,因此堆肥法不具备大规模推广条件,目前在处理生活垃圾中占比仅约3%。相对堆肥处理,填埋和垃圾焚烧对原料要求的门槛较低,发展成为国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镇化率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镇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处理设施成为城镇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了餐饮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氛围,通过开展城市试点工作,总体技术路线日趋成熟,餐厨垃圾工程技术的标准和规范也逐步完善。 近年来,随着政府和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持续提高,餐厨垃圾处理行业逐步走向市场化和专业化。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属于公共基础设施行业,近几年,不断有政策出台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公共基础设施行业,技术储备精良、示范项目优质、资本实力强的企业才能具有较强竞争力。 目前,我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日左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65%左右。 我国垃圾处理行业起步较晚,垃圾处理市场容量显著增加,市场渗透率迅速增加,进入卫生行业的企业数量也迅速增加。我国垃圾处理市场已从进口期进入增长期,并正在向成熟期发展。 可再生资源已成为资源循环的新起点,也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在废物资源和废物材料的回收加工过程中,不仅解决了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且减少了废物排放,可以说杀死了两只鸟。中国不断出台支持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的政策。地方政府领导也开始高度重视垃圾填埋场建设,增加投资。可以预测,垃圾处理行业前景广阔。 固废处理工程通常执行的是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三种处理目标。减量化是通过预防减少或避免源头的废物产生量;无害化是对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毒性;资源化是指对于源头不能削减的废物和消费者产生的废物加以回收、再使用、再循环,使它们回到经济循环中去。发展中国家以无害化为主,经济发达国家一般以资源化为主。我国目前已无害化为主,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引导,我国逐步向固废资源利用发展。 七、 企业竞争格局:参与者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为分散 中国积极的环保政策给垃圾处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机会,中国垃圾处理行业参与者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为分散。2021年,我国生活垃圾处理存续和在线企业超过1.5万家,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其次为浙江省。四川省、陕西省、山东省、广东省分布较为广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