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通关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鸟臀(tún)            褶皱(zhě)            两栖(xī)                 岛屿(yǔ) B.潮汐(xī)             劫难(jié)            衍射(yǎn)               骨骼(gé) C.追溯(sù)             遗骸(hái)            陨石(xǔn)               熔化(róng) D.蟾蜍(yú)             携带(xié)            膨胀(zhàng)            地壳(qiào)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裸露  腈纶  雕塑  气喘吁吁 B.恭顺   懈怠   衰竭   穿流不息 C.磅礴  黧黑  蜷卧  大煞风景 D.蠕动   诅咒   虔诚   漫不经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 B.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C.教学中,老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D.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地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城市景观已逐渐成为评价一座城市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新一届学生文联代表大会广泛采纳并征求了与会学生关于如何办好文学社团的意见。 D.“神马都是浮云”“鸭梨”“围脖”等网络词语一下子蹿红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网民在背后推波助澜所造成的结果。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名句积累。 (1)《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奇特优美的自然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诗经·子衿》) (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指出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朋友间的真情。 (5)《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时隐时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A.北冥有鱼(     )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C.《齐谐》者,志怪者也(     )   D.亦若是则已矣(     )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其”的意义和用法异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其视下也(《北冥有鱼》) B.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北冥有鱼》) C.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4.庄子笔下的“鹏”这个形象有什么特点?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在巴尔扎克葬礼上的演说(节选) 雨 果 各位先生: 现在被葬入坟墓的这个人,举国哀悼他。对我们来说, 一切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一位思想家不存在了,举国为之震惊。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一时代,也将流传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才华卓著,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超过塔西陀,上溯到苏埃通,越过博马舍,直达拉伯雷;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不自觉地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行列。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和各个人的深渊,巴尔扎克由于他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由于他具有我们时代的聪明才智,身经革命,更看出了什么是人类的末日,也更了解什么是天意,于是面带微笑,泰然自若,进行了令人生畏的研究,但仍然游刃有余。他的这种研究不像莫里哀那样陷入忧郁,也不像卢梭那样愤世嫉俗。 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的作品,崇高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从今以后,他的声名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他的去世惊呆了巴黎!他回到法兰西有几个月了,他觉得自己不久于人世,希望再看一眼他的祖国,就像一个人出门远行之前,再来拥抱一下自己的母亲一样。 [甲]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唉!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这位哲学家,这位思想家,这位诗人,这位天才,在同我们一起旅居在这世上的期间,经历了充满风暴和斗争的生活,这是一切伟大人物的共同命运。今天,他安息了。他走出了冲突和仇恨。在他进入坟墓的这一天,他同时也步入了荣誉的宫殿。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 站在这里的诸位先生,你们心里不羡慕他吗? 各位先生,面对着这样一种损失,不管我们怎样悲痛,就忍受一下这样的重大打击吧。打击再伤心,再严重,也先接受下来再说吧。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这也许是一桩好事,这也许是必要的。上天在让人民面对崇高的奥秘,并对死亡加以思考的时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上天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因为这是最高的教训。当一个崇高的英灵庄严地走进另一世界的时候,当一个人张开他的有目共睹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飞翔在群众的上空,忽而展开另外的看不见的翅膀消失在未知之乡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 不,那不是未知之乡!我在另一个沉痛的场合已经说过,现在我也永不厌烦地还要再说——[乙]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我说的难道不是真话吗,听我说话的诸位先生?这样的坟墓,就是不朽的明证。面对某些鼎鼎大名的与世长辞的人物,人们更清晰地感到这个睿智的人的神圣使命。他经历人世是为了受苦和净化,大家称他为大丈夫,而且心想,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 (有删改) 1.雨果在这篇演讲中,是怎样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2.你是怎样理解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意的? 3.赏析文中[甲][乙]两处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你还读过巴尔扎克的其他作品吗?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城阙辅三秦,凤烟望五津”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以无畏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感染着千千万万个读者,请依据保尔的经历,仿照首句,补全下面句子。 战火纷飞,同志被捕,他策马挥刀,与国内外匪军殊死搏斗,因为他是钢铁战士;冰天雪地,筑路工地,______①,因为他是钢铁战士;②____________,因为他是钢铁战士。 七、作文(共40分) 想象是发散思维的重要形式,是指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还指设想,在心理学上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说写者可运用想象来拓宽题材,深化意蕴。一般有象形想象(抽象—具象)、象征想象(具象—抽象)、类比想象(具象—具象)、推测想象(已知—未知)。想象必须在打破经验秩序的同时来把握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特别要符合情感、事理逻辑(虽出乎意料却合乎情理),例如童话、故事、科幻小说等文体中会大量运用想象。想象属于形象思维,讲究思维的多向与拓展,在丰富文章内涵方面相当重要。 请你想象“冰塔林”的奇异景色,并将其描述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