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 1.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沿海的"赤潮"现象,属于( ) A.周期性波动 B、种群爆发 C、不规则波动 D、季节性消长2 2.下列属于原地实验的是( )。 A.实验室中通过罩笼,研究棉铃虫的发育和死亡 B.在田间通过罩笼,研究棉铃虫的发育和死亡 C.应用人工气候箱研究不同温度对昆虫发育和死亡的影响 D.用线粒体和细胞核DNA标记序列,分析证实欧洲大陆的沙漠飞蝗来自两个起源地 3. 蚯蚓喜欢生活的土壤是( ) A.碱性土壤 B.中性土壤 C.酸性土壤 D.弱酸性土壤 4.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景观 5.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 )。 A.寒温带 B.热带 C.亚热带 D.暖温带 6. 逻辑斯蒂增长模型的曲线是呈( ) A.J型 B.S型 C.直线 D.抛物线 7.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是(  )。 A.生物个体 B.生物种群 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 8. 在热带旱地森林中,开花主要集中在( )。 A.旱季 B.雨季 C.旱季和雨季 D.旱季、雨季交替之时 9. 具体的生物体或群体生活地区的生态环境叫做( )。 A.生态因素 B.生境 C.直接环境 D.范围 10.下列不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 )。 A.水稻 B.黄瓜 C.大 D.玉米 11.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 )。 A.结构简单 B.组成复杂 C.生物量高 D.以腐屑食物链占优势 12. 2007年我国太湖出现蓝藻大发生的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这属于( ) A.年间波动 B.种群大爆发 C.生物入侵 D.季节性消长 13.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的科学家是( )。 A.海克尔 B.坦斯利 C.马世骏 D.竺可桢 14. 下述作物属于短日照的是 ( ) A.大麦 B.水稻 C.小麦 D.油菜 15. 当植物的一些组织受到损伤,自然落叶是减少植物体内液体外渗的方式。这是植物的( )特点。 A.防卫反应 B.补偿作用 C.协同进化 D.他感作用 16. 在下列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长起间接作用是 ( ) A.光照 B.水分 C.地形 D.温度 17.群落与环境的关系为( )。 A.环境促成群落的形成 B.群落造成了环境 C.相互影响和制约 D.无关 18. 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 (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景观 19. 生长在新疆的马铃薯比生长在平原地区的大,其主要原因是 A.阳光辐射强烈 B.白天温度高 C.降水多 D.昼夜温差大 ( ) 20. 瞪羚为了不被猎豹捕食,其逃避能力不断增强,而猎豹为了捕到瞪羚,其捕猎能力也会相应提高,该现象属于(  ) A.他感作用 B.协同进化 C.竞争作用 D.互利共生 21.地球上的碳素绝大部分存在于( )。 A.岩石圈 B.大气圈 C.水圈 D.土壤圈 22. R·H·Whittaker提出的群落顶极理论是 ( ) A.单元顶极理论 B.多元顶极理论 C.顶极格局假说 D.以上都是 23. 在空间变化中,纬度每增加1度,年平均温度大约降低( )度。 A.0.5 B.1 C.1.5 D.2 24. 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属于( )。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三级消费者 25. 陆地群落的外貌,主要是通过植物特别是高等优势种植物的( )表现出来的。 A.生长型 B.生活型 C.生态型 D.生态适应性 26. 核桃树下几乎没有草本植物的主要原因是( ) A.缺营养 B.他感作用 C.缺水分 D.缺光照 27. 有发达的根系,叶面积很小,叶片化成刺状、针状或鳞片状,且气孔下陷,这种植物是 A.少浆植物 B.多浆植物 C.湿生植物 D.中生植物 28.防治害虫时,应该做到(  )。 A.彻底消灭害虫种群 B.保护天敌 C.保护食物链的完整性 D.保护害虫种群 29.如果一个种群的年龄锥体为金字塔形,则该种群的发展趋势呈 ( ) A.稳定型 B.增长型 C.衰退型 D.下降型 30.当光合作用强度因光照不足而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下降幅度,这表明生态因子的作用具有( )。 A.阶段性 B.限制性 C.补偿性 D.不可替代性 31. 常绿阔叶林的主要分布区在( )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寒温带 32.群落发育初期的主要标志是( )。 A.植物优势种的良好发育 B.植物伴生种的良好发育 C.植物建群种的良好发育 D.植物亚优势种的良好发育 33.r对策生物种群容易发生( )。 A.r对策 B.K对策 C.S对策 D.J对策 34. 苔藓、蘑菇、白蚁、蜘蛛等均以林中枯死的朽木为生,这些生物组成了(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食物链 35.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的生产力最高,生物量最大(  )。 A.大型哺乳动物 B.小型哺乳动物 C.土壤动物 D.木本植物 36.种群是指( ) 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B、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C、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37.“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反映的是植物的(  )。 A.他感作用 B.边缘效应 C.密度效应 D.种间关系 38. 下列群落中,动物种类最少的是( ) A.