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鹤溪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鹤溪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明显不同的是 A.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                            B.后期有着丝点的分裂 C.后期到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D.末期细胞中部膜内陷,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参考答案: D 2. 关于右图DNA分子片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限制性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B.②处的碱基缺失导致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C.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3/4 D.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G)/(T+C)的比例上 参考答案: A 略 3. 右图表示一个2N=4的个体的染色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如果1号染色体来自父方,则2号染色体来自母方 ②1号和2号染色体来自父方,3号和4号染色体来自母方 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1号和2号染色体走向一极,则3号 和4号染色体走向一极 ④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如果1号和3号染色体的走向一极, 则2号和4号染色体走向一极 ⑤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联会配对的染色体的形状、大小未必完全相同 A.①③和⑤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参考答案: B 4. 右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AB段,细胞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生长速度快 B.在BC段,细胞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 C.在CD段,细胞的主要变化是出现新的核膜 D.在AD段,细胞中发生的变异只能是基因突变           参考答案: B 5. 对下图各曲线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可表示温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B.乙图可表示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C.丙图可表示酵母菌细胞呼吸时氧气浓度与二氧化碳生成量的关系     D.丁图可表示氧气浓度与人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关系 参考答案: C 6. 图中甲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乙图是在甲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乙图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放大64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至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 B. 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C. 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 D. 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参考答案: B 【分析】 根据有无螺纹可以判断出(1)(2)是目镜,(3)、(4)为物镜,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的长度成反比例,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的长度成正比例;由于显微镜成像为倒像,故欲将乙图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原放大倍数为160倍,现放大倍数为640倍,故将物镜由10×换为40×即可。 【详解】由于显微镜成像为倒像,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至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A正确;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故应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反光镜调成凹面镜,B错误;原放大倍数为160倍,现放大倍数为640倍,故将物镜由10×换为40×即可,即转动转换器将物镜将④换成镜头③,C正确;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高倍镜的使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显微镜的应用能力。 7. 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 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    D.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参考答案: D 8. 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肽链,这个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要M—Z—N个水分子 B.在小麦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的种类有6种 C.质量相同的糖原和脂肪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不同的 D.葡萄糖、乳酸、多肽依次是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基因表达的产物 参考答案: A 9. 假设某哺乳动物的精原细胞中两对等位基因(Aa、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该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时,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是             参考答案: 答案:B 10. 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弱一强一弱 B.t1~t2时间内甲、乙种群呈“s”型增长,甲种群从t2开始出现环境阻力 C.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t3~t5时间内甲、乙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参考答案: 答案:B 11. 下列关于选择透过性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重要特征 B.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由磷脂和糖类组成 C. 人工脂双层膜能让O2通过,不能让Ca2+通过,属于选择透过性膜 D.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体现了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参考答案: A 【分析】 细胞膜等生物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磷脂双分子层和膜上的载体决定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详解】活细胞的重要特征是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A正确;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是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B错误;人工脂双层膜能让O2通过不能让Ca2+通过,是因为人工脂双层膜没有载体蛋白,因此不能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C错误;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体现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而细胞壁是全透性的,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明确所有的生物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而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人工膜也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12. 下表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组合是   供体 剪刀 针线 运载体 受体 A 质粒 限制性内切酶 DNA连接酶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大肠杆菌等 B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DNA连接酶 限制性内切酶 质粒 大肠杆菌等 C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限制性内切酶 DNA连接酶 质粒 大肠杆菌等 D 大肠杆菌等 DNA连接酶 限制性内切酶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质粒  参考答案: C 13. 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如下图所示,a、b、c表示现代工程技术,①②③表示其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a是核移植技术,①反应了动物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B. 若c是胚胎分割技术,③中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一定相同 C. ①②③中作为受体的动物品种是珍稀的或存量少的雌性动物 D. 若b是体外授精技术,则②为良种家畜快速大量繁殖提供了可能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若a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则①反应了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A错误;胚胎分割技术所得个体的基因型完全相同,但表现型不一定完全相同,因为表现型还受环境的影响,B错误;①②③中作为供体的动物品种是珍惜的或存量少的雌性动物,而受体只要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繁殖能力即可,不需要是珍惜或存量少的雌性动物,C错误;若b是体外受精技术,则②为试管动物,这为良种家畜快速大量繁殖提供了可能,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核移植技术、体外受精技术、胚胎移植、胚胎分割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4.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探究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必须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实验材料 B. 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用NaOH溶液是因为琼脂遇NaOH会呈紫红色,便于观察 C.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观察到的是死细胞,而在“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实验中,观察到的是活细胞 D. 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浸泡法和沾蘸法处理的都是插条的基部 参考答案: D 在“探究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其他动物细胞也可作为实验材料,A错误;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是因为琼脂块先用酚酞处理过,NaOH和酚酞相遇才会呈紫红色,B错误;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实验中观察到的都为死细胞,C错误;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浸泡法是把插条基部浸泡,深约3 cm,沾蘸法是把插条基部在药液中蘸一下,深约1.5 cm,D正确。 15. 将马铃薯块切成两半,各在其上挖个凹穴,穴内外分别放两种溶液,一种是清水,另一种是0.3g/mL的蔗糖溶液,液面一样高。一段时间后液面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中c处细胞失水      B.a是清水,b是蔗糖溶液 C.甲中c处细胞吸水     D. a是蔗糖溶液,b是清水 参考答案: D 16. 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A.Na+      B.K+      C.胰岛素      D.CO2 参考答案: B 17. 以下哪一项是胚胎工程的最终技术环节 A.胚胎分割      B.胚胎移植      C.胚胎培育      D.体外生产胚胎技术 参考答案: B 18.  2004年4月和7月日本京都大学附属医院先后两次通过胰岛细胞移植治愈了一名糖尿病女性患者。该女性患者治愈的检查指标和出院后一段时间内还需服用的药物分别是   A.尿糖和胰岛素    B.胰岛素和脱过敏药   C.血糖和免疫抑制剂    D.血糖和胰岛素 参考答案: C 19. 8岁的小明因一次意外不幸使得他的下丘脑受到损伤,这可能会导致他(  ) ①睾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②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  ③体温调节受到影响  ④血糖调节受到影响    ⑤水盐平衡的调节受到影响      ⑥言语活动功能出现障碍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⑤⑥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 D ①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睾丸的生长发育,下丘脑受到损伤,睾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②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下丘脑受到损伤,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故下丘脑受到损伤,体温调节受到影响;④下丘脑是血糖调节的中枢,故下丘脑受到损伤,血糖调节会受到影响;⑤下丘脑是水盐调节的中枢,下丘脑受到损伤,水盐平衡的调节受到影响;⑥言语区位于大脑皮层,下丘脑受到损伤,言语活动功能不受影响。 20. 下列是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有统—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 B. 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营养方式为自养型;后者无细胞壁,营养方式为异养型 C. 颤藻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藻含光合色素,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 D. 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