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清华中学2022年高三物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重庆清华中学2022年高三物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现象是(  ) A.天然放射现象 B.光电效应现象 C.电离现象 D.α 粒子散射现象 参考答案: A 【考点】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分析】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内部自发的放射出α粒子或电子的现象;电离现象是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光电效应是原子核外层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逸出;α粒子散射现象是用α粒子打到金箔上,受到原子核的库伦斥力而发生偏折的现象; 【解答】解:A、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内部自发的放射出α粒子或电子的现象,反应的过程中核内核子数,质子数,中子数发生变化,涉及到原子核内部的变化.故A正确. B、光电效应是原子核外层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逸出,没有涉及到原子核的变化,故B错误. C、电离现象是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不涉及原子核内部变化.故C错误. D、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了原子内部有一个很小的核,并没有涉及到核内部的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2. 如图所示,相距为的两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开始开关S1和S2均闭合使平行板电容器带电,板间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带电粒子恰能以水平速度向右匀速通过两板间。在以下方法中,有可能使带电粒子仍能匀速通过两板的是(不考虑带电粒子所受重力)      A.保持S1和S2均闭合,减小两板间距离,同时减小粒子射入的速率 B.保持S1和S2均闭合,将R1、R3均调大一些,同时减小板间的磁感应强度 C.把开关S2断开,增大两板间的距离,同时减小板间的磁感应强度 D.把开关S1断开,增大板间的磁感应强度,同时减小粒子人射的速率 参考答案: B 3. (多选题)电动机以恒定的功率P和恒定的转速n卷动绳子,拉着质量为M的木箱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前进,如图所示,电动机卷绕绳子的轮子的半径为R,当运动至绳子与水平成θ角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箱将匀速运动,速度是2πnR B.木箱将匀加速运动,此时速度是2πnRcosθ C.此时木箱对地的压力为Mg﹣ D.此过程木箱受的合外力方向不变 参考答案: CD 【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分析】根据电动机的转速和轮子的半径求出绕绳子的线速度,即可得知物块沿绳子方向上的速度,将木块的速度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的方向分解,根据沿绳子方向的速度可得知物块的速度.通过对木块受力分析,运用正交分解求出地面的支持力,从而得知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解答】解:A、物块沿绳子方向上的速度大小v′=R?2πn.将木块的速度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的方向分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当运动至绳子与水平成θ角时,木块的速度v==,知木箱做变速运动,但不是匀加速.故AB错误. C、根据P=Fv′,知绳子的拉力F==,根据正交分解得,N=Mg﹣Fsinθ=Mg﹣.故C正确. D、木箱在水平面上运动,合外力的大小在变化,方向不变.故D正确. 故选:CD. 4. (00年吉、苏、浙)如图所示,DO是水平面,AB是斜面,初速为v0的物体从D点出发沿DBA滑动到顶点A时速度刚好为零,如果斜面改为AC,让该物体从D点出发沿DCA滑动到A点且速度刚好为零,则物体具有的初速度(已知物体与路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且不为零) A、大于v0        B、等于v0      C、小于v0        D、取决于斜面的倾角 参考答案: 答案:B 5. 如图所示,a和b两束光平行射入一半圆柱体玻璃砖,且入射光线与AOB面垂直,若从圆面射出时,两光束交于P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光的频率大 B.在同一玻璃中a光传播速度大 C.在同一玻璃中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 D.两种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形成的干涉条纹,相邻亮条纹的间距a光较大 参考答案: BD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如图为一列在均匀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波速为4m/s,则质点P此时刻的振动方向沿y轴    (正,负)方向,经过s,质点Q通过的路程是     m. 参考答案: 负 ,   0.6  7. (6分)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力F的作用后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N,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N。 参考答案:     8     9 8. 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长度h; ③将物块Q在A点从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I) 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            ; (II)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             ; (III)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           ; (IV)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u=            。 (2)、回答下列问题: (I)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                          。 (II)已知实验测得的u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                                 。(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参考答案: 9.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主要成就是发明了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他们的发明利用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原理。如图所示电路可研究光电效应规律。图中标有A和K的为光电管,其中K为阴极,A为阳级。理想电流计可检测通过光电管的电流,理想电压表用来指示光电管两端的电压。现接通电源,用光子能量为10.5eV的光照射阴极K,电流计中有示数,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缓慢向右滑动,电流计的读数逐渐减小,当滑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计的读数恰好为零,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0V;现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________,若增大入射光的强度,电流计的读数________(填“为零”或“不为零”)。 参考答案: 4.5eV   为零 10. 假设某实验室恰好位于震源的正上方,该实验室中悬挂着一个静止的弹簧振子和一个静止的单摆,弹簧振子的弹簧和小球(球中间有孔)都套在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某次有感地震中同一震源产生的地震纵波和横波的波长分别为5.0km和2.5km,频率为2.0Hz。则可观察到_________先开始振动(或摆动),若它开始振动(或摆动)3.0s后,另一装置才开始振动(或摆动),则震源离实验室的距离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弹簧振子    (2). 30km 【详解】根据可知,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横波大,可知纵波先传到实验室,即弹簧振子先振动; 纵波的速度;横波的速度:;则,解得x=30km. 11. (6分)某地强风的风速为20m/s,设空气密度为ρ=1.3Kg/m3。如果把通过横截面为S=20m2的风的动能的50%转化为电能,则电功率为_______。 参考答案: 52000W 12. 一质点作自由落体运动,落地速度大小为8 m/s 则它是从         m高处开始下落的,下落时间为---------           s 参考答案: 3.2、0.8 13. 假设一列火车共有6节车厢且均停在光滑的轨道上,各车厢间有一定的间距.若第一节车厢以速度向第二节车厢运动,碰后不分开,然后一起向第三节车厢运动,……依次直到第6节车厢.则第一节车厢与第二节车厢碰后的共同速度为__________,火车最终的速度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4分)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为2W)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变阻器和电压表各有两个供选:A 电压表量程为15V,B 电压表量程为3V,A变阻器为(20W,3A),B变阻器为(500W,0.2A)。 电压表应该选_______(填A或B),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阻器应该选_______(填A或B),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答案:B,A电压表量程过大,误差过大;A,B变阻器额定电流过小且调节不便 15. 某物理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准备测量未知电阻Rx的值。图中G是指针在中央(零刻线在中央)的灵敏电流计(已知电流从左侧接线柱流入指针向左偏),R是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AB是一根粗细均匀的长直电阻丝,从刻度尺测得AB长度为L,D是与电阻丝接触良好的滑动触头。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在某一次将D调节到如图位置时发现电流计指针向右偏,则他应该把D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直到____________为止。 (2)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用字母符号表示),未知电阻的计算表达式为Rx=________(用题目中给出和你设的字符表示) (3)关于本次实验系统误差的分析为:测量值________电阻真实值(填“>”、“<”或“=”)。 参考答案:     (1). 左    (2). 灵敏电流计指针指零(或中央)    (3). AD间距离x    (4). Rx = (或DB间距离x;;或用其它字符表示的,只要正确均可)    (5). = 【详解】(1)某一次将D调节到如图位置时发现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说明电流从电流表的右侧接线柱中流入,即C点电势高于D点,即电阻Rx两端电压大于BD之间电阻丝的电阻,则他应该把D向左移动,直到灵敏电流计指针指零(或中央)为止; (2)当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指零时,说明CD两点电势相等,即;,即 ,则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AD间距离x; 未知电阻的计算表达式 ; (3)由(2)的分析可知,此实验原理不会产生系统误差,即测量值等于电阻真实值.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某电视台闯关竞技节目的第一关是雪滑梯,其结构可以简化为下图模型,雪滑梯顶点距地面高h=15m,滑梯斜面部分长l=25m,在水平部分距离斜道底端为x0=20m处有一海绵坑.比赛时参赛运动员乘坐一质量为M的雪轮胎从赛道顶端滑下,在水平雪道上某处翻离雪轮胎滑向海棉坑,运动员停在距离海绵坑1m范围内算过关.已知雪轮胎与雪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3,运动员与雪道间动摩擦因数为μ2=0.8,假没运动员离开雪轮胎的时间不计,运动员落到雪道上时的水平速度不变,求质量为m的运动员(可视为质点)在水平雪道上的什么区域离开雪轮胎才能闻关成功. 参考答案: 解:设运动员乘坐雪轮胎沿斜槽滑动时的加速度为a0,滑道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有: (m+M)gsinθ﹣μ1(M+m)g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