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举报
资源描述
课 题 各种各样的叶(两课时)学材分析本部分学材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给学生植物的叶的整体印象,后三个部分都是对树叶的某一部分的观察,体现了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顺序。通过比较等观察手段了解叶的颜色、形状、大小是本课的学习重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是本课的学习难点。学 生 已 有的知识、经验树叶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而且在前两节课对大树的观察中也对树叶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学生对树叶应该有一定的了解;一些知识面宽的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对树叶已有了较为深层的了解。对观察方法学生只是初步的了解。学习目标1.通过经历简单的、对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的比较观察和测量、描述的过程,获取关于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知识。2.培养学生初步的按一定的观察内容和观察顺序进行观察的能力。3.鼓励学生亲近臼然、关注自然,进行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教育。导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教学流程:学生课前采集树叶(捡落叶注意事项:不乱摘树叶、不踩坏花草、不爬树采集)=导入新/观察叶的颜色谢=小组交流、统计口判断是否同一种树叶=分小组活动弋观察叶的形状口分 观察叶的大小小组汇报、交流观察结果=布置作业。学生主要学习活动(自主、合作、探究)设计:1.课 前(或课内)采集树叶活动(捡落叶注意事项:不乱摘树叶、不踩坏花草、不爬树采集。2.整体观察树叶:A.小组交流、统计:(1)清点自己的树叶,说说一共捡了几片树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2)把自己的树叶与小组内其他同学的树叶放到一起,看看共有几种树叶,并作好统计记录。B.同一种树叶的判断:(此环节也可放到局部观察之后)拿出数量最多的那种树叶,小组观察讨论-这些叶子的大小、形状、颜色都一样?你根据什么,才说他们是同一种树叶?你根据什么,才说另外的树叶不是同一种树的叶?3.局部观察树叶:(分小组活动,可以自由选择其中个方面进行详细观察、比较、讨论、描述)A.观察叶的颜色:组内的树叶有哪些颜色?按颜色的变化给树叶排列顺序。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B.观察叶的形状:叶子的形状相同吗?按叶子的形状给树叶分类。分小组交流介绍分类情况,并说说这几类分别是什么形状?画一画树叶中常见的几种形状。C.观察叶的大小:自由观察比较叶子的大小,并描述。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几片大小不一的树叶,分别描画在方格纸上,比较叶子的大小。想一想还有哪些观察、比较叶的大小的方法吗?再次观察、描述。板书设计:(根据学生的介绍描述随堂板书)课程资源:1 .各种各样的叶子;2 .各种常见叶形的图片(或叶的标本);3 .有关叶的知识的课外资料。练习与延伸设计:1 .用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一些树叶拼贴一幅图画;2 .收集有关叶的知识的信息、资料;3 .采集若干树叶供下节课观察。课后反思目标达成情况经验与体会课 题 一片完整的叶(两课时)教学流程:学材分析本部分学材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观察一片完整的叶,第二部分是各种不同的叶片,第三部分是各种不同的叶柄,后两部分是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复习和小结,并对学习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并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 生 已 有的 知 经验具有从整体入手,到具体观察的方法,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观察记录,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对植物的叶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学习目标4.知道怎样才算一片完整的叶,能够描述叶的特点,比较不同的叶和叶柄。5.能够进行从整体到个别的顺序进行观察,并且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6.能够描述树叶的特点,学习并且拓印树叶。7.具有小组合作,独立探究的能力。学会倾听。