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连接器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

举报
资源描述
传输连接器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 一、 连接器产业链情况 上游为原材料生产,下游涵盖多个应用领域。从产业链角度看,连接器上游为原材料生产,包括金属材料(黄铜、磷铜、不锈钢等)、塑胶材料(PVC塑胶粒、LCP塑胶粒、高温塑胶粒等)、电镀材料和架构材料等,以及机械加工设备、电镀加工设备、测试设备和装配设备等设备供应商,中游为连接器的设计与制造,下游为电子产品品牌商及其直接面对的终端消费者,涵盖汽车、通信、计算机、工业级交通等多个应用领域。 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不同连接器设计上的侧重点存在差异。不同应用领域的连接器需要满足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等三大基本性能,且因其应用场景不同,在功能特征、技术水平的侧重点存在差异:汽车连接器:汽车领域是全球连接器最大应用场景,因汽车领域的安全性要求,汽车连接器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连接器性能侧重点为高电压、大电流和抗干扰等电气性能,并且需要具备机械寿命长、抗振动冲击等长期处于动态工作环境中的良好机械性能。汽车领域连接器产品的技术难点为接触电阻设计和材料选择技术,需要满足接触电阻低、工作时温升小的要求;此外产品需要具备高防护等级、抗冷热冲击、抗振动冲击等性能,故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具备较强的仿真分析能力和失效模式分析能力。目前,汽车连接器主要是以电连接器为主,但是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车载射频连接器也开始应用。 通信领域:通信领域是全球连接器第二大应用场景,连接器产品需要满足特性阻抗、插入损耗、电压驻波比等电气指标,需要实现低信号损耗、低驻波比、微波泄漏少等功能要求。通信技术变化快,因此,该领域连接器产品多为定制化产品,通信领域会同时使用电连接器、射频连接器、光连接器。在通信数据中心或者服务器侧,高速连接器需求占据较高比例;在无线基站侧,由于5GMASSIVEMIMO技术的出现,射频连接器需求占比较高。通信数据中心或者服务器侧的高速数据连接器产品迭代快,传输速度提升是产品主要发展趋势,对于连接器厂商的设计能力、电磁仿真能力、精密制造能力要求非常高;并且由于产品型号众多,研发过程中模具、设备等投资规模需求巨大。通信高频连接器在微波信号传输过程中,容易产生损耗衰减、波形干扰等影响通信质量的情况;同时,5G通信技术对于连接器的浮动容差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连接器的阻抗补偿设计、仿真能力系产品设计工艺中的技术难点。通信领域技术快速迭代,使得该领域连接器厂商需要具备产品预研能力,才能保持连接器技术与应用场景的匹配性。 工业级交通:工业及交通等连接器包括以下多个应用场景:风能、太阳能、工业机器人、机械设备、电梯、轨道交通等,连接器产品多为电连接器产品。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连接器处于的环境多变,甚至可能被应用于高温、低压等极端环境,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对使用者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因此在工业及交通领域的连接器产品必须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此外,为了减少因连接器损坏、机器停机检修带来的经济损失,连接器产品更长的安全使用寿命是工业及交通领域的需求方向。工业及交通等领域连接器产品寿命周期较长,产品迭代速度慢。除前述领域以外,连接器产品的应用领域还包括航天航空等特殊领域。为具备在武器装备或太空中执行任务的资格,或航天航空连接器供应商需要接受有权部门严苛的审核和批准过程,且存在较强的国家地域限制。此外,航天航空连接器必须经受严格的除气(材料中可能含有随时间推移释放有害气体的化合物,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这些化合物消除掉)及余磁(可引起与其他机械装置的相互作用)消除检测,以确保其在航空应用中能正常运转。在此基础上,连接器产品需要极其可靠,必须具备承受严峻环境条件(外界冲击、极端高低温及振动)考验的性能。最后,因为向太空发射航天器的费用与其所推进的有效负荷直接相关,所以所用连接器越轻越好。 二、 连接器行业发展趋势 (一)连接器更加集成化、高速化 集成化主要体现为基于USB3.1规范而衍生的TypeC连接器的出现,其可以集成充电、影音信号传输功能,极大地提高了连接器的通用性。除了兼容性方面的优势,与传统的TypeA和TypeB形式的USB连接器相比,TypeC在尺寸、功能、寿命、传输速率、便捷度等诸多方面亦存在优势,在理论上满足了对几乎所有I/O连接器的需求,一线多用亦成为可能。同时USB3.0对USB2.0的取代,数据传输量从480Mbps提升到5Gbps,信号频率提高超过十倍,对交变磁场带来的防干扰也有了显著的加强,USB3.1的推出进一步将数据传输量提高到20Gbps,新一代的USB4的推出更是把数据传输量提高到40Gbps。此外5G时代已经降临,其具有增强的移动宽频,传输速度是4G的100倍。这都需要对连接器的性能进行升级,满足下游产品高频高速的要求。 (二)连接器更加微型化 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产品向着小型化、轻薄化发展,消费类电子连接器也向微型化方向发展,对上游制造商的精密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标准连接器的触点间距是0.3mm,并向更高精度方向发展。 (三)连接器更加智能化 随着AI时代的到来,连接器可能不只是实现简单的传输功能,未来在开关电源里,除了保证电信号的数据,连接器或能进行简单的智能判断和保护,输出正确数据的同时避免电源的损失,这需要IC技术的支持。 (四)连接器对环境适应性更好 连接器应在其使用环境下保持性能的稳定可靠,因此温度、湿度和抗震性成为产品的必要考虑因素,这也要求连接器制造厂商在连接器的研发和生产阶段,注重检测技术的提升,以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 三、 连接器技术环境分析 连接器行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信、汽车、计算机及网络等系统、终端产品发展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下,连接器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性研究,推动着行业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等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而作为体现自主创新能力和实现产业做强的重要环节,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做大做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 行业格局 欧美日本企业主导,国内厂商蓄势待发。连接器行业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在生产工艺方面具有较高技术壁垒,且在客户、市场等方面具有较高行业壁垒。根据Bishop&Associates数据,2019年全球连接器公司以欧美和日本企业主导,中国大陆仅有立讯进入前十位,全球前十连接器厂商市场份额合计为60.8%,市场集中度较高,且近年来整体不断上升;汽车连接器方面,汽车连接器企业以美日厂商为主,国内企业起步较晚且技术储备不足,竞争力相对较弱,全球前十企业市场份额合计为86.5%,集中度高于连接器整体市场。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汽车、通信领域成为我国连接器产品最大的应用市场。