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丰城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模考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襄阳(xiāng)   冰辙(chè)     蓟北(jì)       不屑(xiè) B.贫贱(jiàn)     一箪(dān)     红绡(xiāo)   鹧鸪(zhè) C.陋巷(lòu)       弘毅(hóng)   曲肱(hóng)   笃志(dǔ) D.菩萨(pú)        海棠(táng)   蹴尔(jiù)     骈死(pi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绸缎 游戈 强聒不舍 自吹自擂 B.灰烬 惊骇 以意孤行 矫揉造做 C.佝偻 旁骛 相得益彰 富丽堂惶 D.自持 遗憾 形销骨立 断章取义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今天,我终于有机会加入共青团组织了,我郑重其事地将入团申请书交给了团支部书记。 B.对于别人的劝告,她总是置之不理。 C.秋天来了,老师组织同学们去采摘,大家歇斯底里,情绪高昂,你帮我,我帮你,将收获的果实装进背包。 D.他喜欢吹毛求疪,常常抓住别人工作中的一点疏漏大做文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日前,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 B.短短几天之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最新修正版已迅速出现在各大书店最显眼的位置,新一轮宪法学习潮火热。 C.通过参观中国航空博物馆,使我了解了许多航空知识,增强了国防意识。 D.喜剧演员宋小宝在与广州粉丝的见面会上表示,会不会再来广州,关键看广州影迷欢迎。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1)三年谪宦此栖迟,___________________。 (2)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湘水无情吊岂知? (4)___________________,怜君何事到天涯!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名之者谁                  名:命名 B.佳木秀而繁阴            秀:秀气 C.是日更定矣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 D.莫说相公痴               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2.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B.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颓唐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C.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文的语言都很简练,可谓惜墨如金。如甲文“环滁皆山也”,短短五个字写尽滁州环山的特点,令人叹服;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大雪过后万额无声的空寂,着一“绝”字,境界全出。, B.“乐”与“痴”分别是甲乙两文的核心字眼,都具有丰富的内涵。甲文的“乐”,既有山水之乐、宴饮之乐、禽鸟之乐、滁人之乐,更有太守之乐,与民同乐。乙文的“痴”,则表现为痴行、痴景、痴情,内涵深邃。 C.两文的作者都像一个高明的摄影师,镜头逐渐推进,美丽尽入镜头。甲文第一段先从一个全景镜头起,层层推近,然后是山、是水,最后聚焦到一亭。乙文写景,视野由近而远、由大变小,创造出一幅淡墨山水画,给人超凡脱俗的美感。 D.两文作者都寄情山水,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表现出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流露出对故国往事的怀恋。欧阳修被贬之后寄情山水,表现出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于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②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③“阿!闰土哥,——你来了?……” ④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⑤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⑥“老爷!……” ⑦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⑧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肯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上,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⑨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⑩“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⑪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⑫“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⑬“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⑭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 ⑮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⑯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⑰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⑱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创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⑲母亲问他,知道他的家里事务忙,明天便得回去;又没有吃过午饭,便叫他自己到厨下炒饭吃去。 ⑳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 ㉑下午,他拣好了几件东两: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 ㉒夜间,我们又谈些闲天,都是无关紧要的话:第二天早晨,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 …… ㉓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㉔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㉕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 (节选自鲁迅《故乡》,有删改) 1.除了本文,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鲁迅先生的散文《_______________》和驳论文《_______________》。 2.“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其中“欢喜”和“凄凉”这两种神情同时出现在闰土脸上,矛盾吗?为什么? 3.结合上下文语境,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双引号中的省略号起到什么作用?) (2)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厚障壁”指什么?) 4.请你跳读文本摘取原句,解释闰土形成“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外貌特点的原因。 5.在文末作者这样写道:“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讲了怎样的道理? 五、诗歌鉴赏(共5分)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新考法:小文不明白古人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