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松港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福建省宁德市松港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11年8月27至9月4日在韩国大邱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比赛项目有撑秆跳高、  帆船、110米栏、铁饼等。这几种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   )   A.撑杆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杆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   B.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运动快慢   C.110米栏决赛中教练分析刘翔的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D.铁饼比赛中研究铁饼被掷出后在空q1的旋转情况 参考答案: B 2. 洗衣机的脱水筒采用带动衣物旋转的方式脱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脱水过程中,衣物是紧贴筒壁的 B.水会从桶中甩出是因为水滴受到向心力很大的缘故 C.加快脱水筒转动角速度,脱水效果会更好   D.靠近中心的衣物脱水效果不如四周的衣物脱水效果好 参考答案: B 3. (多选题)有关圆周运动的基本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a,汽车通过拱桥的最高点处于超重状态 B.如图b所示是一圆锥摆,增大θ,若保持圆锥的高不变,则圆锥摆的角速度不变 C.如图c,同一小球在光滑而固定的圆锥筒内的A、B位置先后分别做匀速度圆周运动,则在A、B两位置小球的角速度及所受筒壁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D.火车转弯超过规定速度行驶时,外轨对火车轮缘会有挤压作用 参考答案: BD 【考点】向心力. 【分析】分析每种模型的受力情况,根据合力提供向心力求出相关的物理量,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A、汽车在最高点mg﹣FN=知FN<mg,故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 B、如图b所示是一圆锥摆,重力和拉力的合力F=mgtanθ=mω2r;r=Lsinθ,知ω=,故增大θ,但保持圆锥的高不变,角速度不变,故B正确; C、根据受力分析知两球受力情况相同,即向心力相同,由F=mω2r知r不同,角速度不同,故C错误; D、火车转弯超过规定速度行驶时,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则外轨对内轮缘会有挤压作用,故D正确. 故选:BD 4. (多选)用细线拴着一个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线速度大小一定时,线越长越容易断 B.小球线速度大小一定时,线越短越容易断 C.小球角速度一定时,线越长越容易断 D.小球角速度一定时,线越短越容易断 参考答案: BC 5. 参考答案: BC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第1 min内的平均速度为5 m/s,第2、3 min内的平均速度为6 m/s,第4 min内的平均速度为10 m/s,第5 min内的平均速度为13 m/s,则汽车在这5 min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参考答案: 8 7. 将20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竖直提升4m,拉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___W,到达4m末端时拉力的瞬时功率为______________W。 参考答案: 480   960 8. (4分)一个物体受几个共点力作用而平衡,如果突然把一个向西4N的力顺时针旋转90度,而保持其他力不变,这时物体所受合力大小为________ N,方向为_______。 参考答案: ,东北方向 9. 某同学通过实验对平抛运动进行研究,他在竖直墙上记录了抛物线轨迹的一部分,如图所示.O点不是抛出点,x轴沿水平方向,由图中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是          m/s,抛出点的坐标x=            m, y=           m (g取10m/s2) 参考答案: 10.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3 m/s,加速度为2 m/s2,该物体在第3秒末的速度是        m/s,该物体在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m/s,该物体在第3秒内通过的位移是         m, 参考答案:   9 、     6  、      8 11. 位移表示物体        的变化,用从        到        的有向线段去表示。 参考答案: 位置   出位置   末位置 12. 一辆汽车以18m/s的速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行驶,看到前车突然停下,司机采取紧急刹车, 留下27m长的笔直刹车痕后停车,则汽车刹车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m/s2,刹车 _________s后汽车停下,这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参考答案: 6;3;9 13.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均为m,弹簧和悬线的质量不计,当把甲乙两物体间的连线烧断的瞬间,甲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 ;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 .(重力加速度为g) 参考答案: g    g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4分)如图所示,你的左手拿一块表,右手拿一支彩色画笔。你的同伴牵动一条宽约1 cm的长纸带,使纸带在你的笔下沿着直线向前移动。每隔1s你用画笔在纸带上点一个点。你还可以练习在1s内均匀地点上两个点。这样,就做成了一台简单的“打点计时器”。由实验可知纸带速度越大,相邻两点的距离越________(填“大”或“小”),纸带的速度与相邻两点所表示的时间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参考答案: 大、没有 15. (1)如图所示,一竖直弹簧下端固定于水平地面上,小球从弹簧的正上方高为h的地方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经几次反弹以后小球落在弹簧上静止于某一点A,则(    ) A.h愈大,弹簧在A点的压缩量愈大 B.弹簧在A点的压缩量与h无关 C.小球第一次到达A点时的速度与A位置无关 D.h愈大,小球第一次到达A点时的速度愈大 (2)在探究功与速度关系实验中为什么要把小木板一端垫高  ?           参考答案: BD   平衡摩擦力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冥王星离太阳的距离是地球离太阳距离的39. 6 倍,那么冥王星绕太阳的公转周期是多少?(冥王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可视为圆形轨道) 参考答案: 解析: 地球和冥王星都绕太阳公转,地球和冥王星绕太阳公转的运动遵循开普勒定律。已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一年,可利用开普勒第三定律求解冥王星的公转周期。 设冥王星的公转周期为,轨道半径为,地球的公转周期为,轨道半径为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因为=365╳24h,所以=╳365╳24= 点评:对题目的求解应视条件而定,本题中用半径代替了半长轴,由解题结果应更进一步理解离太阳越远公转周期越大的结论。   17.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P的重量为GP=10N,与P相连的细绳通过光滑的滑轮挂了一个重物Q拉住物体P,重物Q的重量为GQ=2N,此时两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绳与水平方向成30°角,则物体P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F1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F2各位多大? 参考答案: 解:如图所示P的受力图, 根据平衡条件得:   水平方向 F1=Fcos30°﹣﹣﹣﹣① 竖直方向 F2+Fsin30°=GP﹣﹣﹣② 又 F=GQ=2N﹣﹣﹣﹣﹣﹣﹣﹣﹣﹣③ 联合①②③解得 F1=,F2=9N 答:物体P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F1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F2各是和9N.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分析】Q受到的绳子的拉力等于其重力.P物体受到重力、绳的拉力、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运用正交分解法求解. 18. 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斜面底端B平滑连接着半径r=0.40m的竖直光滑圆轨道.质量m=0.50kg的小物块,从距地面h=2.7m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求:(sin37°=0.6,cos37°=0.8,g=10m/s2) (1)物块滑到斜面底端B时的速度大小. (2)物块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A时,对圆轨道的压力大小. 参考答案: 解:(1)物块滑动到B点过程中,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据动能定理,有 mgh﹣μmgcosθ?= 解得 =6m/s 即物块滑到斜面底端B时的速度大小为6m/s. (2)物体从B滑动到A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有 ﹣mg?2r= 解得 在A点,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N=2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轨道的压力与轨道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故物块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A时,对圆轨道的压力大小为20N. 【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 【分析】(1)物块滑动到B点过程中,重力和摩擦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即可; (2)物块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A时,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列式;物体从B滑动到A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根据守恒定律列式;最后联立方程组求解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