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黑龙江省黑河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黑龙江省黑河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 1.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是(  ) A.课堂教学 B.小组教学 C.现场教学 D.复式教学 2.班级授课制产生于(  )。 A.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3. 班主任通过查阅学生的作业、学籍卡片等来了解学生的方法属于(  )。 A.书面材料分析法 B.问卷法 C.调查访问法 D.观察法 4.“谈梅生津”属于( ) A.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既是条件反射又是无条件反射 D.两者都不是 5.“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是指人格特点中的( ) A.独特性 B.稳定性 C.功能性 D.整合性 6.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  )。 A.各科教学 B.课外活动 C.社会实践 D.班主任工作 7. 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8.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名言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墨子 C.荀子 D.孟子 9.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内容是(  )。 A.意识 B.信念 C.性格 D.理想 10.教学的基本任务是( )。 A.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C.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D.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11. 第 4 题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  ) 12.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及行为的特有模式称作( )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人格 13. 气质类型在社会评价上(  )。 A.有好坏之分 B.无好坏之分 C.都是好的 D.都是坏的 14.下列选项中,属于行为主义学派常用的心理咨询方法是(  ) A.支持疗法 B.系统脱敏法 C.宣泄疗法 D.领悟疗法 15.人在同时进行几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体现了( )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16. 许多人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是哪种抑制的干扰(  ) A.双重抑制 B.前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倒摄抑制 17.“一俊遮百丑”体现的心理效应类型是(  )。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刻板印象 18. 教学模式的要素主要包括(  )。 A.目标、原则、方法、程序 B.目标、原则、策略、方法 C.主题、目标、原则、策略 D.主题、目标、策略、程序 19.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 A.榜样示范 B.品德评价 C.陶冶教育 D.说理教育 20. 第 26 题 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 二、填空题(20题) 21.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___________过程。 22. 在马斯洛的价值体系中有两种潜能或基本需要:一类是_______,一类是_______。 23. 品德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奖励、惩罚、_______和_______。 24.记忆过程包含___、___、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25. 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和_______的特点。 26.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_______和_______。 28.我国1902年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__。 29. 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__除以__再乘以100。 30. 自我认识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31. 表象是从_______到_______的过渡阶段,是______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2.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_______、_______和体系化与具体化。 33. 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和学生。 34.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_______而_______的心理品质。 35. 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_______的规律。 36.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者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_______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37. 课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单一课和______。 38. 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_______的特点。 39. 学校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和____________构成。 40. 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______两方面。 三、简答题(5题) 41.进行教学评价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42.班主任如何做好针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43.什么是说理教育法?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应如何运用这一方法? 44.简答教师的劳动特点。 45.简要说明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步骤。 四、论述题(5题) 46.根据知觉规律,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47.现在强调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有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个辅助的作用就可以了。请根据某一教学规律对此看法加以分析。 48.持“教师中心论”的人把学生比作“船”,把教师比作“舵手”,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试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简评这个观点。 49.怎样组织复习才能克服遗忘,提高记忆效果? 50.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五、辨析题(5题) 51.性格是指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性。 52.人们在能力的发展速度上,不存在着差异。 53.教师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教育学生,可以拆看学生的信件。 54.人们在能力的发展速度上不存在差异。 55.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没有共同之处。 六、(0题) 56. “谈虎色变”属于哪类反射活动(  ) A.无条件反射 B.非条件反射 C.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D.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参考答案 1.D 2.C 希望考生了解一些班级授课制产生的原因,这样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3.A 4.AA [解析] 反射有两种: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而条件反射是后天习得的。而没有吃过梅子的人是不会知道梅子的滋味的,所以是后天的。 5.BB [解析] 这四个选项都是人格的特点,而稳定性是指人格一旦形成要想改变它是比较困难的,但人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人格也是有可塑性。 6.D 7.A 8.A 9.C个性心理分为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又包含能力、气质和性格,所以选C。 10.A 11.C 12.DD [解析] 本题根据这四个名词的概念即可知答案。 13.B 14.B 15.CC [解析] “注意分配”的概念就是题目的原意。 16.C 17.B 18.D 19.B 20.B 21.认识 22.匮乏需要成长需要匮乏需要,成长需要 23.评比操行评定评比,操行评定 24.识记 保持 25.强制性强制性 26.概念,判断,推理 27.独立性新颖性独立性,新颖性 28.壬寅学制 29.智龄(心理年龄) 实龄(生理年龄)智龄(心理年龄) 实龄(生理年龄) 30.自我感觉自我表象自我感觉,自我表象 31.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 32.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 33.社会知识社会知识 34.稳定,统一 35.先快后慢先快后慢 36.社会问题社会问题 37.混合课混合课 38.生活化生活化 39.制度文化 40.学生集体学生集体 41.(1)客观性; (2)全面性; (3)指导性; (4)科学性。 教学评价是现在教学改革中突出的方面。(答题时,要注意对几条原则的含义进行解释。) 42.(1)培养学习兴趣。 (2)抓反复,反复抓。 (3)正确对待后进生,关心热爱后进生。 (4)弄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结,对症下药。 43.说理教育法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形成正确思想观点的方法。 说理教育主要有讲解、报告、谈话、对话、讨论、指导阅读书刊等方式,也可配合参观、访问、调查、榜样等方法进行。 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进行说理教育要注意以下要求: ①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 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 ③注意时机; ④以诚待人; ⑤耐心细致。 44.(针对下面每一个要点,请简要说明) (1)复杂性、创造性。(2)连续性、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45.(1)基本原则:理解支持原则;保密性原则;耐心倾听和细致询问原则;疏导抚慰和启发教育原则;促进成长的非指导性原则;咨询、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2)基本步骤:①建立关系;②了解问题;③分析诊断;④帮助指导;⑤结束咨询。 【解析】对该题的每个要点都需进行简要说明。 46.(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正确地运用直观性原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会、理解和掌握,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按照知觉的组织原则,正确地组织直观,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任务的重要条件。 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是必要的。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47.(1)对此观点可以根据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进行分析。 (2)该规律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为教师受过专门训练,而学生的不成熟性等也决定了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教学活动的领导、组织、指导和检查。 (3)该规律还指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主体作用。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主观能动性。 (4)教学应该把两方面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上述观点只看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会影响教学效果的。 【解析】论述题越来越注意考查考生对实际现象和问题的分析能力,所以,要能够正确判断根据什么理论去分析。在题中已经提示了“教学规律”,所以只能在这个范围中考虑。答题时,首先应该明确用什么理论(规律)去分析这个观点,然后再把这个规律的内容展开论述,最后结合理论分析评价观点。在展开对基本规律的论述时,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教师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的表现是什么,这些内容都不能丢,否则就丢分。不能只答“教师起主导作用”。 48.这种观点是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