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南泉乡雨山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南泉乡雨山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不粘锅”炊具是在金属锅的内壁上涂一薄层聚四氟乙烯制成,下列对聚四氟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聚四氟乙烯的单体中不含有碳碳双键 B.聚四氟乙烯在高温时容易燃烧 C.聚四氟乙烯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正常使用时不会发生化学变化 D.聚四氟乙烯的分子内支链很多,且彼此缠绕,不会污染食物 参考答案: C 略 2. 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00mL 3mol/L盐酸与5.6 g Fe充分反应转移0.3NA个电子 B.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2NA个 C.16 g O2和O3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NA个 D.0.05mol熔融的CaCl2中含有0.1NA个阳离子 参考答案: C 略 3. 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 ②Fe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 ③FeCl3溶液滴入KSCN溶液;   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B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二价Fe离子和三价Fe离子的检验. 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 ②Fe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迅速被氧化为氢氧化铁; ③三价铁离子遇到硫氰酸根离子显示红色; ④铜离子在水溶液中显示蓝色. 解答: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 ②Fe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然后迅速被氧化为氢氧化铁红褐色物质;  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发生络合反应,溶液呈红色; 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医用酒精中含有水,溶液变蓝, 故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依次是③②①④.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反应产物的判断,注意常见物质的颜色等物理性质. 4. 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  B. 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C. 金刚石、SiC、NaF、NaCl、H2O、H2S晶体的熔点依次降低  D. 离子晶体中只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分子晶体中肯定没有离子键                        E. CaTiO3晶体中(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每个Ti4+和12个O2-相紧邻     F 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 参考答案: C E F 略 5. 下图为实验室中完成不同的化学实验所选用的装置或进行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B. 用②加热分解草酸晶体 C. 实验室可用装置③制备少量NH3 D.用④测中和热,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l)+OH-(l)=H2O(aq); △H =–57.3 kJ/mol 参考答案: B 略 6. 已知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晶体,其晶胞如图所示,则下面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正确的 A.ZXY3               B.ZX2Y6           C.ZX4Y8                 D.ZX8Y12 参考答案: A 略 7.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①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 ②沼气和水蒸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 ④硫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 ⑤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 ⑥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 A.③⑤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①②③⑥ 参考答案: A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①碱是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化合物; ②水蒸气不是能源物质; ③冰即水,干冰是二氧化碳; ④食醋是醋酸的水溶液; ⑤合金是指由一种金属与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⑥粗盐和酸雨等物质中含有多种物质. 解答:解:①纯碱是碳酸钠,是盐不是碱,故①错误; ②水蒸气不是能源物质,故②错误; ③冰即水,干冰是二氧化碳,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故③正确; ④食醋是醋酸的水溶液,是混合物,不是酸,故④错误; ⑤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故⑤正确; ⑥粗盐中含有氯化钠和泥沙等物质,酸雨为酸的水溶液,均属于混合物,故⑥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和合金等的概念和生活常识问题,难度不大. 8. 向一定量的Mg2+、NH4+、Al3+混合溶液中加入Na2O2的量与生成沉淀和气体的量(纵坐标)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溶液中Mg2+、NH4+、Al3+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2      B. 1∶2∶2 C. 2∶2∶1     D.9∶2∶4 参考答案: B 略 9. 常温下,甲组中的某种物质能与乙组中的所有物质发生反应,甲组中的该物质是 (   ) 甲组 ①Al(OH)3    ②SiO2    ③  FeCl3溶液    ④ SO2 乙组 a.NaOH溶液   b.浓HNO3   c.氨水    d.氯水   e.H2O2溶液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D 解析:①氢氧化铝具有两性,但只能与强酸强碱反应,所以不与氨水、H2O2反应; ②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不与浓硝酸、氨水、氯水、双氧水反应;③三氯化铁具有强氧化性,不与浓硝酸、氯水、双氧水反应;④二氧化硫即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可以与氢氧化钠和氨水反应,又具有还原性可以与强氧化性反应即浓硝酸、氯水、双氧水反应;故选D。 10. 一种“海水”电池,其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负极反应式:Ag+Cl﹣﹣e﹣=AgCl B.电子从电源的正极经外电路流向负极 C.Cl﹣不断向“海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每生成1mol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 参考答案: B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根据电池总反应可判断出反应中Ag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Ag应为原电池的负极;方程式中MnO2生成Na2Mn5O10,化合价共降低了2价,所以每生成1mol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以形成闭合电路,据此分析. 【解答】解:A、根据电池总反应: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可判断出Ag应为原电池的负极,负极发生反应的电极方程式为:Ag+Cl﹣﹣e﹣=AgCl,故A正确; B、电子从电源的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故B错误; C、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Cl﹣不断向电池的负极移动,故C正确; D、根据方程式中5MnO2生成1Na2Mn5O10,化合价共降低了2价,所以每生成1mol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离子的定向移动以及电化学的简单计算,做题时要注意总电池反应式的判断利用,题目难度中等. 11. 下列各组物质依次满足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图中箭头表示一步转化)     a b c d ① Si SiO2 H2SiO3 Na2SiO3 ② Al AlCl3 NaAlO2 Al(OH)3 ③ Cu CuO Cu(OH)2 CuSO4 ④ Na NaOH Na2CO3 NaHCO3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D 略 12. 室温下,将0.05 mol Na2CO3固体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加入物质 结论 A. 50mL1mol·L-1H2SO4 反应结束后,c(Na+)=c(SO42-) B. 0.05molCaO 溶液中c(OH-)/c(HCO3-)增大 C. 50mLH2O 由水电离出的c(H+)×c(OH-)不变,溶液中的c(H+)×c(OH-)也不变 D. 0.1molNaHSO4固体 反应完全后,溶液pH减小,c(Na+)不变 参考答案: B 13. β-月桂烯的结构如右图所示,β-月桂烯与Br2发生1:1加成反应的产物(只考虑位置异构)理论上最多有    (     ) A.1种           B. 4种          C.3种         D.  2种                   参考答案: B 略 14. 下列有关说法或表示正确的是   A.2一甲基苯酚结构式:           B.碳化钙的电子式:Ca2+2—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式:Fe-2e-=Fe2+ D.18  8O2—粒子结构示意图: 参考答案: B 略 15. 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给定条件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NO)=1 mol·L-1的溶液中:NH、Ba2+、Fe2+ 、Br- B.含有较多Al3+的溶液:HCO、K+、Na+、Cl- C.在pH=2的溶液中:NH、K+、ClO-、Cl- D.c(Fe3+)=0.1 mol·L-1的溶液中:K+、ClO-、SO、SCN- 参考答案: A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和比较SO2与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1)写出装置A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装置E制备氯气: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 2H2O,该反应中浓盐酸表现出的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      a. 酸性          b. 氧化性         c. 还原性         d. 三个性质都有 (3)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支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均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支试管加热,两支试管的现象分别为B: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 (4)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名同学利用上述两个发生装置A、E,再连接下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前,先将SO2与Cl2通过浓硫酸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通过观察气泡的速度,控制气体的流量,使二者按一定比例混合。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发现,实验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发现,品红溶液随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浅。     试根据以上情况,试分析回答: ①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乙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