导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学生主要学习 活 动(自主、合作、探究)设计:1、观察带叶的树枝,数一数有几张叶片,寻找叶与枝的连接,讨论叶的组成,知道怎样才算是一片完整的叶。2、分组观察讨论不同的叶片,说说树叶的不同点。3 观察比较叶柄的不同。4、分组交流讨论描述的方法,并且学习着描述,注意学会倾听。5、学习拓印的方法,并且进行树叶拓印。板书设计:(根据学生的介绍描述随堂板书)课程资源:4 .各种各样的叶子;5 .各种常见叶形的图片(或叶的标本);6 .有关叶的知识的课外资料”练习与延伸设计:3 .收集不同叶脉、叶缘和叶柄的树叶。4 .课外制作一本树叶拓印集。5 .了解一些植物的叶及拓印的知识。课后反思目标达成情况经验与体会课题:寻访小动物第 课 时(总 第 课 时)学材分析本课主要让学生进行实地的调查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让学生亲身经历对小动物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动手操作,进行观察比较,从而培养学生实验、比较能力及仔细观察、亲身感受、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通过对植物的学习对如何进行观察已有一定认识,自己也能准备一些实验材料,而且学生喜欢动手,好奇心和好动心比较强,因此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亲身经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学习目标1、参加实地调查活动,培养观察、调查记录等能力。2、学生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亲身感受,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导学方法实地观察,小组交流合作教学流程1引入课题1-回忆附近能观察到哪些小动物讨论观察和调查的方法实地调查活动小组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学生主要学习活动(自主、合作、探究)设计实地调查活动1、活动准备(1)师课前在校园里找一块可供学生进行寻访调查活动的场地。(2)学生猜猜或回忆可能会观察到什么小动物(3)全班交流观察调查的方法及注意事项2、实地活动(1)分小组进行活动,小组长作好观察记录(2)师,各小组稍加一些方法指导(3)回班进行交流观察发现板书设计寻访小动物课程资源活动场地、各种小动物卡片、观察工具:放大镜等练习与延伸设计在1周左右的时间里交一份寻访小动物活动调查记录。目标达成情况:课 后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反思经验与体会:课题:蜗 牛(一)第1课 时(总 第 课 时)学材分析本课主要的内容有“蜗牛身体的观察”、“蜗牛壳的观察”、“蜗牛吃食物的观察”,让学生掌握一些观察方法,包括可用放大镜辅助观察,最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如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等。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蜗牛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的学生在平时就已经玩过蜗牛,对蜗牛并不感到陌生,但仅仅停留在玩,没有深入下去。学习目标1、了解蜗牛身体和壳的一些特征,知道蜗牛是怎样吃东西的。2、在课堂探究活动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活动过程,能对蜗牛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3、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并且在观察活动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教学重点:采用比较合理的方法,验证蜗牛选择怎样的食物。教学难点:对平常容易忽略的蜗牛壳进行观察,发现其中隐藏的知识。导学方法自主选择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流程蜗牛身体的观察谜语导人自 主 选 择 一 蜗 牛 壳 的 观 察 交流小结蜗牛吃食物的观察学生主要学习活动(自主、合作、探究)设计蜗牛吃食物的观察:(一)、回忆猜测:1、你以前看到过蜗牛吃东西吗?你认为蜗牛喜欢吃哪些东西?2、学生自由交流。(二)、观察活动一“蜗牛选择什么样的食物”:1、讨论注意事项:要观察蜗牛喜欢吃什么东西,我们可以怎样做,需要注意什么?(参考:在蜗牛的周围放一些食物,千万不要打搅蜗牛,看看它朝什么方向爬,去吃什么食物。)课题:蜗 牛(二)2、教师提供各种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进行观察,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三)、观察活动二“蜗牛怎样吃食物”:1、给蜗牛提供喜爱吃的食物,如菜叶、黄瓜等,观察蜗牛的齿舌。2、学生交流,描述自己观察中的发现。