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贵州省铜仁地区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贵州省铜仁地区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经典生态学研究内容的是(  )。 A.个体生态 B.种群生态 C.群落生态 D.分子生态 2.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呈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状,该种群年龄结构属于( )。 A.衰退型 B.增长型 C.稳定型 D.混合型 3. 种群分布的类型是 ( ) A.均匀分布 B.随机分布 C.集群分布 D.以上三种类型都是 4.北半球亚热带的地带性森林植被为(  )。 A.针叶林 B.针阔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 D.常绿阔叶林 5. 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 ) A.石油农业 B.传统农业 C.生态农业 D.机械农业 6. 自然界中某个种群数量突然发生变化,必然牵动整个食物网,首先反映在( )。 A.其数量上 B.食物链上 C.营养级上 D.消费者身上 7. 狗在夏天经常伸长舌头喘气,是什么原因 ( ) A.天气太热 B.呼吸困难 C.散热 D.过于劳累 8.法瑞学派群落分类方法的基础是( ) A.演替原则 B、植物区系 C、植被型 D、群落生态 9. 地衣的生活型是( ) A.内生植物 B.一年生植物 C.浮游植物 D.高位芽植物 10. 生态位是一个既抽象含义又十分丰富的生态学专有名词,它的主要内涵是( )。 A.生态环境 B.生物单位适应性的总和 C.生物在群落中的功能和作用 D.生物单位生存条件的总集合 11.水稻田里,黏虫和青蛙构成的联系称为(  )。 A.群落 B.种群 C.生态系统 D.食物链 12. 为了能够加快在水中的移动速度,鱼类等水生生物的身体常呈流线型,是为了减小运动的 ( ) A.压力 B.重力 C.阻力 D.浮力 13.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沉积型的是(  )。 A.碳 B.氮 C.磷 D.氧 14.防治害虫时,应该做到( ) A.彻底消灭害虫种群 B、保护天敌 C、保护食物链的完整性 D、保护害虫种群 15.时间短、范围小、开放式的循环是( )。 A.地球化学循环 B.生物循环 C.沉积型循环 D.气相型循环 16. 下列生态系统中,维护自身相对平衡能力最强的是( ) A.农田 B.湖泊 C.热带雨林 D.北方针叶林 17.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关系是( )。 A.终生寄生关系 B.暂时寄生关系 C.捕食关系 D.共生关系 18.种群的个体数量在短期内异常迅速增长(如蝗虫大发生),这种现象称为(  )。 A.种群平衡 B.种群大爆发 C.种群衰退 D.周期性波动 19.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最复杂的是( )。 A.热带雨林 B.荒漠 C.农田 D.苔原 20.在南美洲的一种没有自卫能力的文鸟,选择最凶狠、最有毒的黄蜂为其邻居,借以保护自己,二者之间属于( )。 A.原始合作 B.互利共生 C.偏利共生 D.寄生 21. 下列因子中,属于非密度制约因子的是( )。 A.乌对筑巢位置的竞争 B.动物对食物的竞争 C.干旱 D.植物对光的竞争 22. 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在食物链传递时损失最小,人类应该采取的食物结构是( ) A.牛奶、牛肉 B.禽蛋 C.水产 D.谷物 23. 主要依靠风力进行传播的植物种子的特点是( )。 A.花的雌蕊柱头特别发达,伸出花被之外,有羽毛状突起 B.花粉小,数量多,具圆滑的外膜,无黏性,在某些花粉粒上附有一对气囊 C.种子和果实或者很轻,或者具有冠毛,或者具有翅翼 D.种子和果实具有钩、刺等附属物 24.反映植物种在群落中分布均匀程度的指标是(  )。 A.盖度 B.多度 C.频度 D.高度 25. 某些植物要经过一定的低温阶段才能正常开花结实的现象称为( ) A.春化现象 B.温周期现象 C.昼夜节律 D.物候节律 26. 在下列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长起间接作用是 ( ) A.光照 B.水分 C.地形 D.温度 27. 我国内蒙古草原的优势种属于( ) A.常绿乔木 B.常绿灌木 C.落叶乔木 D.草本植物 28. 下列有关有效积温公式K=N(T-T0)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K是变量 B.K只随N的变化而变化 C.K是常数 D.K与N、T、T0无关 29. 对于一个稳定的森林或草原生态系统来说,其各组成成分中,唯一可缺少的成分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机环境 30. 紫外光对微生物有致死作用,波长为( )时就开始有了杀菌作用。 A.400nm B.360nm C.240~340nm D.200~300nm 31.白蚁消化道内的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 (  )。 A.寄生 B.互利共生 C.拟寄生 D.偏利共生 32. 下列关于优势种和稀有种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稀有种的存在决定了群落物种的多样性,从而有利于群落的稳定 B.稀有种由于其数量少,在群落中不重要 C.群落中优势种的数量占绝对优势 D.稀有种在群落中的物种数少,个体也少 33. 引起植物光周期反应的敏感光质主要是 A.蓝光与蓝紫光 B.红光与远红光 C.蓝紫光与紫外光 D.黄光与绿光 34.欧洲的石楠群落演替属于( )。 A.世纪演替 B.长期演替 C.快速演替 D.周期性演替 35.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 )。 A.结构简单 B.组成复杂 C.生物量高 D.以腐屑食物链占优势 36.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是( ) A.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B.有一定的结构特征 C.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D.