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马庄英才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北省廊坊市马庄英才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物质中既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又能跟稀盐酸反应的是(    ) ①Al2O3   ②Al(OH)3   ③(NH4)2CO3    ④NaHCO3    ⑤BaCl2 A.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全部 参考答案: C 2. 碳酸钠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其中正确的是(  ) (1)碱    (2)含氧酸盐    (3)钠盐    (4)碳酸盐. A.(1)(2)(3)           B.(1)(3)(4) C.(1)(2)(4)           D.(2)(3)(4) 参考答案: D 解:(1)碱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则Na2CO3不是碱,故错误; (2)Na2CO3是电离生成含氧酸根离子的盐,属于含盐酸盐,故正确; (3)因阳离子为钠离子,可以说成是钠盐,故正确; (3)因阴离子为碳酸根离子,则Na2CO3是碳酸盐,故正确; 故选D. 3. 已知甲、乙、丙和X是四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则甲和X不可能是 A. 甲为C,X是O2    B. 甲为CO2,X是NaOH溶液 C. 甲为Cl2,X为Fe    D. 甲为Al,X为NaOH溶液 参考答案: D A.甲为C,X是O2,则乙为CO,丙为CO2,丙(CO2)和甲(C)反应又可以生成乙(CO),所以符合转化关系,故A不选;B.甲为CO2,X是NaOH溶液时,乙为NaHCO3,丙为Na2CO3,丙(Na2CO3)和甲(CO2)反应加上H2O又可以生成乙(NaHCO3),符合转化关系,故B不选;C.甲为Cl2,X为Fe时,乙为FeCl3,丙为FeCl2,丙(FeCl2)和甲(Cl2)反应又可以生成乙(FeCl3),符合转化关系,故C不选;D.甲为Al,X为NaOH溶液,乙为NaAlO2,乙(NaAlO2)不能和X(NaOH)反应,不符合转化关系,故D选;故选D。 4. 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  Ce4++Fe2+ = Fe3++Ce3+            Sn2++2Fe3+  = 2Fe2++Sn4+ 由此可以确定Fe2+、C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Sn2+、Fe2+、Ce3+                               B.Sn2+、Ce3+、Fe2+ C.Ce3+、Fe2+ 、Sn2+                             D.Fe2+、Sn2+、Ce3+ 参考答案: C 略 5. 燃料电池的基本组成为电极、电解质、燃料和氧化剂。此种电池的能量利用率可高达80%,产物污染也少。下列有关燃料电池说法错误的是(    ) A.氨气燃料电池的电解质常用KOH溶液,其负极电极反应为:2NH3-6e-+6OH-=N2+6H2O B.碱性甲烷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燃料电池负极燃料失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D.除纯氧外,空气中的氧气也可以作氧化剂 参考答案: C 略 6. 下列关于Ne和Ne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相等      B.质量数相等     C.中子数相等       D.性质相同 参考答案: A 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析:根据原子符号中,左上角数字代表质量数,左下角数字为质子数,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解答:解:A.Ne和Ne的质子数相同,都为10,故A正确; B.Ne和Ne的质量数不相同,分别为20、22,故B错误; C.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Ne和Ne的中子数不相同,分别为20﹣10=10、22﹣10=12,故C错误; D.Ne和Ne的物理性质不同,质量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同位素、元素符号的含义以及粒子数目的关系,难度不大,注意概念的掌握. 7. 食品中含有过量的(丙烯酰胺)可能引起令人不安的食品安全问题。下列关于丙烯酰胺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是高分子化合物                       D.能发生加聚反应 参考答案: C 8. 丙烯酸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其对应的性质中不正确的是(    ) A.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B.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 C.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D.发生相互加聚反应 参考答案: C 略 9. 把3体积的NO2气体,依次通过下列3个分别装有①NaHCO3饱和溶液② 浓H2SO4③ Na2O2的装置,用排水法把残留气体收集到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气体应是(同温同压下测定)(    ) A.1体积NO                         B.2体积NO2和0.5体积O2 C.2体积O2                         D.0.25体积O2 参考答案: D 略 10. 在2KMnO4 +16HCl = 2KCl +2MnCl2 + 5Cl2↑+8H2O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      A.5∶1              B.1∶5              C.8∶1               D.1∶8   参考答案: B 略 11.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用NA表示,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        A.100mL 2.0mol/L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数均为0.2NA                           B.0.1mol CH4所含的电子数为1 NA        C.Na2O2与H2O反应生成1.12LO2(标准状况),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6.02×1022        D.标准状况下,22.4L Cl2和HCl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总数为2×6.02×1023 参考答案: B 略 12. 