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丽新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丽水市丽新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ΔH<0,4 s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当A、B、C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2时,反应即达到平衡状态 B.4 s内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75 mol/(L·s) C.达平衡后若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降低 D.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参考答案: B 2. 分别用pH=2和pH=3的醋酸溶液中和等物质的量的苛性钾溶液,消耗两种醋酸溶液的  体积分别为V1和V2。V1和V2的关系正确的是(   )    A.V2 =10V1         B.V1>10 V2           C.V2<10V1          D.V2>10V1 参考答案: D 3. 已知:①能量越低的物质就越稳定,②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据此,下列判断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相同的条件下,红磷比白磷稳定   B.在相同的条件下,白磷比红磷稳定 C.红磷和白磷的结构相同 D.红磷容易发生自燃而白磷则不会自燃 参考答案: A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  ,反应物X与产物Y互为同分异构体,可用溴水或FeBr3溶液鉴别X和Y B.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酯化反应、水解反应 C.3-甲基-3-乙基戊烷的一氯取代产物为5种 D.相同条件下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要大 参考答案: A 略 5. 某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  则能表明该反应一定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A.只有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D 略 6. 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原理相同的是: A.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40℃、170℃均能脱去水分子 B.甲苯、乙烯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溴水中分别加入己烯、KOH,充分振荡,溴水均褪色 D.1-溴丙烷分别与KOH水溶液、KOH乙醇溶液混合共热,均生成KBr 参考答案: B 略 7. 常用于同位素示踪。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8                 B.质子数为18 C.核外电子数为18             D.质量数为18   参考答案: D 略 8. 在一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烧杯中插入惰性电极,保持温度不变,通电一段时间后: A、溶液的PH值增大; B、Na+和CO32-的浓度减小; C、溶液的浓度增大;  D、溶液的浓度不变,有晶体析出; 参考答案: D 9. 下列措施对水的电离无影响的是 A.升高温度    B.加入稀醋酸      C.加入醋酸钠    D.加入食盐 参考答案: D 略 10. 有PH分别为8、9、10的三种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溶液NaX、NaY、NaZ,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三种酸HX、HY、HZ中以HX酸性相对最强    B.HX、HY、HZ三者均为弱酸    C.在X-、Y-、Z-三者中,以Z-最易发生水解    D.中和1molHY酸,需要的NaOH稍小于1mol 参考答案: D 11. 分子式为C5H10的烯烃共有(不考虑顺反异构体)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参考答案: A 略 12.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参考答案: B 略 13.  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       B、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溴水层接近无色。    C、甲烷和氯气混合后,放置在光亮的地方,混合气体颜色逐渐变浅    D、将裂化获得的汽油滴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参考答案: D 略 14.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CH2CH2 —— 乙烯的结构简式       B.C2H6  —— 乙烷的结构式 C.            D. —— 苯的分子式 参考答案: C 略 15. 有NaCl和KCl的混合物25g,溶于水形成溶液,加入1000g 7.14%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滤出沉淀,再向混合物加入100g Cu片,过一段时间取出(反应完全),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101.52g,求原混合物中NaCl和KCl的物质的量各为 A.  0.31mol;0.2mol   B. 0.3mol;0.1mol   C. 0.2mol;0.1mol   D. 0.2mol;0.3mol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如图2-25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 ℃时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 mL盐酸于试管中。 试完成下列问题: (提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______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参考答案: (1)试管中有气泡产生、饱和石灰水中有白色固体析出 (2)镁片溶于稀盐酸放出氢气,且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而温度升高,Ca(OH)2的溶解度变小 (3)Mg+2H+====Mg2++H2 ↑      (4)小于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现有室温的①HCl、②H2SO4、③CH3COOH三种溶液. (1)若三种酸均为pH=2的溶液,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序号表示,下同),三种酸溶液各取1mL,分别加水到1000mL,pH最小的是            . (2)若三种酸均为0.1mol?L﹣1的溶液,它们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完全中和物质的量均相同的三份NaOH溶液时,需三种酸的体积大小关系是              . 参考答案: (1)③>①>②;③; (2)③>①>②; ①=③>②. 解:(1)盐酸是一元强酸,硫酸是二元强酸,醋酸是一元弱酸,三种酸中C(HCl)=C(H+),2C(H2SO4)=C(H+),C(CH3COOH)>C(H+),所以要使氢离子浓度相等,则三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顺序是③>①>②;三种酸溶液各取1mL,分别加水到1000mL,盐酸和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原来的,醋酸中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则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原来的,所以稀释后氢离子浓度最大的是醋酸, 故答案为:③>①>②;③; (2)三种酸均为0.1mol?L﹣1的溶液,三种酸中C(HCl)=C(H+),2C(H2SO4)=C(H+),C(CH3COOH)>C(H+),所以离子浓度最大的是硫酸,其次是盐酸,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最小,它们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①>②; 三种酸的浓度相等,盐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硫酸是二元酸,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盐酸溶液中的2倍,则完全中和物质的量均相同的三份NaOH溶液时,盐酸和醋酸需要的体积相等,需要硫酸的体积是盐酸的2倍,所以需三种酸的体积大小关系是①=③>②, 故答案为:③>①>②; ①=③>②. 18. A、B两种金属元素,A、B位于同一周期;A的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B的单质与冷水反应生成强碱性溶液并放出氢气。C是用途最广泛、用量最多的金属。   (1)A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它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周期;第_____族; (2)B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9.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X和1mol Y,发生如下反应:2X(g)+Y(g)a Z(g)+W(g)△H=﹣Q kJ·mol﹣1(Q>0) 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 kJ,物质X的转化率为α;平衡后再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 (1)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的值是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化学计量数a的值为       (a为整数). (3)有同学认为,Q1一定小于Q,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其理由是                                                         . (4)维持温度不变,能引起减小的操作有            A.加入X B.加入Y C.增大压强 D.充入He气 (5)X的转化率α=                      (用含Q、Q1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 (1)减小;  (2)1; (3)是;2 mol x和1 mol y不可能完全反应; (4)BC; (5)×100%. 解:(1)发生如下反应:2X(g)+Y(g)aZ(g)+W(g)  △H=﹣Q kJ·mol﹣1(Q>0),焓变为负值,是放热反应,依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升温平衡逆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  (2)反应放热,若平衡后再升高温度,则平衡向左移动,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说明反应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即2+1>a+1,则a=1; 故答案为:1; (3)2X(g)+Y(g)aZ(g)+W(g)  △H=﹣Q kJ·mol﹣1(Q>0),焓变是指2molX,1molY前后完全反应放热QKJ,加入2mol X和1mol Y,反应达到平衡状态,XY不可能完全反应属于放热小于Q; 故答案为:是;2 mol x和1 mol y不可能完全反应; (4)能够引起减小,说明c(X)减小或c(W)增大或平衡正向移动; A、加入X,X浓度增大,故A错误; B、加入Y,平衡正向移动,故B正确; C、加压平衡正向移动,故C正确; D、体积不变充入氦气,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 故选BC; (5)发生反应:2X(g)+Y(g)aZ(g)+W(g)  △H=﹣Q kJ·mol﹣1(Q>0),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 kJ,消耗X物质的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