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省廊坊市三河第一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河北省廊坊市三河第一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向体积Va的0.05 mol·L-1 CH3COOH溶液中加入体积为Vb的0.05 mol·L-1 KOH溶液,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A.Va>Vb时:c(CH3COOH)+c(CH3COO-)>c(K+) B.Va=Vb时:c(CH3COOH)+c(H+)=c(OH-) C.Vac(K+)>c(OH-)>c(H+) D.Va与Vb任意比时:c(K+)+c(H+)=c(OH-)+c(CH3COO-) 参考答案: C 略 2.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B.标准状况下,22.4LSO3含有分子数为NA C.常温下,0.1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阴离子的总数小于0.1NA D.在空气中1 molNa常温和加热条件下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均为NA 参考答案: D 略 3. 正电子、反质子等都属于反粒子,它们跟普通电子、质子的质量、电量等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的某些部分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1999年年初和年底,欧洲和美国的科研机构先后宣布:他们分别制造出9个和7个反氢原子。这是人类探索反物质的一大进步。试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是(  ) A.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1个不带电的中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1个点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参考答案: 答案:B 4. 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存在着如下的平衡:Fe2++2H2OFe(OH)2+2H+ 若在此溶液中加入盐酸,则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A.绿色变深     B.浅绿色变得更浅    C.变黄     D.无明显变化 参考答案: C 略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可通过该元素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来判断,酸性越强,则该元 素非金属性越强     B.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C.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等于使原子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所需要得到的电子数     D.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产生 参考答案: D 6. 苯、乙烷、乙烯、乙炔分子中的碳碳键的键长分别为a、b、c、d,它们之间的大小顺序为(    ) A、a>b>c>d     B、b>a>c>d  C、b>c>d>a     D、b>c>a>d 参考答案: B 略 7. 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易产生铜绿        B.镀锡铁制品和镀锌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锡铁中铁的腐蚀速率更快        C.在轮船船体四周镶嵌锌块保护船体不受腐蚀的方法叫阴极电化学保护法        D.不锈钢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是因为在钢铁表面镀上了铬 参考答案: B 略 8. 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二氧化硅的分子式  SiO2 C.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23p4 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答案: C 此题考查了物质结构中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的表示、化学键、物质的构成等知识点。次氯酸的电子式为:,A错;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其结构中不存在分子,B错;S是16号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4,C对;钠离子是钠原子失去了最外层的1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错。 技巧点拨:在分析电子排布式的对错时,可以首先写出相应的电子排布式一一对照,得出答案;也可以依次验证电子数目的正误、填充顺序的正误、填充电子数的正误进行判断。 9. 科技工作者研究出以NH3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某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的新型燃料电池(如图所示).该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的工作温度高达700~900℃,O2﹣可在该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中自由移动,反应生成物均为无毒无害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极甲为电池正极 B.电池总反应为4NH3+5O2═4NO+6H2O C.电池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D.图示中的O2﹣由电极乙移向电极甲 参考答案: D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NH3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某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的新型燃料电池中,氨气在负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氧气在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正极和负极电极反应之和即为电池反应,根据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进行回答. 【解答】解:A、NH3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的新型燃料电池中,氨气在负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电极甲为电池负极,故A错误; B、燃料电池总反应为燃料燃烧的方程式,即4NH3+3O2═2N2+6H2O,故B错误; C、氧气在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池正极反应式为O2+4e﹣═2O2﹣,故C错误; D、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甲为电池负极,乙是正极,所以O2﹣由电极乙移向电极甲,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知识,注意知识的迁移应用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 10. 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①在元素周期表中,Z与Y、W均相邻;②X、Y、W分别位于不同周期;③Y、Z、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既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又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B.