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某非金属单质A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B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的氧气体积的两倍(同温同压)。以下对B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  ) A.有1个氧原子   B.有2个氧原子   C.有1个A原子   D.有2个A原子 参考答案: A 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计算.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则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根据N=nNA知,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再根据原子守恒确定B分子组成. 解答:解: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则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根据N=nNA知,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所以B分子和参加反应的氧气分子个数之比为2:1,根据原子守恒知,B分子中含有1个O原子,非金属A和生成物B的关系式未知,无法确定B分子中A原子个数, 故选A. 点评:本题据此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解答即可,题目难度不大. 2. 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上警示性标志。下列的化学药品名称与标志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               酒精——剧毒品              B.烧碱——剧毒品 C.白磷——放射性物品           D.浓硫酸——腐蚀品 参考答案: D 略 3. 实现下列变化时,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 A.水晶和干冰的熔化 B.食盐和冰醋酸熔化 C.液溴和金刚石的气化 D.纯碱和烧碱的熔化 参考答案: D 【考点】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分析】分子晶体中存在分子间作用力,离子晶体中存在离子键,原子晶体中存在共价键,金属晶体中存在金属键,根据晶体类型分析解答. 【解答】解:A、水晶是原子晶体和干冰是分子晶体,两者熔化时分别克服共价键和分子作用力,故A错误; B、食盐是离子晶体和冰醋酸是分子晶体,两者熔化时分别克服离子键和分子作用力,故B错误; C、液溴是分子晶体和金刚石是原子晶体,两者气化时分别克服分子作用力和共价键,故C错误; D、纯碱和烧碱都是离子晶体,熔化时都克服离子键,故D正确; 故选D. 4. 我国著名的化工专家侯德榜在20世纪20年代所创立的“侯氏制碱法”誉满全球。    “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下列的(  )。 A.NaOH     B.K2CO3      C.Na2CO3      D.NaHCO3  参考答案: B 略 5. 除去铜粉中混的有少量氧化铜,其主要操作过程是(   ) A.在空气中燃烧                      B.加适量稀硫酸、微热、过滤 C.加适量水、微热、过滤              D.加适量稀硫酸、微热、蒸发 参考答案: B 略 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 B.乙装置:橡皮管的作用是能使水顺利流下 C.丙装置:用图示的方法不能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 D.丁装置:先从①口进气集满二氧化碳,再从②口进气,可收集氢气 参考答案: C 7. 正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H、D、T互为同素异形体    B. 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P C. 次氯酸的电子式:    D. 乙烯的结构简式是: CH2CH2 参考答案: B H、D、T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故B正确;次氯酸的电子式:,故C错误;乙烯的结构简式是: CH2=CH2,故D错误。 8. 对相同状况下的12C18O和14N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    B. 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 C. 若分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    D. 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 参考答案: C 9. 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参考答案: D 10. 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插入稀H2SO4中,A极为负极  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电子由C→导线→D  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C极产生大量气泡  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B>C>D      B.C>A>B>D       C.A>C>D>B      D.B>D>C>A 参考答案: C 略 11. 下列氯化物中,不能由金属与Cl2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A、NaCl         B、CuCl2      C、FeCl3      D、FeCl2 参考答案: D 略 12. 根据表中八种短周期元素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元素②、⑥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B. 元素②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小于元素⑤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C. 元素⑤对应的离子半径大于元素⑧对应的离子半径 D. Cl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比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 参考答案: B 【分析】 ②⑤的最低价都为-2价,应该为ⅥA族元素,根据原子半径可知②为O元素、⑤为S元素;①⑦⑧的最高正化合价为+1价,结合原子半径大小可知:①为H元素、⑦为Li元素、⑧为Na元素;③⑥的最高价为+3价,结合原子半径可知:③为B元素,⑥为Al元素,据此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进行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①为H元素、②为O元素、③为B元素、⑤为S元素、⑥为Al元素、⑦为Li元素、⑧为Na元素。A.元素②⑥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故A正确;B.元素②气态氢化物为水,元素⑤气态氢化物为硫化氢,由于水分子中存在氢键,则水的沸点大于硫化氢,故B错误;C.元素⑤对应的离子为硫离子,元素⑧对应的离子为钠离子,硫离子含有3个电子层、钠离子含有2个电子层,所以硫离子的离子半径大于钠离子,故C正确;D.氯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高氯酸,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硫酸,由于非金属性:Cl>S,则高氯酸的酸性大于硫酸,故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根据表中数据正确判断各元素名称为解答关键。注意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内容,B为易错点,注意水中存在氢键,导致其沸点较高。 13. 已知98%的浓硫酸的浓度为18.4mol.L-1,则49%的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  ) A.等于9.2 mol.L-1               B.大于 9.2 mol.L-1     C.小于 9.2 mol.L-1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B 略 14.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利用丁达尔现象区别溶液和胶体 B.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溶液中的胶体粒子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饱和FeCl3溶液边振荡制备Fe(OH)3胶体 D.向Fe(OH)3胶体加入足量稀盐酸后,依然有丁达尔现象 参考答案: A 略 15. 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1.5 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2.7 g的铝粉,反应结束后甲、乙两烧杯中生成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是 A. 1∶1    B. 1∶2    C. 2∶1    D. 3∶2 参考答案: B 【分析】 发生反应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根据铝、盐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结合方程式计算解答。 【详解】盐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均是0.1L×1.5mol/L=0.15mol,铝的物质的量是2.7g÷27g/mol=0.1mol,根据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盐酸不足,氢氧化钠过量,则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是0.075mol,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氢气是0.15mol,则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之比是物质的量之比可知反应结束后甲、乙两烧杯中生成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是0.075mol:0.15mol=1:2。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关键是判断Al与酸、碱反应过量问题,较好的考查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属于易错题目。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2分)下图是用浓硝酸、铜片、水等试剂探究浓、稀硝酸强氧化性并观察还原产物的实验装置。       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 将铜片置于具支试管的底部,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约5mL浓硝酸,往具支试管中放入约2mL浓硝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1)具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中观察到能证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的现象是                                                                         Ⅱ.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 (3)上述反应完成后,欲进一步证明稀硝酸也具有强氧化性,紧接的简便、合理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生N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填写代号)。 A.c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B.c中收集到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  C.b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 Ⅲ.实验探究 (5)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25%的硫酸,现象为                              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参考答案: (每空2分,共12分) (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分) (2)生成蓝色溶液,放出红棕色气体;(2分) (3)往分液漏斗中加水稀释浓硝酸,打开活塞,放入稀硝酸(2分)        (4)C(2分) (5)反应继续进行并且有气泡产生(2分),   3Cu+8H++2NO3—=3Cu2++2NO↑+4H2O。(2分)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Ⅰ.用于提纯或分离物质的方法有: A、萃取分液  B、加热分解 C、蒸发结晶 D、分液  E、蒸馏  F、过滤  G、渗析等,请将提纯或分离的序号填在后面横线上。 (1)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泥沙的混合物_____                                 (2)精制Fe(OH)3胶体(含有NaCl溶液)_____                                             (3)分离相溶的CCl4(沸点为76.75℃)和甲苯(110.6℃)的混合物 ______ (4)从碘水里提取碘_______ Ⅱ.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碳酸氢钠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石灰乳和盐酸反应: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