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永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缀行(zhuì)        大窘(jiǒng)        奔倚(qí)        目似瞑(míng) B.苫蔽(shàn)        少时(shào)          诱敌(yòu)       意暇甚(xiá) C.并驱(qū)            弛担(chí)            尻尾(kāo)       狡黠(xiá) D.眈眈(dān)          积薪(xīn)            假寐(mèi)       顷刻(qīng) 2、找出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  ) A.诅骂 截然 美不胜收 小心翼翼 B.惭愧 模仿 花团锦簇 不求甚解 C.渊博 书塾 若无其事 混为一谈 D.枉然 俯视 恍然大悟 由然而生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父母对儿女从来都是慷慨无私的,但并不代表你可以无限制地索取。 B.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初三的同学却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C.此地由一块不毛之地,变成了瓜果飘香、生态环保的“绿洲”,吸引了窗内外众多观摩团前来“取经”。 D.近日,一男子在地铁抢夺他人财物,警方刨根问底,4天后将其抓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B.现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友谊已基本解决。 C.首届国际最高科学技术获奖者吴文俊年轻时致力于拓扑学研究,有新的发现,年老时开创了全新的数学机械化水平,推动了科学发展。    D.即将召开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按原文填空。 (1)《观沧海》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是:________ 。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回答问题。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③则不能励精,险躁④则不能治性⑤。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①行:行为,操行。②澹泊:也写作淡泊,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③淫慢:过渡怠惰。淫,过度,慢,怠惰,不勤勉。④险躁:过分急躁。⑤治性:约束自己的性情。 1.请用一句话概括【甲】文的内容。 2.仔细阅读【乙】文,说说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D.徐以杓酌油沥之。 4.翻译下列句子。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5.仔细阅读【甲】文,说说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6.读了上面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远 行 周太舸 周末,儿子放假回家。“爸,我不想读书了。” “为啥?” “我这成绩,就中等,始终上不去。” 父亲一个响雷:“我一辈子在土里都没有挖出金疙瘩,你还想挖?现如今,种庄稼也要有文化呢。” 又到周末,儿子放假回家。“爸,我真的不想读书了。我这成绩,恐怕连高中都考不上。即使考上了高中,也难进大学的门。” “你……”父亲老树皮一样的手僵在空中,瞬间便柔了回来。儿子的耳边没有响雷。那夜,父亲在院子里的石磨上,披一身月光,坐成了一尊古铜色的雕塑,烟头的红光时隐时现。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便催儿子起床:“随我去卖猪崽。” 儿子揉着惺忪的睡眼,好生纳闷。以前,父亲一大早便催儿子起床读书。莫非父亲默许我不上学了?儿子一骨碌起床,心想,赶场卖猪崽也比上学好。 父亲:“本场近,猪崽便宜;赶远场,猪崽贵。我挑四只,你背一只。” 儿子:“不骑摩托?或者搭车?” 父亲:“摩托坏了。走路省钱。” 一只猪崽二十多斤。儿子紧跟在父亲后面,心中颇为惬意。猪崽在背篼里似乎在往大里长,越来越沉。双腿渐渐像灌了铅,身子渐渐僵硬如石块,汗水如泉般淌了出来。 与父亲的距离越拉越远,儿子盼父亲倒回来帮着背,以前背柴火,儿子背不动时,父亲总要接一程。可这回,父亲歇下担子,却没有倒回来的意思。 儿子恨恨地赶上了父亲,只见父亲被汗水湿透的衣衫能拧出水来。 儿子:“爸,这三十多里路,我恐怕走不了。” 父亲黝黑红亮的脸膛闪电一样抽搐了一下:“背回去?前功尽弃了!” 儿子摇摇头,又点点头。 父亲:“你能背到大石头那里吗?” 儿子一看,山脚确实有一块大石头,很近,于是说:“能。” 又启程,父亲在前,儿子在后,来到大石头跟前。 歇息不久,父亲催儿子动身。 儿子:“爸,再歇一会儿吧,我实在走不动了。” 父亲:“赶紧走,晚了就卖不上好价钱。能背到前面那棵大树那里吗?” 儿子抬眼一看,前面确实有一棵大树,很近,于是说:“能。” 来到大树下面歇息。父亲:“能背到半山腰吗?” 儿子抬眼一看,半山腰很近,于是说:“能。” 半山腰歇息。父亲:“能背到那处瓦房吗?” 儿子抬眼一看,前面一处瓦房已经亮起了灯光,隐隐约约能听到人声,于是说:“能。” 父亲:“能背上山顶吗?”儿子抬眼一看,山顶很近,于是说:“能。” 往山顶走,不,准确地说,儿子弓着腰,垂着双臂,是爬。儿子:“爸,我实在迈不动步了。” 父亲:“咬咬牙,力气又有了。” 爬上山顶,儿子一屁股软在地上。山那边的集镇就在眼前。 父亲喘了一会儿,说:“这么远的路都走过来了,好样的!路就是这样一步一个目标地走过来的。” 猪崽换成了钞票,父子俩美美地吃了早餐。 儿子:“回家走路就轻松了。” 父亲:“不,回家搭车。” 儿子纳闷:“不省钱了?” 车上,儿子太疲倦了,渐渐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已经到家。 儿子:“爸,我要继续读书。” 父亲:“好,上学,我用摩托送你。” 儿子:“摩托不是坏了吗?” 父亲:“没坏。” 1.请以“父亲”为主语,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25个字左右) 2.下列是小说中“儿子”的心理变化过程,请补全。 不愿上学→____→畏惧前行→_______→决定上学 3.小说中父子翻山时的对话似乎显得重复啰唆,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4.小说结尾的情节设置别具匠心,请你简要赏析。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根据你对全诗的理解,说说诗中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2.请自选角度赏析“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表达效果。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祝枝山,明代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是明代“四大才子”之一。相传一位财主请祝枝山写对联,祝枝山便写下“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财主读完,大为生气。祝枝山却用另一种断句方法大声地念了一遍,财主无话可说。财主和祝枝山都是怎么读的?请为这副对联分别加上标点。 财主读:明 日 逢 春 好 不 晦 气 终 年 倒 运 少 有 余 财 祝枝山读:明 日 逢 春 好 不 晦 气 终 年 倒 运 少 有 余 财 七、作文(共40分) 曹操东临碣石观沧海,留下气势磅礴的诗词,毛泽东曾在《浪淘沙·北戴河》中提到“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请你也写一段描绘大海的文字。2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