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师“三基”考试题库—眼科

举报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总分110,考试时间600分钟)名词解释1.眼前段2.眼后段3.屈光介质4.视路5.瞳孔光反射6.瞳孔近反射7.球旁注射8.血-眼屏障9.传导阻滞麻醉10.中心暗点11.旁中心暗点12.弓形暗点13.黄斑回避14.睑腺炎15.外睑腺炎16.内睑腺炎17.险缘炎18.瘢痕性睑内翻19.睑外翻20.睑裂闭合不全21.上睑下垂22.Horner综合征23.Bell 现象24.泪器病25.泪溢26.急性泪囊炎27.慢性泪囊炎28.眼表29.眼表疾病30.干眼症31.巨大乳头32.留肉33.睑裂斑34.Bitot 斑35.Bowen 病36.巩膜葡萄肿37.KP38.虹膜前粘连39.虹膜后粘连40.交感性眼炎41.先天性白内障42.外伤性白内障43.Vossius 环44.并发性白内障45.后发性白内障46.Elschnig 珍珠障47.Marfan综合征48.Marchesani 综合征49.视野50.OCT51.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Marcus-Gunn瞳孔)52.青-睫综合征53.房角后退54.玻璃体液化55.玻璃体后脱离56.Weiss 环57.飞蚊症58.硬性渗出59.棉绒斑60.视网膜脱离61.ArgyIl-Robertson 瞳孔62.Adie 瞳 孑 L63.正视眼64.近视65.远视66.散光67.屈光参差68.复视69.A 征70.V 征71.炎性假瘤72.眼眶蜂窝织炎73.眼外伤74.贯通伤75.虹膜根部离断76.前房积血77.房角后退78.视网膜震荡79.感染性眼内炎80.外伤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81.眼铁质沉着症82.眼化学伤83.电光性眼炎84.化学性结膜角膜炎85.视网膜挫伤86.Gunn 征87.急进型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88.虹膜新生血管89.绿色瘤90.K-F 环91.白塞氏综合征92.微动脉瘤93.盲94.低视力95.视力96.瞬目麻醉97.粘弹性手术98.结膜下药物注射99.水分离和水分层100.IOL 偏心101.瞳孔夹持102.日落综合征103.日升综合征104.汽车刮雨器综合征105.间歇性接触综合征106.葡萄膜炎-青光眼-前房出血(UGH)综合征107.矛盾性复视108.融合无力性复视109.眼内灌注液110.眼内充填物1.晶状体后囊膜前的眼球部分。2.晶状体后囊膜后的眼球部分。3.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4.包括视觉信息、视网膜光感受器、大脑枕叶皮质、视中枢、传导径路。5.暗室内、经光照后,瞳孔会迅速缩小。6.视近物时,双侧瞳孔缩小、辐辕、调节同时发生。7.指将药液直接注入球结膜下、球筋膜下或眼球后。8.由虹膜、睫状体和视网膜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层、睫状体无色素上皮层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等组成,这些组织的细胞间紧密联合。9.将药液注射于神经干周围或神经干内,麻醉该神经支配的区域。10.位于中央注视区的相对或绝对暗点,同时伴有中心视力的减退。11.位于中心视野5°25°的 Bjerrum区内相对暗点或绝对性暗点,向生理盲点上方或下方延伸。1 2 .位于注视点上或下,与生理盲点相连,并向周边呈弧形扩展。1 3 .偏盲避开中央注视区,在中央保留一小部分视野。1 4 .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称为睑腺炎。1 5 .睫毛毛囊周围皮脂腺(Z e i s 腺)或汗腺(Mo l l 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称为外睑腺炎。