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四平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诸位(zhū)       签订(qiān)        锐不可当(dàng) B.溃退(kuì)       殷红(yīn)          摧枯拉朽(cuī) C.泄气(xiè)       要塞(sè)            振聋发聩(kuì) D.督战(dū)        荻港(Dí)            倔强(jià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记得那时我从私熟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B.母亲那种勤劳检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C.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忍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D.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他是个音乐才子,这是无可置疑的。 B.每次我向老师请教时,他都和颜悦色地给我解答。 C.跑完了5 000米,同学们个个筋疲力尽。 D.在上学的路上,他把昨天看到的故事惟妙惟肖地讲给我听。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 B.记者从省国土部门获悉,我省已全面启动今年灾害防治。 C.游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D.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借景抒情是古诗中常用的表达方式,诗人们也喜欢用“美景”来渲染“思乡”这个永恒的主题。如崔颢在《黄鹤楼》中以登楼所见的明丽江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再如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描摹的江上月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宛若仙境,却又平添了几分乡愁。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答谢中书书》《三峡》与《与朱元思书》,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A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丙)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B 。 1.根据原文内容填空。 2.下列各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是(     ) A.急湍甚箭   素湍绿潭 B.有时见日   有时朝发白帝 C.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D.猛浪若奔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沉鳞竞跃(鱼)   鸢飞戾天(鹰) B.四时俱备(都)   水皆缥碧(都) C.泉水激石 (冲击)   飞漱其间(冲荡) D.略无阙处(同“缺”,缺口)   窥谷忘反 (反复) 4.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或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翻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的鸣叫声。 理解:描写的是林间清晨的生物活动。猿鸟的乱鸣,破坏了山间宁静的氛围,令人心头生乱,烦恼不已。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平息了自己的名利心;忙于俗事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理解:这一句流露出作者超脱尘世的清高思想,同时又反衬出大自然的诱人魅力。 C.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翻译:冬春的时候,就会有白色的激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理解:“回清”为动,“倒影”为静,写出了三峡春冬之时水流的形态多样、动静咸宜的特点。 5.“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三位作家的文章里都蕴含了对“山川之美”的理解,请你从中(山、水、草木、动物……)任选一个方面,概括一下美的山川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并至少从两个不同的文段中,引用句子作为佐证。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蝉的音乐 法布尔 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的确,有种蝉,为了满足音乐的嗜好,牺牲了很多。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喜欢的音乐,对于别人,却完全不能引起兴趣。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喊同伴,然而事实明显,这个意见是错误的。 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筱悬木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所以这样看起来,它们并不是叫喊同伴,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同伴在你面前,你大概不会费掉整月的功夫叫喊他们吧! 其实,照我想,便是蝉自己也听不见所唱的歌曲。不过是想用这种强硬的方法,强迫他人去听而已。 它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它的五只眼睛,会告诉它左右以及上方有什么事情发生,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就是比这种声音更轻微,要是一只雀儿,虽然没有看见你,应当早已惊慌得飞走了。这镇静的蝉却仍然继续发声,好像没事儿人一样。 有一回,我借来两枝乡下人办喜事用的土铳,里面装满火药,就是最重要的喜庆事也只要用这么多。我将它放在门外的筱悬木树下。我们很小心地把窗打开,以防玻璃被震破。在头顶树枝上的蝉,看不见下面在干什么。 我们六个人等在下面,热心倾听头顶上的乐队会受到什么影响。“碰!”枪放出去,声如露雷。一点没有受到影响,它仍然继续歌唱。它既没有表现出一点儿惊慌扰乱之状,声音的质与量也没有一点轻微的改变。第二枪和第一枪一样,也没有发生影响。 我想,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 (选自《昆虫记》)) 【链接材料一】 雄蝉会鸣叫,它的发音器在腹肌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雄蝉能轮流利用各种不同的声调激昂高歌。雄蝉每天唱个不停,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它们并不能听见自己的“歌声”。每个种的雄蝉发出3种不同的鸣声:集合声,受每日天气变动和其他雄蝉鸣声的调节;交配前的求偶声;被捉住或受惊飞走时的粗厉鸣声。雌蝉的乐器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所以它是“哑巴蝉”。有些种从鸣声、行为和形态上较易鉴别。 (节选自百度百科) 【链接材料二】 古代文人是偏爱蝉的,所以他们手中的笔始终就没有停下过对蝉的讴歌,或者借蝉抒怀,浇胸中块垒。“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唐代虞世南笔下的蝉品格高洁,声名远扬。“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唐代司空曙在《新蝉》中点出了时光易逝,青春难留。骆宾王则在受冤下狱之时以蝉自喻,写出了《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宋人常以词来诉说蝉鸣中岁月的美好,但也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来写出听到蝉声而引发的感伤。夏日里,大自然中唱主角的这种叫“蝉”的昆虫,让人体味到的是生命的珍贵。 (节选自《收藏快报》2017年9月13日,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蝉喜欢唱歌,不幸得很,它的歌声不是那么招人喜欢。事实证明,他的歌声只是为了叫喊同伴。 B.通过仔细观察和实验,法布尔得出结论,蝉是一个大聋子,对自己所发的声音一点也感觉不到。 C.辨雄蝉与雌蝉的办法是听它们的叫声,会叫的是雄蝉,雌蝉因为器官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 D.集合声、交配前的求偶声和被捉住或受惊飞走时的粗历鸣声,是每个种的雄蝉都能发出的声音。 2.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下列选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法布尔长期与蝉为邻,多次观察到蝉结伴时仍在歌唱,说明了蝉并不能停止鸣叫。 B.蝉会根据每日天气变动和其它雄蝉鸣声来调节叫声,为了变化声调,吸引雄蝉。 C.法布尔把蝉和一只雀儿在声音中的不同反应进行比较,充分说明了蝉的反应迟钝。 D.在我国古代诗词作品中,蝉经常是文人讴歌的对象,由此看出文人对蝉是偏爱的。 3.蝉寄寓了古代文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链接材料二,分点概括。 4.文段中的两个划线句都说明了蝉的发音原理,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分析两句话的不同之处。 A句: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 B句:雄蝉会鸣叫,它的发音器在腹肌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饮 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请描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2)本诗是言志之作,从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红军长征辞典,以时间顺序,第一人称的模式,向全世界做公正报道,又译作《西行漫记》。你觉得哪个题目好?为什么要改名呢?说说你的理解。 七、作文(共40分) 请以“你用        温暖了我”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