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长乐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长乐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物质中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单质碘    B.硫化氢     C.氯化镁     D.氢氧化钠 参考答案: A 略 2. (不定项)0.1molMg分别在足量的O2、CO2、N2中燃烧,生成的固体质量依次为W1、W2、W3,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W2>W1>W3 B.W1=W2>W3 C.W1=W2=W3 D.W3>W2>W1 参考答案: A 【考点】镁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相同质量的Mg生成MgO和Mg3N2固体的质量增重大小,分析解答. 【解答】解:根据关系式Mg~MgO可知,0.1molMg生成MgO,增重为:0.1mol×16g/mol=1.6g, 根据关系式3Mg~Mg3N2 可知,0.1molMg生成Mg3N2,增重为:0.1mol××14g/mol=g≈0.93g. 相同质量的Mg生成MgO比生成Mg3N2固体增重多,Mg与CO2反应,除生成等量的MgO,还有固体碳,所以W2>W1>W3. 故选A 【点评】以镁的性质为载体考查学生计算能力,注意综合分析优化解题方法,易错点是镁与CO2反应易忽略生成的碳. 3. 把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先变蓝后变红 B.先变红后褪色  C.先变红后变紫  D.先变紫后变红 参考答案: B 略 4. 下列基态碳原子最外能层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C 略 5. 某一镁铝合金5.0g完全溶于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得到白色沉淀5.8g,求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48.0% 6. 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s)C(g)+D(g),下列描述中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C,同时生成n mol D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D,同时生成2n mol A ③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④容器内A、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 ⑤v(A)∶v(C)∶v(D)=2∶1∶1 A. 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⑤ D. 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 A 【详解】①生成nmolC是正反应,生成nmolD也是正反应,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故错误;②生成nmolD是正反应,生成2nmolA是逆反应,且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得到平衡状态,故正确;③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可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正确;④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取决于物质的起始物质的量和转化率,故容器内A、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错误;⑤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与平衡状态无关,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故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②③,故选A。 7. 学习化学过程中需要经常做实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B 略 8. 从含碘的CCl4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CCl4,该步骤应选择的实验装置是(     ) 参考答案: C 略 9. 与100mL 0.1mol·L-1 Na2SO4溶液中含有的Na+数目相同的是 A.0.1mol·L-1NaNO3溶液50mL        B.0.2mol·L-1NaOH溶液100mL C.0.2mol·L-1 NaCl溶液50mL         D.0.1mol·L-1 NaHCO3溶液100mL 参考答案: B 10.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分离碘和酒精 B.除去Cl2中HCl C.实验室制氨气 D.排水法收集H2 参考答案: D 11. 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下列关于表中11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 原子半径(10﹣10m) ﹣ 0.37 0.74 0.75 0.77 0.82 0.99 1.10 1.52 1.60 1.86 最高或最 低化合价 0 +1   +5 +4 +3 +7 +5 +1 +2 +1     ﹣2 ﹣3 ﹣4   ﹣1 ﹣3         A.上表中11种元素中形成的非金属单质都有非极性共价键 B.②⑨处于同一周期,④⑧处于同一主族 C.上表中11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⑦号酸性最强 D.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参考答案: C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版权所有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短周期元素,①表现0价,为零族元素;②⑨?都有最高价+1,处于ⅠA族,原子半径②<⑨<?,则②为H、⑨为Li、?为Na;③只有最低价﹣2,则③为O;④⑧都有+5、﹣3价,处于ⅤA族,且原子半径④<⑧,则④为N、⑧为P;⑤有+4\﹣4价,处于ⅣA族,原子半径,小于P,故⑤为C;⑦有+7、﹣1价,则⑦为Cl;⑩有+2价,没有负价,处于ⅡA族,原子半径仅小于Na,则⑩为Mg;⑥+3价,没有负价,处于ⅢA族,原子半径小于Cl,则⑥为B,据此计算. 解答:解:短周期元素,①表现0价,为零族元素;②⑨?都有最高价+1,处于ⅠA族,原子半径②<⑨<?,则②为H、⑨为Li、?为Na;③只有最低价﹣2,则③为O;④⑧都有+5、﹣3价,处于ⅤA族,且原子半径④<⑧,则④为N、⑧为P;⑤有+4\﹣4价,处于ⅣA族,原子半径,小于P,故⑤为C;⑦有+7、﹣1价,则⑦为Cl;⑩有+2价,没有负价,处于ⅡA族,原子半径仅小于Na,则⑩为Mg;⑥+3价,没有负价,处于ⅢA族,原子半径小于Cl,则⑥为B, A.①表现0价,为零族元素,单质不存在共价键,故A错误; B.