在实验探究课上,同学们积极思考,共设计出如图所示的四种实验方案用以验证浓硫酸的吸水性,其中在理论上可行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A 解析:①浓硫酸吸水,稀释放热,温度计示数升高,能够证明浓硫酸的吸水性,故①在理论上可行;②浓硫酸吸水,使胆矾晶体失去结晶水,变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能够证明浓硫酸的吸水性,故②在理论上可行;③浓硫酸吸水,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析出硝酸钾晶体,能证明浓硫酸的吸水性,故③在理论上可行;④浓硫酸吸水,试管中的水减少,能证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④在理论上可行。 13. 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次氯酸是一种弱酸的是     A.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     B.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     C.次氯酸钙能与碳酸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     D.次氯酸能使染料和有机色质褪色 参考答案: C 14. 将m g镁铝合金投入到500 mL 2 mol/L的盐酸中,固体完全溶解,收集到气体5.6L(标准状况下)。向反应所得溶液中加入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沉淀达到最大值为13.60 g,则m的值为 A. 5.10    B. 8.50    C. 9.35    D. 11.48 参考答案: A 反应中AlAl3+Al(OH)3,MgMg2+Mg(OH)2,可知Mg、Al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沉淀需要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2H+H2,生成5.6LH2转移的电子为×2=0.5mol,所以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mg+0.5mol×17g/mol=13.60g,解得:m=5.1g,故选A。 点睛:明确电子转移的数目与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Mg、Al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最终生成Mg(OH)2、Al(OH)3,则可知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沉淀需要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生成H2的气体的物质的量,可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可知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原固体质量之间的关系。 15. 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 ①品红溶液;②酸性KMnO4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⑤淀粉碘溶液 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A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同学利用右图所示装置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是________。 (2)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实验时观察到C溶液中现彖为________,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吸收尾气。 (3)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______(写化学式)溶液,若观察到C中出现白色沉淀,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 参考答案: (1)分液漏斗    防止倒吸 (2)变蓝    NaOH溶液 (3)Na2SiO3    饱和NaHCO3 解析:(1)仪器A为分液漏斗;球形干燥管D能够防止倒吸,可以避免C中液体进入锥形瓶中;正确答案: 分液漏斗;防止倒吸。 (2)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氯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因淀粉遇碘变蓝色,则可观察到溶液变蓝,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被吸收;正确答案:变蓝;NaOH溶液 。 (3)因碳酸比硅酸强,二氧化碳可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溶液变浑浊,氯化氢具有挥发性,干扰实验结果,需要将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除掉,根据氯化氢与碳酸氢钠反应,而二氧化碳与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可以在B和C之间增加装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正确答案: Na2SiO3 ;饱和NaHCO3。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并写出核外电子排布式 (1)A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量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                           (2)B元素原子核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                           (3)C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4)D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1/4:                                 参考答案: Si、Li或Mg、F、Ne 核外电子排布式略 18. 同温同压下,若A容器中充满O2 ,B容器中充满O3 。 (1)若所含分子总数相等,则A容器和B容器的容积之比是       (2)若两容器中所含原子总数相等,则A容器和B容器的容积比是        (3)若两容器的体积比为3∶2,则O2和O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质量之比为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1:1         (2)      3:2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