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福鼎第十一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福建省宁德市福鼎第十一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烷和乙烯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B. 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 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都是氨基酸 D. 含4个碳原子的烃分子中至少含有4个氢原子 参考答案: D 略 2.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重叠关系 B.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C.溶液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 D.氧化还原反应与放热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参考答案: C 略 3. A、B、C、D、E、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 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能生成盐,D与E同主族,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由元素A、B、D组成的一元酸X为日常生活中的调味剂,元素A、F组成的化合物为Y,A与C形成的气态化合物Z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L,Z溶于水所得溶液为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ⅤA族 B.在等体积、等pH的X、Y溶液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粉,则反应过程中两溶液中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X<Y C.由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只有共价键 D.25℃时,将W溶液与Y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若pH=7则c(W)>c(Y) 参考答案: D 略 4. 常温下已知两种一元弱酸HX和HY,如果向NaX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生成HX和NaHCO3;往NaY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HY和Na2CO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酸性由强至弱:HX>HY>H2CO3 B.结合H+的能力:Y->CO32->X->HCO3- C.溶液碱性:NaX>Na2CO3>NaY>NaHCO3 D.NaX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后的离子浓度: c(Na+)>c(HCO3-)>c(X-)>c(OH-)>c(H+) 参考答案: B 略 5. Q、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是金属元素,X的焰色呈黄色。5种元素核电荷数之和为54,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Y的单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X>Y>Q>W B. Q的单质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C. Q和Z所形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D. Y和Z的简单离子不能在水中化合形成化合物Y2Z3 参考答案: B 【分析】 X的焰色呈黄色,应为Na元素,X、Y是金属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Y应为Al元素,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应为同主族元素,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可知W为O元素,Z为S元素,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之和为54,则Q的原子序数为54-8-16-11-13=6,应为C元素,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知识解答该题。 【详解】X的焰色呈黄色,应为Na元素,X、Y是金属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Y应为Al元素,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应为同主族元素,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可知W为O元素,Z为S元素,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之和为54,则Q的原子序数为54-8-16-11-13=6,应为C元素,A.由以上分析可知Q、W、X、Y分别为C、O、Na、Al,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Na>Al>C>O,选项A正确;B.Q为碳元素,其中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但金刚石、无定形炭等不具有,选项B错误;C.Q和Z所形成的化合物为CS2,分子空间构成为直线形,类型于二氧化碳,选项C正确;D.Y和Z的简单离子不能在水中化合形成化合物Al2S3,铝离子和硫离子会发生双水解而不能共存于水溶液中,选项D正确。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明确元素的种类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题目难度不大。 6. 有Fe2+、NO3-、Fe3+、NH4+、H2O和H+六种粒子,分别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B.还原产物为NH4+ C.若有1mol NO3-参加还原反应,转移8mole-         D.该反应中H2O是反应物之一 参考答案: D 略 7. 一定能在指定环境中大量共存的是 A.c(H+)=1×10-2mol/L的溶液:Na+、NH4+、CO32-、SO42- B.在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中:Fe3+、ClO-  、Na+、SO42- C.在pH=1的溶液中,NO3-、SO42-、Na+、Fe2+ D.含有大量SO42-溶液:K+、Cu2+、Cl-、NO3- 参考答案: D 略 8. 已知图K3-16-4(Ⅰ)表示的是可逆反应:CO(g)+H2(g)C(s)+H2O(g) ΔH>0的化学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图(Ⅱ)表示的是可逆反应2NO2(g)N2O4(g) ΔH<0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Ⅰ)                      (Ⅱ) 图K3-16-4 A.