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安古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安古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      )                             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B.图2表示某放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C.图3表示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醋酸溶液得到滴定曲线 D.图4 表示向NH4Al(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随着Ba(OH)2溶液体积V的变化,沉淀总物质的量n的变化 参考答案: C 2. 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温结构陶瓷和光导纤维均属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风力发电和火力发电均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二氧化碳和氮气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D.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均属于化学变化 参考答案: A 略 3. 肼N2H4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环保型碱性燃料电池,电解液是20%~30%的KOH溶液。电池总反应为:N2H4+O2=N2+2H2O。下列关于该电池工作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N2H4+4OH--4e-=4H2O+N2↑ 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O2+4H++4e-=2H2O C.溶液中阴离子向正极移动 D.溶液中阴离子物质的量基本不变   参考答案: AD 4. 已知反应:①Cl2 + 2KBr = 2KCl + Br2;②KClO3 + 6HCl = 3Cl2↑+ KCl + 3H2O;③2KBrO3 + Cl2 = Br2 +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BrO3 > KClO3 > Cl2 > Br2     B.①中KCl 是氧化产物,KBr 发生还原反应 C. ③中1mol氧化剂参加反应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D. 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参考答案: A 略 5. 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H+、Fe3+、I-、SO42-          B.Al3+、Mg2+、CO32-、Cl- C.K+、Ag+、Ca2+、NO3-         D.NH4+、Na+、OH-、MnO4- 参考答案: C 略 6. 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氢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                 B.氨水和稀硫酸反应 C.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硝酸反应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参考答案: C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氢氧化铁应属于难溶物,应该写成化学式,不能只写氢氧根; B、氨水是弱电解质,应写成化学式,不能用氢氧根代替; C、反应前后,都是易溶物,且只有弱电解质水生成; D、二氧化碳应写成分子式,不能只写氢离子,生成的碳酸钙属于难溶物,不能拆开. 解答:解:A、氢氧化铁应写成化学式,正确离子方程式为  Fe(OH)3+3H+═Fe3++3H2O,故A错误; B、氨水应该写成分子式,正确方程式为NH3.H2O+H+═NH4++H2O,故B错误; C、反应物生成物中只有弱电解质水,其他都是易溶物,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C正确; D、二氧化碳气体应写成分子式,产物中除了水,还有难溶物碳酸钙生成,正确离子方程式为 2H++Ca2++2OH﹣═2H2O+CaCO3↓,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难溶物、气体写成分子式,产物中不能漏掉水或者难溶物,难度中等,注重基础知识考查. 7. 已知2Fe2+ +Br2=2Fe3++2Br-。向10mL0.1mol·L-1 的FeBr2溶液中通入0.001mol Cl2,反应后的溶液中,除含有Cl- 外还一定 A.含Fe2+,不含Fe3+                          B.含Fe3+,不含Br- C.含Fe3+ 和Br-                   D.含Fe2+ 和Fe3+ 参考答案: C 略 8. 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 2A(g)+B(g)2C(g);△H <0     4 s(秒)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 C 的浓度为0.6 mol·L-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当A 、B、C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2:1:2时,反应即达到平衡状态 B.4 s 内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75 mol·L-1·S-1 C.达平衡后若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降低 D.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C的浓度将减小 参考答案: BC 9. 某碳酸钾样品中的杂质含有纯碱、硝酸钾、硝酸钡中的一种或两种。取7.8g该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得到澄清溶液,再加入过量CaCl2溶液得到沉淀5.0g。下列对原样品中所含杂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没有Na2CO3和Ba(N O3)2 B.一定有Na2CO3而没有Ba(N O3)2 C.没有Ba(N O3)2但有K N O3可能还有Na2CO3 D.没有Na2CO3但有Ba(N O3)2和K N O3 参考答案: 答案:C 10. 