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凤南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福建省厦门市凤南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小物块在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沿动摩擦因数为μ的绝 缘水平面以初速度v0开始向左运动,如图10所示.物块 经时间t移动距离x后停了下来,设此过程中,q不变, 则 A.x>  B.x<   C.t>D.t< 参考答案: BC 2. 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是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m,BC=3m,CD=4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时间相等,则OA间的距离为(   ) A、1m      B、0.5m      C、m       D、2m 参考答案: 3. 在离地高度为2m处,将质量为2kg的小球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则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是:(g取10N/kg)                                                A.10J      B.20J     C.30J      D.40J   参考答案: D 略 4. 近几年,国内房价飙升,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王强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   ) A.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  B.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 C.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D.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参考答案: A 5. 如图所示,一光滑平行金属轨道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两导轨上端用一电阻R相连,该装置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轨道平面向上。质量为m的金属杆ab,以初速度v0从轨道底端向上滑行,滑行到某一高度h后又返回到底端。若运动过程中,金属杆保持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并不计金属杆ab的电阻及空气阻力,则 A.上滑过程的时间比下滑过程长            B.上滑过程中安培力的冲量比下滑过程大 C.上滑过程通过电阻R的电量比下滑过程多  D.上滑过程通过电阻R产生的热量比下滑过程多 参考答案: D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①下列有关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安装打点计时器时要注意让上下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 B.将打点计时器与直流低压电源连接 C.释放纸带时应尽量让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 D.应先释放纸带,然后接通电源 ②实验得到一条纸带,测得各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电源频率为50Hz, 则纸带中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s.从该纸带可知,重物是做_______(选填“匀速”、“匀变速”、 “非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①AC (2分); ②  0.02   匀变速 (2分) 9.63( 7. 如图,在匀强磁场中,单位长度质量为m0的“U型”金属导线可绕水平轴OO′转动,ab边长为L1,bc边长为L2.若导线中通以沿abcd方向的电流I,导线保持静止并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则磁场的磁感应强度至少为  ,此时方向为 沿ba方向 . 参考答案: 考点: 安培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分析: 先对导体棒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并结合合成法得到安培力的最小值;然后结合安培力公式FA=BIL和左手定则分析. 解答: 解:对导体棒受力分析,受重力、安培力和拉力,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当安培力与ab边垂直向上时,安培力最小,为: FA=mgsinθ 故磁感应强度为: B=sinθ 根据左手定则,磁感线方向沿悬线向上 故答案为:,沿ba方向 点评: 本题关键是先根据平衡条件确定安培力的最小值,然后结合左手定则分析磁感线的方向,基础题. 8. 某种物质分子间作用力表达式,则该物质固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大约为       ;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的距离比  (填“大”或“小“)。 参考答案: ⑵   大 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等于0时,由,所以:,故,液体表面层分子之间表现为引力,故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 9. 在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两个电压表的示数随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完整过程图线如图(b)所示.则电源内阻的阻值为 5 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功率为 0.9 W. 参考答案: 考点: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 专题: 恒定电流专题. 分析: 由图可知两电阻串联,V1测R1两端的电压,V2测R2两端的电压;当滑片向左端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减小,则可知总电阻变化,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则可知内电压的变化及路端电压的变化,同时也可得出R1两端的电压变化,判断两图象所对应的电压表的示数变化; 由图可知当R2全部接入及只有R1接入时两电表的示数,则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出电源的内阻;由功率公式可求得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及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 解答: 解:当滑片左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减小,则电路中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增大;而R1两端的电压增大,故乙表示是V1示数的变化;甲表示V2示数的变化;由图可知,当只有R1接入电路时,电路中电流为0.6A,电压为3V,则由E=U+Ir可得:E=3+0.6r; 当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时,两电压表示数之比为,故=;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5+0.2r 解得:r=5Ω,E=6V. 