④⑧都有+5、﹣3价,均处于ⅤA族,②为H、⑨为Li,二者处于同主族,故B错误;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为高氯酸,⑦为Cl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故C正确; D.⑥为B,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根据化合价与原子半径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掌握, 12. 共价键、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是物质间的不同作用力,下述物质中只含上述一种作用力的是(   ) A.干冰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碘 参考答案: B 略 13. 某反应X+3Y2E+2F,在甲、乙、丙、丁四种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速率为甲:v(X)=0.3mol?L﹣1?min﹣1,乙:v(Y)=0.3mol?L﹣1?min﹣1,丙:v(E)=0.4mol?L﹣1?min﹣1,丁:v(F)=0.02mol?L﹣1?min﹣1,则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A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分析】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其计量数之比越大该反应速率越快. 【解答】解: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其计量数之比越大该反应速率越快,甲: =0.3mol?L﹣1?min﹣、乙: ==0.1mol?L﹣1?min﹣1、丙: ==0.2mol?L﹣1?min﹣1、丁: ==0.01mol?L﹣1?min﹣1,所以反应速率大小顺序是甲>丙>乙>丁,故反应速率最快的是甲, 故选A.   14. 为了验证小苏打中是否含有纯碱,下列实验操作及判断正确的是          A.观察加热时是否放出气体 B.观察滴加盐酸时能否放出气体 C.溶于水中,再滴加石灰水,观察有无沉淀产生 D.溶于水中,滴加少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产生 参考答案: D 略 15.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C.电解氯化铜溶液一定时间后,负极相连的石墨棒表面附着一层铜 D.把铁片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欲配制450mL 0.5mol/LK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最小的砝码为1g)、药匙、烧杯、玻璃棒、     、      等.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KOH固体于烧杯中,若药品与砝码放反,则所称最KOH固体的质量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       . (4)转移、洗涤.溶液转移后要洗涤烧杯2~3 次,其目的是      . (5)定容、摇匀.定容的操作是       . (6)某同学实际配制KOH溶液的浓度为0.48mol/L,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砝码已锈蚀,且铁锈不掉落 B.容最瓶中原来存有少量蒸馏水 C.转移时有溶液溅出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参考答案: (1)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 (2)不变; (3)搅拌,加速溶解; (4)保证溶质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 (5)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距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溜水至液体的凹液面和刻度线相切; (6)CD   【考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分析】(1)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用到仪器进行解答; (2)配制450mL 0.5mol/LKOH溶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依据m=CVM计算需要溶质的质量;结合托盘天平使用称量原理解答; (3)溶解固体时需要用玻璃棒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4)依据实验原理C=可知,为保证实验成功,应保证所以溶质均转移到容量瓶; (5)依据定容的正确操作解答; (6)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C=进行误差分析. 【解答】解:(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配制450mL 0.5mol/LKOH溶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所以还缺少的仪器: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 (2)配制450mL 0.5mol/LKOH溶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需要溶质的质量m=0.5L×0.5mol/L×56g/mol=14.0g,最小的砝码为1g,不需要使用游码,所以若药品与砝码放反,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 (3)溶解固体时需要用玻璃棒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故答案为:搅拌,加速溶解; (4)依据实验原理C=可知,为保证实验成功,应保证所以溶质均转移到容量瓶,所以转移、洗涤.溶液转移后要洗涤烧杯2~3 次,其目的是保证溶质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 故答案为:保证溶质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 (5)定容的操作是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距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溜水至液体的凹液面和刻度线相切; 故答案为: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距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溜水至液体的凹液面和刻度线相切; (6)A.砝码已锈蚀,且铁锈不掉落,导致称量的溶质偏多,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溶液浓度偏高,故不选; B.容最瓶中原来存有少量蒸馏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故不选; C.转移时有溶液溅出,导致部分溶质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