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l)+2e-===Mn2O3(s)+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 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少6.5 g 参考答案: C 略 11.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硫氢化钠溶液中滴入硫酸铜溶液:S2-+Cu2+=CuS↓ B.次氯酸钠溶液中加入双氧水有氧气产生:ClO-+H2O2=O2↑+Cl-+H2O C.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铁溶液:SO2+2Fe3++4H+=SO42-+2Fe2++2H2O D.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2I-+H2O2=I2+2OH- 参考答案: B 略 12.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最终将会枯竭。基于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能源从开采、运输、加工到终端的利用效率都很低,浪费很大。据统计,开采效率为32%,加工运输效率为70%,终端利用率为41%,则总效率近似为 A.1.43%         B.14.3%       C.9.18%         D.91.8% 参考答案: C 略 13. 亮菌甲素为利胆解痉药适用于急性胆囊炎治疗等,其结构简式如图7。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亮菌甲素分子式为C12H11O5 B.亮菌甲素能与三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1mol亮菌甲素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溶液完全反应最多能消耗2mol NaOH D.每个亮菌甲素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H2反应后的产物有3个手性碳原子 参考答案: B 略 14.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7的溶液中:  Na+、Mg2+、SO4 2-、I- B.使甲基橙试液变红的溶液中:  Al3+、Cu2+、NO3-、SO42- C.由水电离出的c(H+)=l.0×10-13 mol.L-1的溶液中:Na+、CO32-、SO32-、Cl- D.加铝粉能产生大量H2的溶液中:  Na+、NH4+、NO3-、Cl- 参考答案: B 考查离子共存。pH>7的溶液Mg2+可能不能大量共存(pH>11时Mg2+基本沉淀完全);由水电离出c(H+)=1.0×10-13 mol/L的溶液可能是c(H+)=0.1 mol/L或c(OH-)=0.1 mol/L,在c(H+)=0.1 mol/L的溶液中CO32-不能大量共存;加入铝粉放出H2的溶液中,若是酸性溶液不能有强氧化性的离子如NO3-、ClO-等,若是碱性溶液不能有沉淀碱的金属离子和NH4+。 15. 实验表明:将氯水滴加到一张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上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半径慢慢扩大的内外两个圆环,且两环颜色不同,下列有关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此实验表明氯水具有酸性、漂白性       B、内环呈白色外环呈红色或浅红色 C、内外环上颜色的差异表明此变化过程中,中和反应比氧化还原反应快 D、氯水中形成次氯酸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HClO 参考答案: D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Ⅰ.化学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的方法之一是将浓硫酸滴入浓盐酸中。请从下图中挑选所需仪器,在方框内画出用该方法制备、收集干燥氯化氢气体的装置简图,并在图中标明所用试剂。(仪器可重复使用,固定装置不必画出)     Ⅱ.实验室制备少量硫酸亚铁晶体的实验步骤如下:取过量洁净的铁屑,加入20%—30%的稀硫酸溶液,在50℃—80℃水浴中加热至不再产生气泡。将溶液趁热过滤,滤液移至试管中,用橡胶塞塞紧试管口,静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收集产品。 (1)写出该实验制备硫酸亚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溶液过稀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时铁屑过量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溶液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紧试管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静置冷却一段时间后,在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Ⅰ. (1) Ⅱ. (1)Fe+H2SO4(稀)FeSO4+H2↑ (2)反应速率慢,不利于晶体析出 (3)容易控制温度 (4)Fe+2Fe3+3Fe2+ (5)减少FeSO4的损失  防止空气进入试管将Fe2+氧化为Fe3+ (6)有浅绿色晶体析出 Ⅰ.实验室用浓H2SO4滴入浓盐酸中制取氯化氢,结合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及产物的性质和题目要求设计实验装置图。 Ⅱ.根据题干信息“洁净的铁屑中加入20%—30%的稀H2SO4”写出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稀) FeSO4+H2↑。若硫酸溶液过稀,会导致反应速率变慢,而不利于晶体的析出。反应过程中采用水浴加热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控制温度,反应过程中加入过量铁屑的目的是防止生成Fe3+,即发生反应:2Fe3++Fe3Fe2+。反应后的溶液趁热过滤,是为了防止冷却时FeSO4晶体析出而导致FeSO4损失;用橡胶塞塞紧试管口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空气进入试管中将Fe2+氧化为Fe3+而导致其变质。当静置冷却一段时间后,在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有浅绿色晶体析出。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3分)Li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