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吴庄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四川省眉山市吴庄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原子或离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不属于基态排布的是 A. N:   1s22s22p3            B. S2-:   1s22s22p63s23p6 C. Na:  1s22s22p53s2         D. Si:   1s22s22p63s23p2 参考答案: C 2. 下列分子的中键角最大的是(  ) A.CO2        B.NH3         C.H2O       D.CH2=CH2 参考答案: A 略 3. 若将15P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写成1s22s22p63s23px23py1,它违背了(     ) A.能量最低原则   B.泡利不相容原理   C.洪特规则   D.能量守恒原理 参考答案:      C 略 4. 碘单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但在CCl4中溶解度很大,这是因为(  ) A.CCl4与I2分子量相差较小,而H2O与I2分子量相差较大 B.CCl4与I2都是直线型分子,而H2O不是直线型分子 C.CCl4和I2都不含氢元素,而H2O中含有氢元素 D.CCl4和I2都是非极性分子,而H2O是极性分子 参考答案: D 【考点】相似相溶原理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难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难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CCl4和I2都是非极性分子,而H2O是极性分子,所以碘单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在CCl4中溶解度很大. 【解答】解:CCl4和I2都是非极性分子,而H2O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碘单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但在CCl4中溶解度很大,与相对分子质量、是否是直线形分子、是否含有氢元素等没有直接的关系, 故选D. 5. 已知硫在纯氧中燃烧火焰更明亮,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将两份32g的硫分别在纯氧气中和空气中完全燃烧,若前者放出热量为Q1,后者放出热量为Q2,则关于Q1和Q2的相对大小正确的判断是(    )   A. Q1=Q2      B. Q1>Q2        C. Q1<Q2        D. 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 C 略 6.  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g) + O2(g) == 2H2O(l)  △H =-571.6kJ·mol-1 C3H8(g) +5O2(g) == 3CO2(g) + 4H2O(l)  △H =-2 220.0kJ·mol-1 实验测得氢气和丙烷的混和气体共5 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混和气体中氢气与丙烷的体积比是 (    ) A. 1:3          B. 3:1            C. 1:4             D. 1:1 参考答案: B 略 7. 某可逆反应L(s)+G(g) 3R(g)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下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变化对上述反应的影响。试判断图中y轴可以表示(   ) A.平衡混合气中R的质量分数 B.达到平衡时G的转化率 C.平衡混合气中G的质量分数 D.达到平衡时L的转化率 参考答案: C 略 8. 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 2Ag+Zn(OH)2Ag2O+Zn+H2O 此电池充电时,阴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A.Ag B.Zn(OH)2 C.Ag2O D.Zn 参考答案: B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在原电池中,充电时阴极上是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 解答:解:在银锌二次电池中,根据反应:2Ag+Zn(OH)2Ag2O+Zn+H2O,充电时为电解池,阴极上Zn(OH)2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Zn,所以充电时,阴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Zn(OH)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把握电极反应,难度不大 9. 许多城市的大街上出现了环保型出租车,如标识有CNG或PLG的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成分较普通汽车下降明显,减轻了汽车尾气排放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下列物质不属于上述有害气体的是 A.CO 和SO2     B.NO和NO2        C.CO2和H2O     D.碳粒和含铅化合物 参考答案: C 略 10. 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 B. 合金中可以含有非金属元素 C. 硬铝比纯铝的硬度低 D. 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大量吸收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 参考答案: C 略 11.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A(g)+B(g) C(g)+D(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 c(A)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参考答案: C 略 12. 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Cl一、NO3一,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A.HCO3一         B.NH4+         C.Cu2+         D.Ag+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某无色透明溶液中,不存在Cu2+,HCO3一与H+不能大量共存,Cl一与Ag+不能共存,选B。 考点:考查离子共存。 13. 为了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3,最好的方法是向此溶液中(     ) A.通入氯气     B.加入NaOH           C.加入Fe         D.加入Cu 参考答案: C 略 14. (双选)下列有关盐酸、硝酸、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无色液体 B. 都是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C. 浓溶液在空气中都有白雾生成 D. 都是易溶于水的强酸 参考答案: AD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硝酸的化学性质;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浓硫酸的性质. 分析:A、盐酸、硝酸、硫酸均为无色溶液; B、硫酸是不挥发性酸; C、硫酸没有挥发性; D、盐酸、硫酸和硝酸均为强酸. 解答:解:A、盐酸、硝酸、硫酸均为无色溶液,故A正确; B、硫酸是不挥发性酸,故闻不到刺激性气味,而盐酸和硝酸均易挥发,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故B错误; C、硫酸没有挥发性,不会在空气中形成白雾,但HCl和硝酸易挥发,其浓溶液能在空气中形成白雾,故C错误; D、酸、硫酸和硝酸均为强酸,均能和水互溶,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体考查了三大强酸﹣﹣盐酸、硝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性题目.应注意硝酸和盐酸是挥发性酸,而硫酸是不挥发性酸. 15. 2010年世博会上,俗称“紫蚕岛”的日本馆顶部采用了一种名为EFTE(乙烯一四氟乙烯共聚物)的淡紫色膜材料。它有最大程度的透光性,膨胀后的枕头状内部通过非晶体太阳能电池可以完成内部发电。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有关EFTE膜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EFTE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B.EFTE是由乙烯和四氟乙烯两种单体经过加聚反应生成,而不是直接混合而成的     C.EFTE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EFTE具有高抗污,易清洗等优点 参考答案: C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B)把50毫升碘水和15毫升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D)倒置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E)旋开活塞,用烧怀接收溶液;(F)将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H)静置,分层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①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的编号字母填写)  ___→___→___→A→G→____→E→F ②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                                ;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      ③能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                          。 ④下列物质,不能作为从溴水中萃取溴的溶剂的是                          。     A.热裂汽油       B.苯             C.酒精           D.正庚烷 参考答案: ①C→/B→D→A→G→H→E→F     ②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怀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使漏斗内外空气  相通,以保证进行(E)操作时漏斗里液体能够流出  ③CCl4与水不互溶;而且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很多  ④(A) 、(C)   。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1/3Fe2O3(s)+CO(g)2/3Fe(s)+CO2(g) 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 温度/℃ 1000 1150 1300 平衡常数 4.0 3.7 3.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H             0(填“>”、“<”或“=”); (2)在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000℃时加入Fe、Fe2O3、CO、CO2各1.0 mol,反应经过l0min后达到平衡,则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υ(CO2)=                        ,CO的平衡转化率=                   ; (3)欲提高(2)中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减少Fe的量     B.增加Fe2O3的量    C.移出部分CO2     D.提高反应温度    E.减小容器的容积    F.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参考答案: (1)K平=[c(CO2)]/[c(CO)]     <                                 (2)0.006mol/(L·min)     60%或0.6                             (3)C               略 18. (6分) (1)体积相同,浓度均为0.2mol/L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溶液的pH都变成3,则m与n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 (2) 体积相同,pH均等于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溶液的pH都变成3,则m与n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 (3) 体积相同,pH均等于13的氨水和Na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溶液的pH都变成9,则m与n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每空2分(1) m>n (2)m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