1 6 .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称为内睑腺炎。1 7 .睑缘表面、睫毛毛囊及其腺体组织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称为睑缘炎。1 8 .瘢痕性睑内翻:因睑结膜与睑板瘢痕性收缩导致睑缘内卷,部分或全部睫毛倒向眼球的一种位置异常,称为瘢痕性睑内翻。1 9 .睑缘离开眼球,向外翻转的一种眼睑位置异常,称为睑外翻。2 0 .睡眠或闭眼时上下眼睑不能完全闭合,致使眼球部分暴露者。2 1 .板 肌(M 5 2;l l e r 肌)的功能不全或丧失而导致上睑部分或全部下垂的异常状态,称为上睑下垂。2 2 .H o r n e r 综合征:因手术、外伤、甲状腺疾病等使颈交感神经麻痹的一组症候群,表现为瞳孔缩小、眼球内陷、患侧下嗡位置较健侧高和患侧面部无汗、皮肤潮红、温度升高等症状,称之为H o r n e r 综合征。2 3 .睡眠时眼球上转,角膜被上睑覆盖的现象称为B e l l 现象。2 4 .泪液分泌系统或导流系统的病变包括先天异常、炎症、变性和肿瘤,统称为泪器病。2 5 .因泪道排出受阻而导致泪液流出于结膜囊之外被称为泪溢。2 6 .泪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称为急性泪囊炎。2 7 .各种原因(如鼻黏膜炎症蔓延、泪囊肿物、异物、外伤等)造成的泪囊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称为慢性泪囊炎。2 8 .包括上下睑缘间的整个黏膜上皮衬里。从组织学上讲,这一上皮层覆盖了两个主要的区域,即角膜和结膜。眼表面包括角膜上皮、结膜上皮和泪膜三个部分。2 9 .因各种维护眼表健康的因素发生变化后导致的角结膜上皮和(或)泪膜的病变统称为眼表疾病。3 0 .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或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导致眼表组织病变为特征的一大类疾病的总称。3 1 .乳头的直径大于1 m m.3 2 .球结膜充血、肥厚,以后发展成三角形的纤维血管组织。它可分为头(三角形尖端)、颈(角膜缘部)和体部(球结膜上)。3 3 .睑裂部位接近角膜缘处的球结膜出现三角形略隆起的斑块,三角形基底朝向角膜。3 4 .内外侧球结膜上可见到典型的基底向角膜缘的三角形泡沫状上皮角化斑,见于维生素A 缺乏所致的角膜软化症。3 5 .角膜肿瘤中的原位癌。3 6 .各种原因引起的巩膜变薄,在眼内压的作用下,向外扩张膨出,并显露葡萄膜颜色而呈蓝黑色。分为前葡萄肿、后葡萄肿。3 7 .角膜后沉着物,按形状分为尘状、羊脂状等,多见于前葡萄膜炎。3 8 .虹膜与角膜后表面的黏附。3 9 .虹膜与晶状体前表面的纤维蛋白渗出机化黏附在一起。4 0 .发生于一眼穿通伤或内眼术后引发的双侧肉芽肿性葡萄膜炎。受伤眼被称为诱发眼,另一眼则为交感眼。4 1 .儿童出生时或出生后第一年内发生的晶状体部分或全部混浊,称为先天性白内障。4 2 .由眼球钝挫伤、穿通伤、爆炸伤和电击伤等引起的晶状体混浊称为外伤性白内障。4 3 .因虹膜受钝伤时,瞳孔缘色素脱失,沉积于晶状体前囊表面,呈环形,与瞳孔位置相对应,称为V o s s i u s 环。44.由于眼部炎症或退行性病变,使晶状体发生营养障碍或代谢紊乱,导致的晶状体混浊,称为并发性白内障。45.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或外伤性白内障部分皮质吸收后所形成的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称为后发性白内障。46.是后发性白内障的一种类型,因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聚集成簇,形成透明的珍珠样小体。47.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除了眼部异常如晶状体脱位、虹膜色素层缺如、瞳孔开大肌局部缺如、前房角异常、脉络膜和黄斑缺损外,全身还表现为手足四肢骨细长、脊柱侧弯、鸡胸,35%的患者有心血管系统异常。