由上分析可知,R1的阻值为5Ω,R2电阻为20Ω;当R1等效为内阻,则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等于R+r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最大,故当滑动变阻器阻值为10Ω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最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I==A=0.3A,则滑动变阻器消耗最大功率 P=I2R=0.9W; 故答案为:5,0.9. 点评: 在求定值电阻的最大功率时,应是电流最大的时候;而求变值电阻的最大功率时,应根据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求,必要时可将与电源串联的定值电阻等效为内阻处理. 10. 一列简谐波波源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波源的振动方程y=      cm;已知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1.5m/s,则该简谐波的波长为       m。 参考答案: ;3 试题分析:从振动图象可知,,角速度,振幅A=20cm 振动方程,根据 考点:考查了横波图像,波长、波速及频率的关系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可以由振动图象获取相应信息,以及熟练掌握公式、,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11. 为了测定木块A和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图甲为其实验装置示意图。该同学在实验中的主要操作有: A.用弹簧秤测出木块A的重力为G=6.00 N; B.用弹簧秤测出木板B的重力为Gˊ=9.25 N; C.按图甲的装置安装器材,安装过程中用手按住木块和木板; D.松开按住木块和木板的手,让其运动,待弹簧秤指针稳定时再读数。 ①该同学的上述操作中多余的步骤是         。(填步骤序号) ②在听取意见后,该同学按正确方法操作,读数时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N。根据该同学的测量数据,可得到木块A和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参考答案: ①  B  ;②   2.10      0.35   12. 一质子束入射到能止靶核上,产生如下核反应:                     式中P代表质子,n代表中子,x代表核反应产生的新核.由反应式可知,新核X的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 参考答案: 14  13  解析:质子的电荷数为1,质量数为1,中子的电荷数为0,质量数为1.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X的质子数为1+13-0=14,质量数为1+27-1=27.因为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则新核的中子数为27-14=13. 13. 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当用黄光照射光电管中的碱金属涂层时,毫安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若将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毫安表的读数恰好减小到零,此时电压表读数为U.若此时增加黄光照射的强度,则毫安表______(选填“有”或“无”)示数.若改用蓝光照射光电管中的金属涂层,则毫安表_____(选填“有”或“无”)示数. 参考答案: 无;有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12分)实验室有如下器材:   仪器 数量和规格 定值电阻R0 一只:阻值为20Ω左右 滑动变阻器R1 一只:总阻值40Ω 小量程电流表A 相同两块:量程100mA,内阻未知 电压表V 相同两块:量程3V,内阻未知 直流电源 一个:电动势约为4V,内阻约为5Ω 开关 一个:单刀单掷 导线 若干   (1)为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和两表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0(甲)所示的电路.在某次测量中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20V、1.45V;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48.0mA、49.0mA,则定值电阻的阻值R0=___________Ω;电流表的内阻RA=___________Ω;电压表的内阻RV=___________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为了进一步较精确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该同学从电表中选出一块电压表和一块电流表,结合其它器材,测出多组U和I的值,作出U—I图线,再由图线计算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请设计出实验电路图,画在图乙中的方框内。 参考答案: 答案:(1)19.9或(3分);5.10或(2分);1.20×103(2分) (2)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5分,R0接错扣3分)      15. 用伏安法测量一电池的内阻。已知该待测电池的电动势E约为9V,内阻约数十欧,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50mA,可选用的实验器材有: 电压表V1(量程5V);电压表V2(量程10V); 电流表A1(量程50mA);电压表A2(量程100mA); 滑动变阻器R(最大电阻300Ω); 定值电阻R1(阻值为200Ω,额定功率为1/8W);定值电阻R2(阻值为220Ω,额定功率为1W); 开关S;导线若干。 测量数据如坐标纸上U-I图线所示。 (1)在答题卡相应的虚线方框内画出合理的电路原理图,并标明所选器材的符号。 (2)在设计的电路中,选择定值电阻的根据是          . (3)由U-I图线求得待测电池的内阻为       Ω。 (4)在你设计的电路中,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参考答案: (1)电路原理图如图(a)所示。(5分,给出图(b)也给分。原理正确2分,仪器,选择正确3分)   (2)定值电阻在电路中消耗的功率会超过1/8W, R2的功率满足实验要求(1分) (3) 51.0 (2分。在49.0-53.0范围内的均给分) (4)忽略了电压表的分流(此答案对应于图(a)) 或:忽略了电流表的分压(此答案对应于图(b))(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半 径R = 0.9m、圆心角为60°的光滑圆弧 轨道PM,圆弧轨道最底端M处平滑 连接一长s = 3m的粗糙平台MN,质 量分别为mA=4kg,mB=2kg的物块 A, B静置于M点,它们中间夹有长 度不计的轻质弹簧,弹簧与A连结,与B不相连,用细线拉紧A、B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N端有一小球C,用长为L的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