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吉林省白城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真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吉林省白城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真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 1. 冯谖收债于薛、矫命焚券,是为了(  ) A.市义 B.报复孟尝君对他的轻视无礼 C.帮助孟尝君恢复相位 D.营造“三窟” 2. 第 7 题 《论快乐》一文提出精神的炼金术能( )。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天涯海角 先法治人 多愁善感 B.抑扬顿措 横征暴敛 风驰电掣 C.脍炙人口 礼上往来 患得患失 D.虎视眈眈 扑朔迷离 无懈可击 4.“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 B.《寡人之于国也》 C.《谏逐客书》 D.《郑伯克段于鄢》 5.《风波》所描写的事件背景是 A.1911年辛亥革命 B.1919年五四运动 C.1917年张勋复辟 D.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 6. 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的是 A.柳宗元 B.白居易 C.杜甫 D.韩愈 7. 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 A.《孟子》 B.《论语》 C.《庄子》 D.《韩非子》 8.“赋”作为一种文体,形成于 A.战国时代 B.秦代 C.汉代 D.三国时代 9.《陌上桑》行文笔调的主要特色是() A.讽刺嘲笑 B.严正庄重 C.幽默诙谐 D.清新淡雅 10. 第 20 题 《故乡的野菜》是现代散文家、学者周作人的一篇通过野菜反映浙东地区风俗的散文,选自他的( )。 11. 《再别康桥》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的抒情方法是(   ) A.借景物抒情 B.借比喻抒情 C.借象征抒情 D.借举止抒情 12.其诗充溢着诗情画意,以“诗中有画”著称的诗人() A.巴金 B.王勃 C.王维 D.李白 13.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植物是园林中的重要______因素,一般认为通过植物的时序______实现其观赏功能和构景功能。植物在景点构成中还担任着文化符号的角色,______园主人所______的思想和愿望。 A.构成 布局 寄寓 传递 B.构成 布局 传递 寄寓 C.布局 构成 寄寓 传递 D.布局 构成 传递 寄寓 14.下列哪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 A.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B.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5.柳永《八声甘州》中表达思妇情感委婉曲折的词句是()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C.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D.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二、填空题(10题) 16.《箱子岩》一文选自__________。是一篇__________散文。描写了作者__________的见闻。 17.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_________"。 18. 王昌龄《从军行》诗:"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 19.小说《麦琪的礼物》在结构上由__________条情节线索组成。 20.为明了《诗经》意旨,毛诗不仅对诗歌艺术的基本原则、特点等问题进行阐释,还在每篇之下具体而有针对性地解说诗歌内容与形式上的意义,被称为“_________”。 21.“望故乡渺邈,__________”。 22.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________________." 23. 唐代被称为小李杜的是_________和杜牧。 24. 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前赤壁赋》 25.宋人总结_________有“书楚语、作楚声和纪楚地,名楚物”的特征。 三、判断题(5题) 26. 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 ) 27. 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 律等。( ) 28. 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 ) 29. 《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 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 ) 30.《谏逐客书》是李斯向秦王陈述意见的奏章。 ( ) 四、文言文阅读(3题) 31.(一)阅读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1~24题。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在这段文字中,王安石揭露了士大夫怎样的嘴脸? 32.阅读王维的《山居秋瞑》,然后回答下列小题。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简析这首诗“诗中有画”的特点。这一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 33. 分析这首诗中写景句子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4分) 五、现代文阅读(3题) 34. 作者为什么说演奏《二泉映月》会有心灵沐浴冲凉的感觉? 35.简要分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所起的作用。 36.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查看材料 六、作文(1题) 37. 大海刚退潮,海滩上留下了浅浅的水洼,那里面有一群小鱼就快要被晾晒在沙滩上变成鱼干。一个小朋友过来一条条地把它们捞出来用力地扔向大海……一个大人走过来说,谁还在乎那一两条小鱼。小朋友没有停手,边重复着动作边说:“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 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后,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题目自拟;(3)立意自定;(4)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 2.C 3.D 4.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成语的出处。 【应试指导】“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郑伯克段于鄢》:“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5.C 6.B 7.B 8.C 9.C 10.A 11.D 12.C 13.B 14.C 15.D 16.《湘行散记》,游记,相隔15年两次游览箱子岩 17.而无车马喧 18.不破楼兰终不还不破楼兰终不还 19.两 20.诗小序 21.归思难收 22.子魂魄兮为鬼雄 23.李商隐 24.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25.楚辞 26.N 27.Y 28.Y 29.N 30.Y 31.不关心国事,附和流俗,以讨众人欢心为能事。 32.诗中既有总体的色调渲染,也有具体的景物刻画,山月、清泉、竹林、莲花、浣女、渔舟,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村晚秋雨后的画面。在这优美的画幅当中,充满着怡人的情趣,表明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33. 这首诗写景的句子主要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四句。这四句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不已,不仅仅是因为成功地描绘出优美的田园景色,而且是在这种景色描写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远离纷争、喧嚣、危险的官场,过着轻松自在的生活,采菊饮酒,悠然远望,何等惬意!黄昏时分,飞鸟结伴还巢,刹那问,诗人一下子领悟到了自己的心灵归宿,像飞鸟归巢一样,他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精神家园。 34.听了之后心里所有的浮躁、郁闷、烦琐都被淙淙流泉冲走了。听了之后,心里所有的浮躁、郁闷、烦琐,都被淙淙流泉冲走了。 35.文中这些比喻的使用使文章说理显得生动、有说服力。 36.普法战争时期,沦陷的法国诺曼底地区人民抗击侵者的历史。 3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