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作揖(yī)       嗔怒(chēn)箪食壶浆(dān) B.朴刀(pō)        愧赧(nǎn)     顿开茅塞(sè) C.教诲(huǐ)        带挈(qiè)     面面厮觑(qù) D.央及(yāng)    商酌(zhuó)          迄无所就(qì)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慢游,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B.我这题目,是把《礼记》和《老子》里头的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C.我不敢冒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D.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使人自残形秽。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实在是各有千秋。 B.搞学术研究若方向不明确,时而东时而西,就会歧路亡羊,很难取得成果。 C.读书,不仅需要宵衣旰食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D.“免费开放”的新政策,让全国各地许多博物馆从人气冷清的休眠状态变得门庭若市,甚至要提前预约才能获得参观机会。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父母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B.能否落实农村中小学营养餐,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举措 C.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 (1)______,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荡胸生曾云,______。(杜甫《望岳》) (3)_______,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4)沙鸥翔集,________;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5)每当遇到挫折,有人就会用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行路难》中的诗句“ _____,____”来激励大家: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实现抱负。 (6)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国。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以老少的精神状态“______,______ ”一句,间接表达了他对理想国的认识。 (7)朋友小敏准备参加摄影比赛,他的参赛照片中有落日、河水、沙漠等景色。小敏希望你能联系古诗词给它拟个雅致的标题。你由此联想到了哪句古诗(词)?简要说说这幅作品让你联想到这句古诗(词)的原因,并为小敏拟出标题。 联想到的诗(词)句: ①______ 原因: ②_______ 作品标题: ③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醉翁亭记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醉翁之意不在酒       (2)杂然而前陈者       (3)觥筹交错 2.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前两段不仅展现优美的自然生态图景,还为下文展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游乐情景埋下伏笔。 B.本文用对偶句描摹,用散句陈述,骈散结合、音韵谐美。如“负者歌于途”对“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对“后者应”,描画滁人之游,生动传神。 C.文章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众宾归”均围绕“乐”字展开,既写出太守与民同乐,又表现了当时滁州的政治清明。 D.同是借景抒情之作,《醉翁亭记》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醉翁将济民之情隐含在描写叙述之中,而《岳阳楼记》则是直抒胸臆,在文末道出豁达胸襟与政治抱负。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冀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选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什么是“敬”? 3.为什么该敬业? 4.作者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属于________论证,其目的是什么? 5.怎样理解画线句子?请结合实例谈谈。 6.作者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一个好不好?为什么?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举一个例子吗?并加以短评。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各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歌标题中的“酬”字本意是“答谢”,在这首诗中的具体含义是__________。 (2)在诗中,刘禹锡没有直接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到贬谪的辛酸与愤懑,而是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渲染,让读者自己感受。 (3)请说说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蕴含的哲理。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初三的学习紧张有序,充满期待但压力极大,需要勤奋刻苦、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为此班委会同学以对对联的方式激励大家战胜压力,战胜自我,迎接明天的辉煌。请你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攻坚克难凭少年豪气,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涯规划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如何规划人生呢? 叶嘉莹的《什么是好诗》启发我们:写一首好诗,不是要找那些美丽的字,也不是把别人诗中漂亮的字搬过来,而是要找到适合于表达自己情感的字。 写诗是这样,规划人生也是这样。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