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庄河第三十六初级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第三十六初级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某同学站在电梯底板上,利用速度传感器和计算机研究一观光电梯升降过程中的情况,如图所示的v-t图像是计算机显示的观光电梯在某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情况(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0~5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B.在5s~10s内,该同学对电梯底板的压力大小等于他所受的重力大小 C.在10 s~20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下降,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D.在20 s~25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下降,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参考答案: BD 2. (单选)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有弹力作用 B、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而又发生弹性形变的两物体之间 C、弹力是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 D、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参考答案: B 3. 如图所示,在皮带传动装置中,主动轮A和从动轮B半径不等,皮带与轮之间无相对滑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轮的角速度相等   B、两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同   C、两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 D、两轮转动的周期相同 参考答案: B 4. (单选)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A、B均保持静止.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A的受力个数为    (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参考答案: B 5. 一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s末的速度为9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9m/s         B、9.6m/s        C、10m/s         D、10.2m/s 参考答案: C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恒星演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成为恒星世界的“侏儒”——中子星.中子星的半径较小,一般在7~20 km,但它的密度大得惊人.若某中子星的半径为10 km,密度为1.2×1017 kg/m3,那么该中子星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________km/s 参考答案: 5.8×104  7. 小球A由斜槽滚下,从桌边水平抛出,当它恰好离开桌边缘时小球B从同样高度处自由下落,频闪照相仪拍到了B球下落过程的四个位置和A球的第3、4个位置,如题13图所示,背景的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为2.5cm.取g=10m/s2. ①请在答题卡图中标出A球的第2个位置; ②频闪照相仪的闪光周期为___________s; ③A球离开桌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 参考答案: 8. 伽利略科学实验方法的核心内容是______和______相结合。 参考答案: 实验               逻辑推理    9. 刘刚通过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长度变化的关系,他应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______成正比。实验中刘刚在弹簧下端悬挂50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12cm,已知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且弹簧原长为10cm,则他所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 参考答案: 形变量              2分    2500N/m  10.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L,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v0=______(用L、g表示),若L=1.25cm,则v0的大小为______m/s(取g=9.8m/s2)。 参考答案: 2  ;0.7m/s 11. 质量为5㎏的物体,从足够高的地方自由落下,开始2S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W,2S末重力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为        W(取g=10m/s2) 参考答案:    500    ;   1000 12. 某星球半径为R,一物体在该星球表面附近自由下落,若在连续两个T时间内下落的高度依次为h1、h2,则该星球附近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应用能力。 自由落体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逐差法可以得到加速度与高度差的关系:,而第一宇宙速度公式为。 13. 物体以2m/s初速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m/s2,求前4s内的平均速度为     ,第4s内的平均速度为     . 参考答案: 4m/s,5.5m/s 【考点】平均速度. 【分析】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4s内的平均速度为4s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第4s内的平均速度为第4s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解答】解:前4s内的位移为m=16m 故4s内的平均速度为 前3s内的位移为 第4s内的位移为△x=x4﹣x3=16﹣10.5m=5.5m 故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4m/s,5.5m/s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将下列步骤的代号按合理顺序填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 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E.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F.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 参考答案: 15.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王同学用了两个量程为5 N、最小刻度为0.1 N的弹簧秤来测量拉力。实验之前他先检查了弹簧秤,然后进行实验: (1)实验前对弹簧秤进行检查,下列哪些检查是必需的?      。 A.将弹簧秤放在桌面上,进行调零 B.将弹簧秤竖直放置,进行调零 C.将弹簧秤用力拉,看是否能达到最大量程 D.将两只弹簧秤水平互钩对拉,检查两弹簧秤读数是否相同 (2)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  ____;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  __(填“理想实验法”、“等效替代法”或“控制变量法”)。 (3)在实验之余,王同学又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秤竖直互钩对挂,如图所示,则上面弹簧秤的[读数F1与下面弹簧秤的读数F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       B.F1=F2       C.F1<F2     D.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小明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握不可伸长的、长度为L的轻绳一端,绳的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的小球,甩动手腕,使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圆心为O点,O点正下方有一点A,OA距离为3L. (1)如果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且此时轻绳被剪断,则小球落地点到A点的水平距离为多少? (2)以不同的力度甩动手腕,使小球在最低点获得大小不同的速度,当小球每次运动到最低点B时,绳子被剪断,小球水平飞出并打到A点右侧竖直挡板上,挡板到A点的水平距离为2L,则当小球从B点水平飞出的初速度为多大时,小球打到挡板上的速度最小?在这种情况下,绳子在剪断前的瞬间受到小球的拉力为多大? (3)在第(2)问中,小球以最小速度打到挡板上并反弹,碰撞后水平分速度反向,但大小不变,竖直分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则小球落地时到A点的水平距离为多少? 参考答案: 解:(1)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平抛运动的时间, 则小球落地点到A点的水平距离x=. (2)设小球从B点飞出时的速度为v0, 则平抛运动的时间t=, 打到挡板上的竖直分速度,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打到挡板上的速度v=. 当时,速度最小,解得.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拉力F=. (3)根据得,, 则水平方向上运动的路程s=, 小球落地时到A点的水平距离x=s﹣2L=. 答:(1)小球落地点到A点的水平距离为; (2)当小球从B点水平飞出的初速度为时,小球打到挡板上的速度最小,在这种情况下,绳子在剪断前的瞬间受到小球的拉力为3mg. (3)小球落地时到A点的水平距离为. 【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平抛运动. 【分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球恰好通过最高点的速度,结合平抛运动的高度求出运动的时间,根据最高点的速度和时间求出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 (2)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运用运动学公式求出小球打到挡板上的速度表达式,结合数学不等式求极值的方法求出小球打在挡板上速度最小时的初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拉力的大小. (3)根据高度,运用位移时间公式求出运动的时间,抓住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大小不变,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水平方向上的路程,从而得出小球落地点到A的水平距离. 17. 在平直的公路上,一个汽车以1m/s2加速度加速行驶了12 s,驶过了180 m,汽车开始加速时的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v0=9 m/s 18. 如图为曲柄压榨机的结构示意图,A处作用一个水平力F,OB是竖直线,若杆和活塞的重力均不计,两杆AO与AB的长度相同,当OB的长度为200cm,A到OB的距离为10cm时,求物体M所受的压力大小. 参考答案: 解:将力F按作用效果沿OA和AB两个方向进行分解,作出力的分解图如下图所示.则有: 2F2cosα=F 则得:F1=F2= 再将F2按作用效果分解为F2′和F2″,作出力的分解图下图所示:则有:F2″=F2sinα 联立得到:F2″=根据几何知识得可知tanα==10 得到:F2″=5F 答:物体M所受的压力大小为5F.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分析】根据力F的作用效果将它分解,再将B所受压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根据数学知识求出物体M所受压力的大小是F的多少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