板书设计蜗牛ana蜗牛身体的观察 蜗牛壳的观察蜗牛吃食物的观察课程资源1、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放大镜、记录纸和笔等。2、供蜗牛选择的食物,如切成小块的黄瓜、苹果、菜叶、面包或馒头;某些带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如洋葱、大蒜等。3、具有螺线结构的物体或物体的图片,如海螺壳、盘状的蚊香、旋涡、牵牛花的缠绕茎、葡萄的攀缘茎触须等。4、准备几个开拓新的观察内容的关于蜗牛壳的问题。练习与延伸设计1、新课堂学习与评价第15面的“观察活动”。2、观察蜗牛的运动,看看能发现什么。课后反思目标达成情况:经验与体会:第2课 时(总 第 课 时)学材分析本课主要内容是“蜗牛的运动”,着重指导学生观察运动中的发现和后续的蜗牛竞赛活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蜗牛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的学生在平时就已经玩过蜗牛,对蜗牛并不感到陌生,但仅仅停留在玩,没有深入下去。学习目标1、知道蜗牛是用腹足作波浪形前进的,在爬行过程中有粘液留下的痕迹。2、会用各种工具来对蜗牛的运动进行观察,并有自己的发现。3、会用科学的方法使蜗牛进行公平的赛跑。4、懂得蜗牛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爱护小动物。教学重点:对细节的观察,在观察中不断有新的发现,能进行科学的描述。教学难点:比赛设计和比赛规则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导学方法合作学习法,引导探究法教学流程课前交流乐曲引入运动的观察蜗牛赛跑课外延伸学生主要学习活动(自主、合作、探究)设计运动的观察:(二)、提出问题:1、问:爬是蜗牛运动最基本的方式,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蜗牛的爬。关于这个爬字你想研究些什么东西?2、学生自由讨论,提出普遍想知道的问题(用什么爬?怎么爬?)(二)、制订方案:1、思考:要想解决前面的问题,该怎么办?我准备怎样利用手头的材料进行观察?2、小组合作,制订比较完整的方案。(三)、观察实验:学生观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四)、汇报交流:主要交流问题有:1、我们刚才观察到蜗牛是用什么爬的?2、在观察蜗牛的运动中我还有什么发现?(五)、深入探究:1、启发:刚才,我们观察蜗牛都是放在玻璃片上,那么还能不能在别的地方爬呢?2、学生观察蜗牛在树枝上和毛线上的爬行动作,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东西让它爬,观察它们的动作,用悦耳的音乐来控制时间。3、分小组观察,教师型号指导。4、描述自己观察中的发现。(粘液)板书设计牛的运动”百宝屋第一组发现第二组发现第三组发现第四组发现第五组发现第六组发现第七组发现第八组发现第九组发现第十组发现课程资源放大镜、玻璃片、蜗牛、毛线、树枝、记录纸、直尺等练习与延伸设计1、新课堂学习与评价第16面的“自主活动”2、继续观察蜗牛,观察它的生活习性。课后反思目标达成情况:经验与体会:课题:蜗牛和蝗虫第1课 时(总 第 课 时)学材分析本课是动物单元第四课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比较的方法来观察蝗虫和蜗牛的特征,第二部分观察蝗虫和蜗牛的大小,是本课重点。第三部分动物大小的观察和描述,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进行比较概括,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对蜗牛已有一定的了解,已有一定的观察比较的方法,会对一些物体(树)进行大小描述。学习目标1、通过比较观察,了解蜗牛、蝗虫的一些特征。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描述物体大小的能力。3、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导学方法观察、比较、讨论交流教学流程观察蝗虫今比较蜗牛和蝗虫的身体今比较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今观察蝗虫的大小今观察蜗牛的大小今动物大小的观察和描述学生主要学习活动(自主、合作、探究)设计蝗虫和蜗牛大小的观察和描述:1、观察蝗虫的大小:(1)比较两只蝗虫的大小(2)观察描述一只较大的蝗虫和一只较小的蝗虫(3)测量蝗虫的身体长度、展翅长度2、观察蜗牛的大小(1)测量蜗牛的身体长度(2)寻找比较蜗牛大小的方法(3)比较测量蜗牛壳的大小板书设计相同不同蜗牛蝗虫课程资源蝗虫、蜗牛、放大镜、尺、记录纸、各种动物图片练习与延伸设计送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进行观察与描述课后反思目标达成情况:经验与体会:课 题 蚂 蚁 第 5 课 时(总第_课时)学材分析本课包括“解决观察蚂蚁时碰到的问题”、“比较蚂蚁、蜗牛、蝗虫的身体特点”和“猜一猜,试一试”三部分内容。其 中“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比较蚂蚁、蜗牛、蝗虫的身体特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