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省阜新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辽宁省阜新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 1.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  )。 A.思维 B.知觉 C.注意 D.复述 2.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  )。 A.权威性、灵活性、针对性 B.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C.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 D.目的性、选择性、自发性 3.在考场上,飞进的小鸟并没有引起考生的注意,他们仍在奋笔疾书答卷。这体现的注意功能是(  ) A.指向 B.选择 C.保持 D.分配 4.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属于态度的哪种维度?( ) A.指向维度 B.强度维度 C.深刻维度 D.外显维度 5.表现和表达感情的最重要的外部指标是( )。 A.动作表情 B.身段表情 C.言语表情 D.面部表情 6.情绪与情感是以下列哪种选项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认知 7. 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 A.生理与安全需要 B.社交与尊重需要 C.求知与审美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8.《论语》上提出的“举一反三”的教学要求体现了教学的(  )。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在全部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制度 C.教育机构 D.教育功能 10.西方的第一部教育著作是(  )。 A.《论演说家的教育》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民主主义与教育》 11.“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  )。 A.赞可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瓦·根舍因 12.教育史上“新三中心”是指( ) A.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B.教材中心、教育中心、课堂中心 C.教师中心、教学中心、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学生中心 13.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 A.A.榜样示范 B.品德评价 C.陶冶教育 D.说理教育 14.在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初学者调节自己的动作往往依靠(  ) A.动觉控制 B.自动控制 C.视觉控制 D.他人控制 15.一般认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著作是(  )。 A.《普通教育学》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民本主义与教育》 D.《大教学论》 16.“一俊遮百丑”体现的心理效应类型是(  )。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刻板印象 17.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 A.课程设置 B.课程目标 C.课程内容 D.课程结构 18. 智力的核心是( )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注意力 19. 20.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  ) A.尊师爱生、团结互助、双边互动 B.师生合作、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C.尊师爱生、长善救失、双边合作 D.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 二、填空题(20题) 21. 表象是从_______到_______的过渡阶段,是______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22.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 23. 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和_______的特点。 24. 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_______的特点。 25. 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和学生。 26.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___。 27. 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______两方面。 28.记忆过程包含___、___、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29. 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在于________,其实质是大脑皮层有关神经中枢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 30.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将学校教育和__教育、__教育相配合,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31.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是有自觉的行动目的,以__为基础,受意识能动调节支配和__。 32. 在马斯洛的价值体系中有两种潜能或基本需要:一类是_______,一类是_______。 33. 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_______的规律。 34.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___________过程。 35.我国1902年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__。 36. 课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单一课和______。 37. 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___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38.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_______而_______的心理品质。 39.填空题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对识记材料的意义是否了解,把识记分为______和______。 40. 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_______和_______。 三、简答题(5题) 41.教学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42.简述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43.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4.教师这个职业有哪些重要作用? 45.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可循? 四、论述题(5题) 46.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根据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47.试述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规律,培养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48.意志的品质是什么?如何培养? 49.在近代教育史上,曾出现过教学应“以书本为中心”与“以直接经验为中心”的观点之争。试以“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加以分析论述。 50. 论述气质差异在实践中的作用。 五、辨析题(5题) 51.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问卷法。 52.教师通过学生的作文、作业、日记、试卷或其他活动产品,来了解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观察法。 53.教育学等同于教育方针政策。 54.青少年在异性交往中可以不留余地。 55.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多血质。 六、(0题) 56.我国最早实施小学、中学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参考答案 1.D 2.B B选项即是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 3.C 4.C 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指的是深刻维度。深度涉及的是一种态度对个人的重要性的问题。 5.D 6.A 7.D 8.B 9.A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全部教育工作自始至终是围绕教育目的这个核心展开的。 10.A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礼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300多年后,西方的第一部教育著作——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问世。 11.A 12.AA [解析] A是由杜威提出的教育史上“新三中心”,B是由赫尔马特提出的旧“三中心”。C、D与本题无关。 13.B 14.C 15.D 16.B 17.A A [解析] A课程设置,这是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而B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意图。C课程内容的构成通常包括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练习册等。D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 18.CC [解析] A、B、C、D都是智力的组成成分,但核心是思维力。 19.B 20.D 21.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 22.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23.强制性强制性 24.生活化生活化 25.社会知识社会知识 26.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27.学生集体学生集体 28.识记 保持 29.强化强化 30.社会 家庭 31.随意运动 克服内外困难 32.匮乏需要成长需要匮乏需要,成长需要 33.先快后慢先快后慢 34.认识 35.壬寅学制 36.混合课混合课 37.教学价值取向教学价值取向 38.稳定,统一 39.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机械识记 40.独立性新颖性独立性,新颖性 41.(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42.(1)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强、均衡、灵活型,其气质类型是多血质; (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强、均衡、不灵活(惰性)型。其气质类型是粘液质; (3)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强、不均衡型,其气质类型是胆汁质; (4)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弱型,其气质类型是抑郁质。 43.(1)旧式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解析】答题要求从生产力(社会分工)和生产关系(政治制度)两方面去理解人的片面发展与全面发展。 44.教师职业的作用主要是:(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45.(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46.结合一个或多个教学实例阐述下列观点:(1)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明确目的、任务是唤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思维也是唤起学生有意注意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正确组织教学,一贯严格要求学生。(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尽量防止分散注意的刺激出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兴趣,在教法上防止单调死板。(3)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方式,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交替使用几种注意,是保持学生注意的重要条件;注重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的多样化;保持必要的工作速度;教学内容难易适度。 47.(1)遗传与营养。胎儿及婴幼儿的营养状况能影响智力的发展,儿童在胚胎期和出生后,身体和脑都处在迅速发育的时期,脑的机能活动则依靠由血液输送的养料来维持,母亲的乳汁和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能提高神经细胞的化学成分,从而保证脑细胞化学成分的满足及其机能活动的需要,这些都将影响儿童智力的发展。 (2)早期经验。人的智力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在早期阶段所获得的经验,促使能力发展得最快,不少人把学龄前称为智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期。婴幼儿的早期经验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早期教育和神经系统的成熟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3)教育与教学。能力不是天生的,教育和教学对能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教育和教学不但使儿童获得前人的知识和经验,而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