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r(X)<r(Y)<r(Z)<r(W) C.X与其余三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微粒只有4种 D.H2Z的沸点比H2W高,是因为它们的晶体类型不同 参考答案: A 略 11. 向1L 浓度为0.5mol/L 的硝酸溶液中加入13 克的锌粉,锌和溶液中的硝酸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此反应中硝酸只体现强氧化性 B.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一定是N2O C.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1:4 D.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一定是0.4NA 参考答案: D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向1L 浓度为0.5mol/L 的硝酸溶液中加入13 克的锌粉,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5mol,锌为=0.2mol,则锌和硝酸反应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则起酸作用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锌的2倍,剩余部分硝酸作氧化剂,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所以硝酸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平均化合价==+1,所以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2O或NH4NO3,据此分析. 【解答】解:向1L 浓度为0.5mol/L 的硝酸溶液中加入13 克的锌粉,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5mol,锌为=0.2mol,则锌和硝酸反应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则起酸作用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锌的2倍,剩余部分硝酸作氧化剂,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所以硝酸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平均化合价==+1,所以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2O或NH4NO3, A.反应中硝酸作氧化剂和酸,体现酸性和氧化性,故A错误; B.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2O或NH4NO3,故B错误; C.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1:4或1:5,故C错误; D.0.2mol 锌失去电子为0.4mol,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一定是0.4NA,故D正确. 故选D.   12. 2008年5月我国汶川发生地震灾害,假若你是卫生防疫人员,为配制0.01 mol/L的KMnO4消毒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取KMnO4样品时不慎在表面沾了点蒸馏水 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参考答案: C 略 13. X、Y、Z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X a+、 Yb-、Z(b+1)-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mX a+ 与nY b-,得m+a=n-b       B. 离子半径Yb->Z(b+1)->X a+ C. Z(b+1)-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b-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b+1Z一定大于HbY 参考答案: C 14.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既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生成的是 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                ②过量的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 ③少量的电石投入过量的NaHCO3溶液     ④Na2O2投入FeCl2溶液 A.①④        B.③          C.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D 15. 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由14N、13C、18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含分子数和质量均不相同           B.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和电子数 C.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D.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原子和分子 参考答案: D 【Ks5u解析】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则质量不相同,A错误;一氧化氮分子中有15个电子,一氧化碳分子中有14个电子,所以分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B错误;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也不相同,错误;选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实验室用乙酸和正丁醇制备乙酸正丁酯。有关物质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化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溶解度/100g水 正丁醇 74 0.80 118.0 9 冰醋酸 60 1.045 118.1 互溶 乙酸正丁酯 116 0.882 126.1 0.7    请回答有关问题。 Ⅰ.乙酸正丁酯粗产品的制备在三孔圆底烧瓶中加入沸石、18.5mL正丁醇和15.4mL冰醋酸,再加3~4滴浓硫酸。然后安装分水器(作用:实验过程中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温度计及回流冷凝管,加热使之反应。 ⑴有同学拟通过某种谱线鉴定所得产物中是否含有醚类物质。这种谱线为   ▲   。 ⑵反应时加热有利于提高酯的产率,但温度过高酯的产率反而降低,其可能的原因是   ▲   。 Ⅱ.乙酸正丁酯粗产品的精制 ⑴①将圆底烧瓶中的液体转入分液漏斗中,并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有机层,该步操作的目的是   ▲   。 ②用分液法可分离上述有机层和水层,分液完成后,取出有机层的操作是   ▲   。 ⑵将酯层进行蒸馏。蒸馏收集乙酸正丁酯产品时,应将温度控制在   ▲   左右。 Ⅲ.计算产率 称量制得的乙酸正丁酯的质量为12.76g,则乙酸正丁酯的产率为   ▲   。 参考答案: Ⅰ⑴红外光谱 ⑵温度过高,丁醇与乙酸易挥发,副反应增加 Ⅱ⑴①除去产品中含有的乙酸等杂质  ②将有机层从上口倒入一个干燥的蒸馏烧瓶中 ⑵126.1℃ Ⅲ 55%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9分)某天然有机化合物A仅含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