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石城第一中学高三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第一中学高三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          A.伽利略    B.牛顿         C.亚里士多德    D.法拉第 参考答案: A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第一次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笛卡尔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第一次表述了惯性定律,牛顿在伽利略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以上是有关牛顿运动定律的物理学史,故本题应选A。 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参考系是江岸 B.我们说“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太阳为参考系 C.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时可以把学生和车看作质点 D.研究某学生骑车姿势的变化时可以把学生和车看作质点 参考答案: AC 3. (多选题)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A的线速度必定大于球B的线速度 B.球A的角速度必定小于球B的角速度 C.球A的运动周期必定小于球B的运动周期 D.球A对筒壁的压力必定大于球B对筒壁的压力 参考答案: AB 4. 一个作曲线运动的物体  (      ) A. 它的瞬时速度一定是变化的           B. 它的加速度一定是变化的 C. 它受到的合力一定是变化的           D. 它的动能可能是不变的 参考答案:         答案:AD 5. (多选)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这种情况,当载重汽车陷入泥坑中时,汽车驾驶员就按图示的方法,用钢索把载重卡车和大树拴紧,在钢索的中央用较小的垂直于钢索的侧向力F竖直向上拉就可以将载重车拉出泥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钢索的拉力大小等于F的分力 B.F是其两侧钢索拉力的分力 C.由于两侧钢索拉力的夹角很大,便会在钢索中产生巨大的拉力 D.由于两侧钢索拉力的夹角很小,便会在钢索中产生巨大的拉力 参考答案: AC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氡核()发生衰变后变为钋(),其衰变方程为      ▲          ,若氡()经过一系列衰变后的最终产物为铅(),则共经过    ▲    次衰变,    ▲     次衰变. 参考答案: (2分)   4  (1分);4  7. 如右图所示是利用闪光照相研究平抛运动的示意图。小球A由斜槽滚下,从桌边缘水平抛出,当它恰好离开桌[边缘时,小球B也同时下落,用闪光相机拍摄的照片中B球有四个像,相邻两像间实际下落距离已在图中标出,单位cm,如图所示。两球恰在位置4相碰。则两球经过      s时间相碰, A球离开桌面时的速度      m/s。(g取10m/s2) 参考答案:   0.3   s;    1.5 8. 如图所示,在O点处放置一个正电荷.在过O点的竖直平面内的A点,自由释放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小球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小球落下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它与以O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如图中实线所示)相交于B、C两点,O、C在同一水平线上,∠BOC=30°,A距离OC的竖直高度为h.若小球通过B点的速度为v,则小球通过C点的速度大小为  ,小球由A到C电场力做功为 mv2+mg﹣mgh . 参考答案: 解:小球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总体上做的是负功,重力做正功,由动能定理可以知道电荷在C点的大小是, C、D、小球由A点到C点机械能的损失就是除了重力以外的其他力做的功,即电场力做的功. 由动能定理得 mgh+W电=则: W电==mv2+mg﹣mgh 故答案为:,mv2+mg﹣mgh 9. 如图所示,将两条完全相同的磁铁(磁性极强)分别固定在质量相等的小车上,水平面光滑,开始时甲车速度大小为3m/s,方向水平向右,乙车速度大小为2m/s,方向水平向左,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当乙车的速度为零时,甲车速度为________m/s,方向________。 参考答案: 1   水平向右 10. 以初速度v做平抛运动的物体,重力在第1s末和第2s末的功率之比为,重力在第1s内和第2s内的平均功率之比为,则:=                 。 参考答案: 11. 某同学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方案如图所示,长木板放于水平桌面,用钩码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误差,实验中要        采取的两项措施是:          a:                                                 ;          b:                                                 ; 参考答案: a. 适当垫高长木板右端,以平衡摩擦力;  b.使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12. 如图所示,AB为半圆的一条直径,P点为圆周上的一点,在P点作用了三个共点力F1、F2、F3,它们的合力为       。 参考答案: 答案:3F2 13. (7分)利用如图装置可测量大气压强和容器的容积。 步骤如下: ①将倒U形玻璃管A的一端通过橡胶软管与直玻璃管B连接,并注入适量的水,另一端插入橡皮塞,然后塞住烧瓶口,并在A上标注此时水面的位置K;再将一活塞置于10ml位置的针筒插入烧瓶,使活塞缓慢推移至0刻度位置;上下移动B,保持A中的水面位于K处,测得此时水面的高度差为17.1cm。 ②拔出橡皮塞,将针筒活塞置于0ml位置,使烧瓶与大气相通后再次塞住瓶口;然后将活塞抽拔至10ml位置,上下移动B,使A中的水面仍位于K,测得此时玻璃管中水面的高度差为16.8cm。(玻璃管A内气体体积忽略不计,ρ=1.0×103kg/m3,取g=10m/s2) (1)若用V0表示烧瓶容积,p0表示大气压强,△V示针筒内气体的体积,△p1、△p2表示上述步骤①、②中烧瓶内外气体压强差大小,则步骤①、②中,气体满足的方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数据得烧瓶容积V0=_____ml,大气压强p0=____Pa。 (3)(单选题)倒U形玻璃管A内气体的存在 (A)仅对容积的测量结果有影响 (B)仅对压强的测量结果有影响 (C)对二者的测量结果均有影响 (D)对二者的测量结果均无影响 参考答案: (1)p0(V0+△V)=( p0+△p1) V0;  p0V0=( p0-△p2) (V0+△V); (2)560    9.58×104 (3)C (1)对于步骤①,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p0(V0+△V)=( p0+△p1) V0;对于步骤②,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p0V0=( p0-△p2) (V0+△V); (2)联立解得V0=△V=56×10ml=560ml;p0=△p1=56×0.171×1.0×103×10 Pa=9.58×104 Pa。 (3)倒U形玻璃管A内气体的存在对二者的测量结果均有影响,选项C正确。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由于所用的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的量程较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 ①实验时,应先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      .(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任意值”) 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分别测出阻值R0=10Ω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下列两组R的取值方案中,比较合理的方案是    .(选填l或2) 方案编号 电阻箱的阻值R/Ω 1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2 80.0 70.0 60.0 50.0 40.0 ③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绘出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若直线的斜率为k,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为b,则该电源的电动势E=  ,内阻r=  (用k、b和R0表示). 参考答案: ①最大值;②2;③,. 【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分析】(1)由实验的安全性原则可知滑动变阻器的开始阻值选择; (2)实验中应保证准确,根据电阻箱的阻值与待测电阻的阻值对比可知合理方案; (3)由图象中的截距的含义及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表达式要求得电动势和内电阻. 【解答】解:①由图可知,电路为限流接法,且为保证电路安全,开始电路中电流应为最小,故开始时电路中电阻应为最大,故滑动变阻器开始时应达到最大值   ②由表格可知,方案1中电阻箱的阻值与定值电阻差别太大,导致电路中电流差别太大;而方案2中电阻箱的阻与与待测电阻相差不多,故可以得出较为合理的电流值,故应选择方案2   ③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U=, 变形得: == 由题意可知,斜率为k,即: =K 解得E=; =b 联立解得:r=; 故答案为:①最大值;②2;③,. 15. 某同学通过数根相同的橡皮条和打点计时器,来探究橡皮条做功与小车获得速度之间的关系,得到右表数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利用改变橡皮条的根数来改变做功的大小,使做功数值倍数增加    B.每次改变橡皮条的根数,不需要将小车拉到相同的位置释放     C从表格a列和b列对比,可判断橡皮条做功与小车速度成正比     D.从表格a列和c列对比,可判断橡皮条做功与小车速度平方成正比 参考答案: AD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m。用大小为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t0=2S拉至B处。(取g=10m/s2) (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该外力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 参考答案: 见解析 17. 如图1所示,水平放置的均匀玻璃管内,一段长为h=25cm的水银柱封闭了长为L0=20cm、温度为t0=27℃的理想气体,大气压强P0=75cmHg.将玻璃管缓慢地转过90°角,使它开口向上,并将封闭端浸入热水中(如图2),待稳定后,测得玻璃管内封闭气柱 的长度L1=17.5cm, (1)此时管内封闭气体的温度t1是多少? (2)若用薄塞将管口封闭,此时水银上部封闭气柱的长度为L2=10cm.保持水银上部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对水银下面的气体加热,当上面气柱长度的减少量△l=0.4cm时,下面气体的温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解:(1)玻璃管水平放置时,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0=75cmHg,竖直放置时,封闭气体的压强为:75cmHg+25cmHg=100cmHg;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解得:t1=77℃; (2)上面气体为等温变化,有 P0L2S=P1?(L2﹣△l)S 解得:P1=78.125cmHg 下面气体,有 ,解得t2=96.2°C 答:(1)管内封闭气体的温度t1是77℃; (2)下面气体的温度是96.2°C. 【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封闭气体压强. 【分析】(1)先根据平衡得到封闭气体的压强,然后结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列式求解温度; (2)上面气体等温变化,列方程后求出压强;下面气体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列式求解温度. 18. 如图,AB为光滑竖直杆,ACB为构成直角的光滑L形直轨道,C处有一小圆弧连接,可使小球顺利转变(即通过转弯处不损失机械能).套在杆上的小球自A点静止释放,分别沿AB轨道和ACB轨道运动,如果沿ACB轨道运动的时间是沿AB轨道运动时间的1.5倍,则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