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双城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机杼(shū)   辔头(pèi)     云鬓(bìn)     策勋(xūn) B.军帖(tiě)   燕山(yān)     赏赐(cì)       阿姊(zǐ) C.可汗(hàn)   朔气(shuò)   骏马(jùn)     雌兔(cí) D.鞍鞯(jiān) 金柝(chì)     戎机(róng)   傍地(bà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悬涯   宿营地   酣然人梦     惊涛骇浪 B.篱笆   歇歇脚   百练成钢     苛捐杂税 C.奔驰   鱼水情   不可捉摸     再接再励 D.景致   运输员   寒风凛冽     层峦叠嶂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天舟一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 B.在新书签售会上,他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老作家,一时间竟激动得语无伦次。 C.她那扑朔迷离的眼神使得大家认为她就是始作俑者。 D.在上次期中考试中,我成绩进步了很多,妈妈看着我的成绩单,忍俊不禁地笑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听见她召唤我的名字,听见她呼唤我回去。 B.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 C.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 D.不管我走到哪里,如果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4)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5)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文】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李盛仙《夏日赏荷》)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不蔓不枝 ___________            ②亭亭净植 ___________ ③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            ④荷花为雨所洗________ ⑤临湖赏荷___________ 2.用/给下面句子标朗读停顿。(标一处) 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余以为妙绝。 4.【甲】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最能概括莲花的品质,全文表现了作者 ______ 的品质;【乙】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最能概括荷花的外形,文章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一棵小桃树(节选) ①好多年前的秋天,我们还是孩子。奶奶从集市回来,带给我们一人一个桃子,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一颗‘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我们全都含了桃核爬上床去。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就爬起来,将桃核儿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里蓄着我的梦。 ②秋天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冬天,孩子自有孩子的快活,我竟将它忘却了。那个春天的早晨,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点嫩绿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了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儿的,黄黄儿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 …… ③这时候,真是祸不单行,奶奶也去世了。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家人等我不及,奶奶已经下葬了。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花了。大家曾嫌它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 ④如今,它开了花,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但一夜之间,花竟全开了呢。可我曾去看守终南山下的夹竹桃花,也去领略过马嵬坡前的水密桃花,那花儿开得火灼灼的,可我的小桃树儿,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儿,又偏苦涩涩地笑着。我忍不住几分忧伤,泪珠儿又要下来了。 …… ⑤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然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⑥我心里稍稍有了些安慰。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得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 (个别地方有改动。) 1.选文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了小桃树的“可怜”?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2.从修辞的角度品析文中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 3.本文标题是“一棵小桃树”,但内容却多次提到奶奶,作者这样写是否偏题?为什么?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列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山重水复疑无路”描述诗人漫步青山碧水间,草木浓茂,山径蜿蜒,道路更加难以辨认。 B.“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出诗人迷惘之际,突见前方花明柳暗间,农家茅舍俨然,顿时豁然开朗,喜形于色。 C.这两句诗超出了自然景色的描写,写景中寓含哲理。 D.这两句诗现多用来指在困境中要学会等待,学会欣赏,放松自己,期待未来。 2.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是当时的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在丰收后的喜悦之情。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扣门叨扰人。 D.这首诗描述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语言运用。 星期天,小林到西湖景区的花港观鱼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买,到花港观鱼怎么走?快点告诉我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大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孩子,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 (1)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 (2)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请写出你问路的话。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 认真地观察生活,体会其中的意义和乐趣,这就是“品味”。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一书一文,都会使你有所领悟。只要你认真去观察,细心去品味,就会发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一件事的深刻意义;就会发现自然景物也蕴涵着人生道理,一书一文都会使你获得享受或启迪…… 请你以“品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