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第六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第六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1)将AlCl3溶于水后,经加热蒸发、蒸干,灼烧,最后所得白色固体的主要成分 是          (2)下列盐溶液能发生水解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不能发生水解的写“不发生水解”字样,并说明溶液的酸碱性 K2CO3                            ,溶液呈  性; Na2SO4              ,溶液呈  性; CuCl2                           ,溶液呈  性. 参考答案: (1)Al2O3; (2)CO32﹣+H2O?HCO3﹣+OH﹣,碱;  不发生水解,中性; Cu2++2H2O?Cu(OH)2+2H+,酸. 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 分析:(1)先判断是否水解及水解产物,再根据水解产物判断灼烧时的分解产物. (2)先判断是否有弱离子再确定是否水解,结合水解方程式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解答:解:(1)AlCl3是强酸弱碱盐,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氢,AlCl3+3H2OAl(OH)3+3HCl,HCl具有挥发性,所以在加热蒸发、蒸干,灼烧过程中挥发消失;灼烧Al(OH)3,Al(OH)3能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2Al(OH)3Al2O3+3H2O,水在加热过程中蒸发掉,所以最后得到的白色固体是Al2O3, 故答案为:Al2O3; (2)K2CO3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后水溶液都呈碱性,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CO32﹣+H2O?HCO3﹣+OH﹣; Na2SO4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溶液呈中性; CuCl2是强酸弱碱盐,水解后溶液呈酸性,水解离子方程式为:Cu2++2H2O?Cu(OH)2+2H+; 故答案为:CO32﹣+H2O?HCO3﹣+OH﹣,碱;  不发生水解,中性; Cu2++2H2O?Cu(OH)2+2H+,酸. 点评:1、盐类水解规律:有弱(弱离子)才水解,无弱(弱离子)不水解,谁弱(弱离子)谁水解,谁强显谁性(酸碱性). 2. 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25℃时,0.1mol/L的 pH=4.5的NaHC2O4溶液:c(HC2O4-) >c(H2C2O4)>c(C2O42-) B.25℃时,pH=9、浓度均为0.1 mol/L的NH3·H2O和NH4Cl混合溶液: c(NH4+)+c(H+)>c(NH3·H2O)+c(OH-) C.NaHCO3溶液:c(OH-)=c(H+)+ c(HCO3-)+2c(H2CO3) D.0.1mol/L(NH4)2Fe(SO4)2溶液中:c(SO42-)=c(NH4+)>c(Fe2+)>c(H+)>c(OH-) 参考答案: B 略 3. 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                                  A.乙烯  乙炔      B.苯  己烷    C.己烷  环己烷     D.苯    甲苯 参考答案: D 略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一定属于原子晶体 B.含离子键的一定属于离子化合物,含共价键的一定属于共价化合物 C.氢键理论是由科学家鲍林提出来的 D.在分子晶体中必有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参考答案: C 略 5.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3Cl2+6KOH==5KCl+KClO3+3H2O      B. 2FeBr2+3Cl2==2FeCl3+2Br2 C. SnCl4+2H2O==SnO2+4HCl           D. Ca (OH ) 2+CO2==CaCO3↓+H2O 参考答案: CD 6. 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        。恒容时,温度升高, 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 参考答案: A 略 7. X、Y、Z 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A.33%             B.40%         C.50%        D.65% 参考答案: D 略 8. 不能直接用乙烯为原料制取的物质是:          A.                                 B.CH3CH2OH               C.CH2Cl-CH2Cl                                    D. 参考答案: D 略 9.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2L气体XY2与1L气体Y2化合,生成2L气体化 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X3Y    B.X3Y2     C.X2Y3    D.XY3 参考答案: D 略 10. 下列化学反应的产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   ) A.2—丁醇在浓硫酸存在下发生脱水反应 B.甲苯在铁粉存在下与液溴反应 C.2—氯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 D.丙烯与氯化氢加成 参考答案: 略 略 11. “茶倍健”牙膏中含有茶多酚,但茶多酚是目前尚不能人工合成的纯天然、多功能、高效能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净化剂。其中没食子儿茶素(EGC)的结构如右图所示。关于EGC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 B.1mol EGC与4 mol NaOH恰好完全反应 C.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易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参考答案: C 略 12. 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 (     ) A.CO2与SO2                        B.CH4与NH3   C.BeCl2与BF3                       D.C2H2与C2H4 参考答案: B 略 13. 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A.苯(硝基苯):加少量水振荡,待分层后分液 B.乙醇(水):加新制生石灰,蒸馏 C.CO2(HCl、水蒸气):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D.乙烷(乙烯):催化加氢 参考答案: B 略 14. 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   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 B.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molNaOH反应 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参考答案: D 略 15. 乙醇分子中的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A.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                 B.在酯化反应中断裂①键 C. 在铜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⑤ 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断裂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 C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1分) 现拟用下图所示装置(尾气处理部分略)来制取一氧化碳,并用以测定某铜粉样品(混有CuO粉末)中金属铜的含量。 (1)制备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试验中,观察到反应管中发生的现象时                        ; 尾气的主要成分是                        ; (3)反应完成后,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 a.关闭漏斗开关  b.熄灭酒精1   c.熄灭酒精灯2 (4)若试验中称取铜粉样品5.0g,充分反应后,反应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8g,则原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          ; (5)从浓硫酸、浓硝酸、蒸馏水、双氧水中选用合适的试剂,设计一个测定样品中金属铜质量分数的方案; ①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                        ; ②写出有关反映的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 (1)HCOOH →    CO+H2O  条件:浓硫酸  加热 (2)样品粉末变为红色    CO   CO2        (3)cab      (4)80% (5)①将浓硫酸稀释;称取一定量的样品与;样品与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称重,计算       ②CuO+H2SO4=CuSO4+ H2O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某芳香烃A有如下转化关系: 按要求填空: (1)写出反应②和⑤的反应条件:②               ;⑤               (2)写出A和F结构简式:A                          ;F                         (3)写出反应③、⑦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                                                                                ⑦                                                                                参考答案: 18. I、为减少温室效应,科学家设计反应:CO2+4H2==CH4+2H2O以减小空气中CO2。 (1)若有1mol CH4生成,则有       mol σ键和       mol π键断裂。 (2)CH4失去H—(氢负离子)形成CH+3(甲基正离子)。已知CH+3的空间结构是平面正三角形,则CH+3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Ⅱ、金属原子与CO形成的配合物称为金属羰基配合物(如羰基铁)。形成配合物时,每个CO提供一对电子与金属原子形成配位键,且金属原子的价电子和CO提供的电子总和等于18。 (3)金属羰基配合物中,微粒间作用力有        (填字母代号)。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金属键 (4)羰基铁是一种黄色油状液体,熔点-21℃、沸点102.8℃。由此推测,固体羰基铁更接近于            (填晶体类型)。若用Fe(CO)x表示羰基铁的化学式,则x=       。 III.研究表明,对于中心离子为Hg2+等阳离子的配合物,若配位体给出电子能力越强,则配位体与中心离子形成的配位键就越强,配合物也就越稳定。 (5)预测HgCl42-与HgI42-的稳定性强弱,并从元素电负性的角度加以解释。 答:HgCl42-比HgI42-更          (填“稳定”或“不稳定”),因为                      。 参考答案: (1)      6      和   2          (2)     sp2        。(3)      b c      (4)     分子晶体     x=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