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提升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浊流(zhuò)          朔气(shuó)             呜咽(yān)          山巅(diān) B.峭壁(qiào)          诧异(chà)               懊悔(ào)             咀嚼(jué) C.酣然(hān)            踱步(duò)               亘古(gèng)        镐头(gǎo) D.污秽(huì)            山涧(jiàn)               机杼(shū)            嗥鸣(háo) 2、下列诗句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C.山重水覆疑无路,榴暗花明又一村。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B.全军将士气冲斗牛,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C.十八大以后,各地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锲而不舍地推进各项工作。 D.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因具备高强度、高柔性、高透光性、高导电导热性等特性,石墨烯一经发现,便高度受到行业内外的关注。 B.2019北京世园会是继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之后,我国举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会展活动。 C.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安全生产月等一系列行动,有效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D.全国安全生产局面虽然总体稳定向好,而且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万里赴戎机,_______。 (2)______,寒光照铁衣。 (3)概括木兰经历持久战争、出生入死的军旅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中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公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但微颔之(      )       (2)释担而立(      ) (3)徐以杓酌油知之(      )(4)笑而遣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2)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笔记小说集《归田录》,全文故事虽短,但记述简洁生动,情趣盎然,人物形象鲜明,哲理深入浅出。 B.当陈尧咨“十中八九”,而不是百发百中时,卖油翁没有惋惜,反而一副原来如此的样子,这必然激怒陈尧咨前来质问。 C.面对陈尧咨的怒火,卖油翁以针锋相对的激愤,充满智慧的应对,征服了陈尧咨。 D.卖油翁展示倒油绝活儿,以此讽喻陈尧咨,精湛的技艺无非是反复练习的结果。 4.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具体分析杨二相公与陈尧咨的形象有何异同? 卖蒜叟 【清】袁枚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①声,旁睨而揶揄②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③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拳已夹入老人腹中,老人寂然无声,泰然自若。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晩生知罪矣!”老人鼓 腹纵之,默然无语,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选自《子不语》 注释:①绝:停止。②揶揄:出言嘲笑。③成:成全。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现代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亮寻求宝藏。……闻先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草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向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节选自臧克家《说与做》,有删改) 1.文段中作者选取了哪三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2.结合全文,写出下列句子中“说”的含义 (1)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2)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3.结合上下文,按要求回答。 (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来分析“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这句话的表达作用。 (2)如果把文中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句话改为“他是口的巨人和行的高标。”,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 (1)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2)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 (3)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 七、作文(共40分) 美德,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都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水平。见义勇为是美德,慷慨解囊是美德,惜老怜贫是美德,尊老爱幼是美德;然而,讲卫生,爱劳动,扶老携幼也同样是美德。爱护环境,低碳生活,绿化祖国,也是良好的生活态度。不要追求一举成名天下知,不要想象有朝一日成为万众瞩目的英雄。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 请以“美德,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自选文体,文章不少于600字,严禁抄袭。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