近年来,我国通信和汽车领域的连接器制造企业无论从技术还是规模方面均取得了快速发展。国内企业以通信领域技术迭代、国内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崛起为契机,在技术上打破了国外连接器企业在这两个领域的垄断,成功切入了全球主要通信设备集成商和知名整车厂商的供应链体系。通信和汽车亦属于国家政策支持、鼓励发展的电子元器件重点发展领域,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汽车电动化、网联化以及5G通信网络建设过程中所需的关键连接器产品均系产业规划重点发展的电子元器件产品。随着下游行业的技术快速迭代和需求规模增长,通信和汽车领域已成为国际和国内连接器产品最大的两个应用市场。 与海外巨头相比,我国连接器行业起步较晚,发展起点较低,但近年来,我国通过不断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逐渐发展成为制造业大国,特别是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移动通信、汽车、消费电子等行业对高端精密电子产品需求急速增长,促使了上游连接器行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一批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等方面突出的企业,逐渐打破了国际连接器行业龙头企业对技术的垄断。以汽车连接器为例,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为我国连接器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内连接器企业更贴近下游整车厂,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在生产成本、快速响应和客户服务等方面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长期发展空间可期。 五、 汽车连接器属于中高端产品,终端车厂为国内连接器厂商提供发展土壤 汽车连接器属于中高端连接器产品,行业集中度高,海外巨头优势明显。由于汽车领域的安全性要求,汽车连接器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连接器性能侧重点为高电压、大电流和抗干扰等性能,且需具备机械寿命长、抗振动击等长期处于动态工作环境中的良好机械性能,因此具有较高的技术与工艺壁垒,生产门槛高于一般的连接器品类,要求厂商具有较强的行业经验、研发能力、工艺技术和品控能力。由于汽车连接器具有较高的行业门槛和进入壁垒,目前全球汽车连接器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目前仍为海外龙头厂商把控,行业集中度高于连接器行业整体水平。海外龙头厂商在车载连接器领域起步较早,在生产经验、技术沉淀,以及生产规模等方面具备优势,主导了行业标准的制定,构筑了较深的行业护城河。目前海外泰科为全球车载连接器龙头,2021年市占率为39.1%,矢崎、安波福、罗森伯格、住友和JST等企业市占率靠前,而国内厂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占有率和市场话语权较低。以高速连接器为例,国内市场被罗森伯格和泰科电子主导,但以电连技术、意华股份为代表的国内厂商也在加速推进。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为上游连接器厂商发展提供土壤。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国内新能源造车势力快速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1-12月,国内零售销量前15位的新能源汽车厂商中,有12家为国产汽车品牌,占据主导地位。由于连接器制造行业具有产品品类繁多、交期短和产品稳定性要求高等特点,这不仅要求企业本身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还要求企业所处地区具有较好的交通条件和配套产业链,形成良好的集聚效应。本土汽车连接器厂商虽然在起步时间、发展起点和生产规模等方面不如海外龙头企业,但在响应速度、成本控制和快速交付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在短期内大批量产品的生产交付,有望借下游终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崛起的契机实现快速发展。 六、 连接器行业市场规模稳健增长,空间广阔 连接器下游应用广泛,汽车与汽车连接器是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从连接器下游应用领域来看,作为重要的电子元器件产业之一,连接器现已广泛应用于汽车、通信、计算机等消费电子、工业、交通等领域。根据Bipshop&Associates数据,汽车连接器2019-2020年占连接器市场规模份额分别为23.7%和22.6%,份额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是连接器领域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之一。 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稳健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连接器消费市场。从市场规模角度看,近年来全球连接器市场整体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终端市场的规模增长与技术更迭将推动未来连接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从2011年至2020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从489.23亿美元增长至627.27亿美元,复合增速为2.80%。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通信、汽车、消费电子等连接器下游应用产业在中国迅速发展,使得我国连接器市场得以维持高速成长,国内连接器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112.96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201.84亿美元,复合增速为6.66%,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国内连接器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也从23.09%提升至32.18%,超越欧洲与北美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连接器市场。 连接器行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连接器行业为充分竞争的行业,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连接器行业具有市场全球化和分工专业化的特征,行业竞争较为充分,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由于连接器下游应用广泛,因此涉及到很多技术壁垒较高的细分产品和应用领域,部分历史悠久、规模庞大的海外企业在多个应用领域占优,而建立时间较短、资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则以细分领域的优势产品作为行业切入点。世界主要连接器生产商根据其自身技术储备和客户资源的差异,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业务领域。全球连接器制造商中,海外企业包括泰科、安费诺、莫仕等全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