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省丽江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此去泉台招旧部,旌(jīng)旗十万斩阎罗。 B.我有年轻舵(duò)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C.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suí)洞里蜗行摸索。 D.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wān)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含蓄       残戚       谚语       雕刻 B.归纳       挣扎       泪痕       寂寥 C.擒住       绞死       塑相       昼夜 D.倾刻       菩萨       心境       附丽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事我已束手无策,你们另请高明吧! B.《满秀》大型光影实景演出的新品彰显出了绚丽多姿而又生机勃勃的满族人文之美,也让世界领略到满族服饰之美。 C.班主任老师讲道:“关于课堂中引入多媒体资源的问题,我先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看法。” D.面对强大的敌人,他镇定自若,面不改色,真是本色当行啊。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形式是壳,只有温暖人心而又不失庄严,恪守史实而又目光长远地诠释和表达,就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同与共鸣。 B.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C.正确地审视自己,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坚持不懈地往下走,它虽然会有荆棘,但同样会开出鲜花。 D.学习和工作都是有趣味的,我们锲而不舍地做下去,趣味自然就会产生。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______,则无败事。 ②采菊东篱下,______。 ③笔落惊风雨,______。 ④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 ⑤徜徉于古代诗文长廊,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座人生的丰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 表明了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体现了李白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①,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②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③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④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⑤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⑥,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节选自《隆中对》 【注】①管仲:春秋时齐桓公的国相。乐毅:战国时燕赵王的名将。②颍川徐庶元直:颍川人徐庶,字元直。③先主:指刘备。④枉驾:屈尊。⑤信:通“伸”,伸张。⑥遂用猖蹶:就因此失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孤不度德量力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咨臣以当世之事                      (2)由是感激 (3)夙夜忧叹                                (4)亮躬耕陇亩 (5)凡三往,乃见                         (6)因屏人曰 3.翻译下列句子: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4.针对文中画线句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看法:诸葛亮写《出师表》时刘备已经去世,那么,即使出师未果,也不会对“先帝之明”造成影响,所以诸葛亮的担心是多余的。对此,你有怎样的见解呢?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盘扣子 张丽钧 ①我在审视母亲的人生轨迹时,发现它是枣核儿形的:起初,母亲的世界在南旺村那个狭小的院子里;后来,她的世界延伸到了晋州文化馆;再后来,她的世界竟然还能抵达椰风海韵的湛江……然而,大约十年前,母亲的“枣核儿”开始悲凉地收拢,慢慢滑向比先前那一端更逼反的另一端。随着母亲的膝关节类的加重,她的世界从县城缩小到西关,再缩小到院落、房间…… ②母亲越来越离不开人了。有时候,弟弟、弟妹出去片刻,她都会惊慌不已。她心中藏着一种尖锐的怕,就算她不说。我们也猜得透。 ③这次回家,我问母亲:“妈,你可还记得怎样盘那种蒜疙瘩扣么?” ④母亲黯然道:“记性越来越差,怕是早忘啦。” ⑤我便找出事先备好的各色丝绳,递给她。 ⑥母亲背光坐着,带着喜爱之情摩挲着那些滑顺的丝绳,慢慢拈起一根,不太自信地将两头搭在一起,又慌张地扯开。 ⑦我鼓励她说:“妈,你还记得我那件玫红色法兰线的坎肩不?那上面不就是你盘的扣子吗?每年从秋天我都要穿一穿它呢!我一直想跟你学盘扣子,可是一直没学会……”母亲听了,数落我道:“手指头中间长着蹼呢——拙呀!” ⑧我摊开手学,装傻道:“啊?蹼在哪儿呢?在哪儿呢?” ⑨母亲仿佛在数落我中汲取了力量,脸上有了明快和自信,继而,这自信又蔓延传到手上,只见她笑了一声,两只苍老的手笃定地动起来。 ⑩扭,结,抽,拉,母亲的手从容地舞着,神助般地,她终于盘成了一个完美的扣子! ⑪接着,我又贪婪地递上丝绳,央她再盘,央她教我盘。 ⑫母亲越盘越娴熟,那过硬的“童子功”又悄然回到了她的手上。 ⑬母亲是多么快活!她对来借簸箕的邻居大声说:这不,我家大闺女稀罕我盘的蒜疙瘩扣,让我给她盘!你看看,都盘了这么多了! ⑭我毫不吝惜地赞美母亲的作品,毫不掩饰地表达想要更多扣子的愿望。母亲则因为帮我做了我无力做成的事而开心了整整一天。 ⑮我悄悄跟自己说:“母亲那尖尖的‘枣核儿’能吸附些微的快乐,该有多么不易!所以,在母亲的有生之年,我不能学会盘扣子,绝不能……” 1.请从文中“我”的角度来叙述事件,并在空白方格内填写相应的内容。 事件 母亲的心情 A._____ 黯然 我让母亲盘扣子 不太自信、慌张 我鼓励母亲盘扣子 B.______ 我央求母亲帮我盘扣子 快活 C._______ 开心 2.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子。 母亲背光坐着,带着喜爱之情摩挲着那些滑顺的丝绳,慢慢拈起一根,不太自信地将两头搭在一起,又慌张地扯开。 3.分析第⑪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接着,我又贪婪地递上丝绳,央她再盘,央她教我盘。 4.请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5.选文最后写道:“在母亲的有生之年,我不能学会盘扣子,绝不能……”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为什么不能学会盘扣子? 五、诗歌鉴赏(共5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词人苏轼的作品和为人,山山通过网络找到了与《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同时期的作品,请你根据提示解读诗词背后的情与人,完成任务。 卜算子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本首词的上阕描写了缺月、__________等意象渲染了__________的氛围,而下阕__________则展现了孤鸿的卓尔不群。也表达了词人高洁自许的人生追求。 定风波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请借助诗作《卜算子》的赏析形式,赏析诗作《定风波》。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欣赏一些李可染的画作,如《万山红遍》,然后谈谈自己欣赏后的体会。 七、作文(共40分) 【2017届中考海南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母亲对我说:如果你想人生更加精彩,那么你就要多吃一点苦,多读一些书。因为只有在春天的时候躬身播种,你才能最终收获满园秋色。 老师对我说: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你就当一颗星星。因为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于能否做一个最好的你。 朋友对我说:如果你不能预知未来,那你就要努力把握现在,因为只有珍惜当下的点滴,你才不会让青春留下遗憾。 亲爱的同学,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启示和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主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