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私立北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北京私立北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如右图,A处通入氯气。关闭B阀时,C处红色干燥布条不褪色,打开B阀时,C处红色干燥布条褪色。由此做的判断正确的是(    )                                                                     A.D中可以是浓硫酸     B.通入的氯气不含有水分 C.D中可以是水                                            D.D中可以是饱和食盐水   参考答案: A 略 2. 下列关于氧化物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组合为 ①金属氧化物也可以是酸性氧化物;②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④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⑤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A.③④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 C 3.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    A.HNO3         B.C2H5OH         C.NH4NO3          D.CO2 参考答案: D 略 4. 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金属钠与水   ②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   ③H2在Cl2中燃烧   ④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⑤酸碱中和     ⑥碳酸钙热分解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④⑥ 参考答案: B 【分析】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大多数的化合反应、活泼金属和水或酸的置换反应、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大多数的分解反应、NH4Cl与Ba(OH)2·8H2O的复分解反应、碳和水蒸气生成水煤气的反应、碳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 【详解】①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是放热反应; ②NH4Cl晶体与Ba(OH)2·8H2O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③燃烧都是放热反应; ④液态水变成水蒸气不是化学反应,但是吸热的过程; ⑤酸碱中和都是放热反应; ⑥碳酸钙热分解是吸热反应; 故选B。   5. 铝能用于冶炼难熔的金属(如矾、铬、锰等),这是因为铝具有下列性质中的(  ) A.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B.导电性    C.熔点低           D.还原性,在冶炼反应中放出大量热 参考答案: D 略 6. 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锂(Li)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剧烈 B.砹(At)为有色固体,AgAt难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C.在氧气中,铷(Rb)的燃烧产物比钠的燃烧产物更复杂 D.HBrO4的酸性比HIO4的酸性强 参考答案: A 考点: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律的作用.版权所有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 B.根据同主族元素的性质相似性分析; C.根据同主族元素的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分析;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解答:解:A.金属性:Na>Li,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则钠与水反应比锂与水反应剧烈,故A错误; B.卤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颜色逐渐加深,则砹(At)为有色固体,卤族元素单质的卤化银都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故B正确; C.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的单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有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越来越复杂,故C正确; D.非金属性:Br>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HBrO4的酸性比HIO4的酸性强,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同主族元素的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性和相似性. 7. 在CuO和Fe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微热,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发现铁钉并无任何变化。根据上述现象,确定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不溶物一定是Cu         B.不溶物一定含铜,但不一定含铁  C.不溶物一定是Fe         D.溶液中一定含有Fe2+,但不一定含有Cu2+ 参考答案: B 略 8. 下列物质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 A. NaOH    B. H2O    C. NaCl    D. Na2O2 参考答案: C A、含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之间的离子键和O-H共价键,故A不选;B、只含H-O共价键,故B不选;C、只含钠离子与氯离子之间的离子键,故C选;D、过氧化钠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原子和O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键,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判断,根据微粒间的作用力来分析解答,注意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易错选项是D,注意Na2O2中两个氧原子之间存在化学键,为易错点。解题要点: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第IA、第IIA族元素和第VIA、第VIIA族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 9. 下列各组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A.酸性:H3PO4 > H4SiO4 > H2CO3      B.熔沸点:H2O > H2S > H2Se C.离子半径:S2- > Cl- > K+            D.离子的氧化性:Na+ > Mg2+ > Al3+ 参考答案: C 10. 现有一块Al、Fe合金,欲测定其中Al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取ωg合金溶于盐酸中,然后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滤出沉淀物将其在空气中灼烧,最后得到ωg红粽色粉末,则此合金中Al的质量分数为(    ) A.80%        B.70%         C.30%          D.20% 参考答案: A 11. 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标准:有没有氧的得失) B.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标准:有没有丁达尔效应) C.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标准: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D.氧化物分为: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标准: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 参考答案: CD 1.2gRSO4中含0.01molR2+,则:RSO4的物质的量为       ;RSO4的摩尔质量是      ; R的相对原子质量约是     。 参考答案: 0.05      120g/mol     24     略 13. 二硫化碳(CS2)能够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SO2.今用0.228gCS2在448mL氧气(标准状况)中完全燃烧,反应后气体混合物在标准状况时的体积是                   (    ) A.112mL         B.224ml                C.336mL             D.448mL 参考答案: D 略 14. 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 同密度、同压强的 N2 和 C2H4    B. 同温度、同体积的 O2 和 N2 C. 同体积、同密度的 C2H4 和 CO    D. 同压强、同体积的 O2 和 N2 参考答案: C 【详解】A.体积未知,质量无法确定,不能得出物质的量的关系,选项A错误; B.压强未知,物质的量的关系不确定,选项B错误; C.同体积、同密度,m=ρV,质量相同,且摩尔质量相同,则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同,选项C正确; D.温度未知,物质的量关系不确定,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主族,7个副族   B、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C、氢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D、氧元素位于第2周期ⅥA族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试剂只有CaCO3固体、6 mol·L-1盐酸、6 mol·L-1硫酸和蒸馏水)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液体试剂选用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 (3)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若开始时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0 g,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224 mL(标准状况),则Na2O2试样的纯度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6 mol·L-1盐酸    (2)除去气体中的HCl   干燥CO2    吸收装置D中反应剩余的CO2 (3)2Na2O2+2CO2=2Na2CO3+O2 Na2O+CO2 =Na2CO3    (4)78% 试题分析:(1)装置A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硫酸反应时,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于水的,会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使反应不能持续,所以用盐酸而不用硫酸来反应,故答案为6mol/L盐酸; (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可以用饱和碳酸氢钠来除去,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将二氧化碳干燥,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防止对氧气的体积测量造成干扰; (3)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原理方程式分别为:2Na2O2+2CO2=2Na2CO3+O2,Na2O+CO2=Na2CO3; (4)根据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224mL(标准状况),即生成的氧气的量0.01mol,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2mol,过氧化钠的纯度=×100%=78%,故答案为:78%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HCl=NaCl+H2O     (B)2FeCl3+Cu=2FeCl2 +CuCl2 (1)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能,说明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可以,请写出正负极材料名称和电极反应式。 ________是正极,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是负极,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0分)(1)(A)不行(B)可以   (2)(A)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发生电子的转移。 (3)碳棒是正极,正极反应式:2Fe3++2e-=2Fe2+                                      铜片是负极,负极反应式:Cu-2e-=Cu2+ 略 18. (1)已知2H→H2放出437.6 kJ的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氢气分子内每个氢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 B.氢气分子的能量比两个氢原子的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