图(Ⅰ)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 B.若图(Ⅰ)t2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反应的ΔH增大 C.图(Ⅱ)t1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 D.若图(Ⅱ)t1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减小 参考答案: A 略 9. 利用点滴板探究氨气的性质(如下图所示)。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后,立即用表面皿扣住点滴板。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C 10. (08佛山调研)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A.酸性:HClO4>H3PO4>H2SO4            B.氢化物稳定性:H2S>HF>H2O C.碱性:NaOH>Mg(OH)2>Ca(OH)2     D.氧化性:F2 > Cl2 > Br2 > I2 参考答案: 答案:D 11. 中学教材上介绍的干冰晶体是一种立方面心结构,即每8个CO2构成的立方体,且再在6个面的中心又占据CO2分子各1分,在每个CO2周围距离a(其中a为立方体棱长)的CO2有                                  (    )        A.4个                    B.8个                    C.12个                  D.6个 参考答案: C 略 12.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硫酸反应:2Fe + 6H+=2Fe3+ + 3H2↑ B.氢氧化铜溶液与硫酸溶液的反应:Cu(OH)2 + 2H+=Cu2+ + 2H2O 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 + 2H+=H2O + CO2↑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SO42- + Ba2+=BaSO4↓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A、不符合客观事实,应是Fe+2H+=Fe2++H2↑,故错误;B、氢氧化铜是难溶碱,不能拆写成离子,故正确;C、碳酸钙是难溶的盐,不能拆写成离子,应是CaCO3+2H+=Ca2++CO2↑+H2O,故错误;D、应是Cu2++2OH-+Ba2++SO42-=BaSO4↓+Cu(OH)2↓,故错误。 13. 正确掌握化学用语和化学基本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CH3COOOH)与羟基乙酸(HOCH2COOH)所含官能团相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16O与18O互为同位素;HO、DO、HO、DO为同一种物质 C.P4、CH4、NH粒子的空间构型均为正四面体型;CO2、C2H2均为直线型分子 D.Ca2+的结构示意图为;NH4Cl的电子式为 参考答案: BC A项中过氧乙酸与羟基乙酸所含官能团不相同,但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中NH4Cl的电子式中没有写出Cl-的电子式。 14. 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 14CuSO4+5FeS2+l2H2O==7Cu2S+5FeSO4+12H2SO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uSO4和FeS2是氧化剂,FeS2是还原剂       B.5 mol FeS2发生反应,有21 mol e—转移       C.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产物中的SO2—4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参考答案: C 略 15. 给某种蔬菜施含放射性同位素15N的氮肥,植物吸收后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人食用该种蔬菜后,通过代谢15N最终出现在_____中(  ) A.氨基酸           B.尿素        C.氨               D.蛋白质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化学科研小组的同学在研究Na2SO3的热稳定性和精确测试Na2SO3溶液的pH 时,遇到了困惑。为此,他们进行了冷静的思考和准备,决心重新实验,揭开奥秘。请你根 据所学的中学化学知识,参与交流讨论。 【查阅资料】①常温下0.1 mol·L-1的H2SO3溶液的pH约为2.1。 ②通常情况下,H2S为无色,有腐蛋臭味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氢硫酸。常温下0.1 mol·L-1的H2S溶液的pH约为4.5。 【实验操作】①准确称取纯净的Na2SO3·7H2O晶体25.20 g,配成1L水溶液,测得其pH=7.8。 ②以坩埚再次准确称取25.20 g上述晶体,继而隔绝空气在600℃以上高温下强热至恒重,质量为12.60 g。 ③将②所得之12.60 g固体进行元素定性定量分析,组成与Na2SO3无异。将其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溶液澄清,测得pH=10.3。 【分析猜想】 Na2SO3·7H2O在强热下,失去结晶水,进而发生分解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交流讨论】 (1)他们将恒重后的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时,为加速溶解,可采取               的措施; (2)实验操作②中称量操作至少进行          次。 (3) 给Na2SO3·7H2O加热时要隔绝空气,请说明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猜想Na2SO3在高温强热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实验①和③中,两次测得的溶液pH相差明显,其合理的解释是                 ; (6)请你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给上述分析、猜想及解释以佐证。请简单叙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 参考答案: (1)搅拌或加热  (2) 4  (3) 2Na2SO3+O2=2Na2SO4 (4) 4Na2SO3  Na2S+3Na2SO4 (5)实验③的溶液中可能有Na2S,相同条件下,S2-水解程度大于SO32-,溶液的碱性强 (6)取③溶液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稀H2SO4,如有腐蛋气味气体生成,则证明有S2-;另取③中溶液适量于试管中,加入HCl酸化的BaCl2,如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SO42-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