以上三者都是 37.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 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 C.系统内伴随着物质循环和能量转移过程 D.能量自生物进入环境的过程 ( ) 38.红外线对生物的主要作用是( )。 A.热效应 B.抑制生长 C.延迟发育 D.促进维生素D合成 39.在全部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变化的光是(  )。 A.红外光 B.紫外光 C.绿光 D.红光 40. 阴性植物叶片长期处于弱光照下所形成的生理适应表现为( )。 A.质地较厚,叶面上常有很厚的角质层覆盖 B.枝下茎高较长,树皮通常较厚 C.茎的内部结构是细胞体积较小,细胞壁厚 D.叶绿素含量大 41. 虫媒植物与其传粉昆虫之间的关系是( ) A.寄生 B.共生 C.捕食 D.竞争 42.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  )。 A.K生物被r生物取代 B.净生产量加大 C.空白生态位增加 D.营养物质循环变慢 43. 下列各项中属于正反馈的是( ) A.湖泊污染→鱼死→再污染 B.动物增加→植物减少→动物减少 C.兔子多→草少→兔子少 D.田鼠增加→粮食减少→虫子增多 44.下列作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 A.油菜 B.冬小麦 C.水稻 D.甜菜 45.生理有效辐射是(  )。 A.红光、橙光、蓝紫光 B.红光、绿光、青光 C.红光、橙光、绿光 D.绿光、青光、蓝紫光 46.硅藻→桡足动物→沙丁鱼→较大鱼→鲨鱼这条食物链为( )。 A.腐屑链 B.捕食链 C.寄生链 D.混合链 47. 光补偿点是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相等时的( ) A.光照时数 B.光照强度 C.光谱成分 D.温度 48. 蜘蛛、蜗牛、青蛙等一般生活在森林的______中。( ) A.乔木层 B.灌木层 C.草本层 D.地被层 49. 在森林公园里有一群灰喜鹊,它们是这个森林公园里马尾松的“保护神”,这一群灰喜鹊是一个( )。 A.物种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50.在相当匀质的环境中,主要资源分布均匀的条件下,由于种群内个体竞争的结果,种群内个体常呈(  )。 A.随机分布 B.均匀分布 C.集群分布 D.随机和集群分布 二、填空题(20题) 51.次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是______ 。 52.广义的共物包括原始合作、偏利共生和__________。 53. 共生中仅对一方有利的称为______共生。 54. ______是生态系统的核心,是区别于其他系统的根本标志。 55.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后果是_______的融化和形成全球性热带气候。 56.在某个真实或特定的环境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叫______。 57.三基点温度包括最低温度、______和最高温度。 58. 区域环境的特点是经济发展是______宏观规划分层的依据之一。 59.一般来讲,土壤的质地可分为沙土、黏土和_______三大类。 60. 体内有发达的贮水组织,叶片退化而由绿色茎代行光合作用,是______的重要特点。 61.西坡更接近于南坡常称为__________。 62. 在一个群落中,由于种间竞争减弱,一个物种扩大了自己的生态位,称为______。 63.种群均匀分布的模型为______。 64. 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物种称为______。 65.19世纪末,挪威为了保护雷鸟,大力奖励捕杀食雷鸟的猛禽和兽类,结果球虫病和其他疾病在雷鸟种群中广泛传播,造成20世纪初一次又一次雷鸟的大量死亡。这一事实说明,捕食者与猎物种群之间存在着______关系。 66.某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即为该环境对该种群的______。 67. 马利筋这种植物体有毒,大多数动物不取食它,这是生物对环境的______现象: 68.自然种群有三个特征,它们分别是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_______。 69.植被随海拔的升高依次成带状分布。这种植被大致与山体的等高线平行,并有一定的垂直厚度,称为植被分布的__________。 70.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一物种所有个体的集合称为______。 三、判断题(10题) 71.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 72. “生态学”这一学科名词最早是由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提出的。 A.正确 B.错误 73. 高粱、玉米、小麦等植物都是抗旱性强的植物。( ) A.正确 B.错误 74.种群呈“s”型增长时,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的1/2时,种群的密度增长越来越快。(  ) 75. 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为了利于被捕食者(如羊)种群的生存,最好将其捕食者(如狼)全部消灭。( ) A.正确 B.错误 76. 在我国东部,森林土壤的类型从南到北依次为砖红壤、红壤、黄壤、棕壤和暗棕壤等,呈现出明显的纬度地带性。( ) A.正确 B.错误 77. 群落之间、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可见标志是群落水平结构。 ( ) A.正确 B.错误 78. 生物起源于水环境。( ) A.正确 B.错误 79. 种群平衡是指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 ) A.正确 B.错误 80. 在一个群落中,可能只有一个建群种,这样的群落称为单建群种群落。( ) A.正确 B.错误 四、简答题(5题) 81.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并举例说明。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