北方针叶林 B.草原 C.苔原 D.荒漠 39. 生活在强风地区的鸟类的特点是( )。 A.羽毛短,紧贴在身上 B.羽毛短,蓬松 C.羽毛长,紧贴在身上 D.羽毛长,蓬松 40. 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 )。 A.多种生物个体 B.多种生物类型 C.多种生物种群 D.多种生物群落 41. 欧洲的穴兔于1859年引入澳洲大陆后,和牛羊之间的关系属 ( ) A.共生 B.捕食 C.竞争 D.种内斗争 42.在对某生物群落调查中,共调查了100个样方,某物种出现在80个样方中,则80%指的是该物种在该群落中的(  )。 A.盖度 B.频度 C.密度 D.重要值 43. 在温带地区,影响秋天树木落叶的最重要因素是 ( ) A.温度的变化 B.水分的变化 C.日照长度的变化 D.光照强度的变化 44.森林砍伐迹地从控制演替的主导因子看属于( )。 A.内因演替 B.原生演替 C.外因演替 D.次生演替 45.按瑙基耶尔的生活型分类,当年完成生活史并以种子的形式度过不利时期的植物是(  )。 A.一年生植物 B.地面芽植物 C.地上芽植物 D.高位芽植物 46. 我国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 ) A.寒温带 B.暖温带 C.亚热带 D.热带 47.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不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  )。 A.土地退化 B.土壤污染 C.生态平衡失调 D.土地沙化 48.下列生物属于r对策的是(  )。 A.银杏 B.大象 C.丹顶鹤 D.蝗虫 49.冬小麦等冬性作物需要经过一定的低温阶段才能开花的现象称为( )。 A.光周期现象 B.温周期现象 C.春化现象 D.滞育现象 50.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的内分布型才会出现( )。 A.成群型 B.均匀型 C.随机型 D.聚集型 二、填空题(20题) 51.某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即为该环境对该种群的______。 52.同一群落中,当两个种群均利用某一有限资源时,种群间通常会发生_______。 53.生物群落具有一系列结构特点,包括形态结构、生态结构和__________。 54. 生态系统都是不同程度的______系统,不断的从外界输入能量和物质,经过转换以后变为输出,从而维持系统的有序状态。 55. 在山区,由于热力的原因而产生风向的变化。夜间风从山上向山下吹,叫做______。 56. 山谷越深,向谷底沉降的冷空气越多,则在谷底沉积的冷空气层也越厚。谷底温度比山坡温度______。 57. “青蛙吃昆虫”,这种种间关系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 58. 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称为______。 59.层片是指在群落中属同一_______的生物不同种个体的总和。 60. 植物开始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低临界温度称为______。 61.土壤的三相是指______、______和______。 62.温带木本植物的休眠与光周期有关,______可促进休眠。 63.按群落的代谢特征,演替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64. 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包括生产者、大型消费者和______。 65. 竞争排斥原理又叫______。 66.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称为群落的__________。 67.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______的和逐级递减的。 68.东北虎比华南虎个体大,寿命长,这符合_______法则。 69. 对群落单元的划分及群落的宏观实体性问题长期以来有两个学派,即______和个体学派。 70.种群应具有空间特性、数量特性、______等主要特性。 三、判断题(10题) 71. 不同的节肢动物和鸟类在不同的高度觅食、生存,这是植物的成层现象影响动物在垂直方向上按一定的空间分布。( ) A.正确 B.错误 72. 次生演替的结果是群落复生。 A.正确 B.错误 73.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 74.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越复杂,其稳定性越强。 [ ] A.正确 B.错误 75. 生产者和分解者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 A.正确 B.错误 76. 随着海拔升高积温不断减少,因此农作物在不同的海拔高度的分布有一定的限制。( ) A.正确 B.错误 77. 荒漠由于极端干旱,只有旱生草本生存。( ) A.正确 B.错误 78. 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物质影响其他植物生长的现象称为他感作用。(  ) A.否 B.是 79. 易患“克山病”的地区是由于氟元素含量过高。(  ) A.否 B.是 80. 生物群落是由许多动物、植物组成的群体。 [ ] A.正确 B.错误 四、简答题(5题) 81.有关群落演替顶极学说中,单元顶极论和多元顶极论有何异同点? 82.简述水生原生演替的演替系列。 83. 简述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意义。 84.简述生态系统能流的途径。 85. 简述生态因子对生物生长的作用规律。 五、论述题(2题) 86. 论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途径。 87. 论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六、单选题(0题) 88. 热带雨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 ( ) A.雨量充沛 B.温度适宜 C.阳光充足 D.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