48.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表现为体矮、肢 指(趾)粗短;晶状体小并呈球形,常向鼻下方脱位,多伴有屈光性高度近视。其他眼部异常有上睑下垂、小角膜、白内障、青光眼、眼球震颤等。49.眼球向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是中央视力以外的周围视力。50.光学相干断层扫描。51.检查者轮流遮盖受检者一侧眼睛,数秒后观察未遮盖眼瞳孔大小,比较两侧瞳孔的变化。正常人瞳孔大小相等,如果两侧瞳孔大小不等,则瞳孔大的一侧为病变侧。52.好发于中年男性,发作性眼压升高,患眼可见较大的半透明角膜后沉着物(羊脂状KP),前房深,房角开放,房水无明显混浊,不引起瞳孔后粘连。53.由于眼前段钝伤后在外力的作用下,睫状体的环行肌和纵行肌发生破裂,从而使前房角加宽变深,形成外伤性房角后退。54.玻璃体内透明质酸大分子降解,胶原纤维支架塌陷浓缩,水分析出,凝胶变性而为液体。55.玻璃体后皮质从视网膜内表面分离。56.在出现PVD后,由于玻璃体与视盘边缘有紧密的粘连,分离后在视网膜前出现一个如视盘大小的环形混浊物。它的存在是PVD的确切体征。57.是指眼前有飘动的小黑影,还可能有闪光感。玻璃体液化和PVD是其主要病因。58.因视网膜毛细血管的病变、慢性水肿渗出、液体逐渐吸收后,在视网膜外丛状层遗留下的脂质沉着。59.是视网膜内形态不一、边界不清的灰白色棉花或绒毛状斑块,是毛细血管前小动脉阻塞后,神经纤维层的微小梗死,轴浆运输阻断而形成。60.各种原因造成的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和色素上皮层的分离。61.即孤立性光反射麻痹。典型A-R瞳孔的特点为:瞳孔缩小、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消失,调节及辐棒发射存在,瞳孔不圆,有限局性虹膜萎缩。本病见于神经梅毒。62.肌强直性瞳孔。本病多为单侧瞳孔开大,对光反射微弱、缓慢甚至消失,辐棱反射及调节反射均极缓慢。20 40岁女性最多见,单侧多见。63.一眼在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进入眼球后聚焦在视网膜上,该眼称为正视眼。64.调节放松时,无穷远处平行光线经眼球后聚焦在视网膜前。65.调节放松时,无穷远处平行光线经眼球后聚焦在视网膜后。66.眼球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同,形成两个焦点和最小弥散斑。67.双眼屈光不正差异大于等于2.5 D。68.是由于同一物体的影像落在两眼视网膜非对应点上所致。69.向上方25°注视与下方25°注视时的斜视度相差10°。70.向上方25°注视与下方25°注视时的斜视度相差215°。71.系原发于眼眶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改变,临床症状类似肿瘤,组织学表现属于特发性炎症。72.是眶隔后眶内软组织的急性感染,也是儿童眼球突出的最常见病因。不仅会严重影响视力,而且可引起颅内并发症或败血症而危及生命。73.眼球或其附属器官因受外来的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伤害,发生各种病理性改变而损害其正常功能者。74.锐器造成眼球壁有入口和出口的损伤。75.虹膜根部有半月形缺损,瞳孔呈“D”字形,可出现单眼复视。76.因外伤使前房出现血液存留。前房积血分为三级:积血量不到前房容积的1/3,血平面位于瞳孔下缘之下者为I级;积血量占据前房容积的1 /2,血平面超过瞳孔下缘者为H级;积血量超过前房容积的1 /2,甚至充满整个前房者为HI级。77.由于环状肌及放射状肌纤维与纵行肌的纤维分离,纵行肌仍附着于巩膜突上,环状肌、放射状肌纤维及虹膜根部均挛缩后退,前房角变宽,周边前房加深。78.在挫伤后,后极部出现的一过性视网膜水肿,视网膜变白,视力下降。79.由细菌或其他致病微生物引起。常发生于伤后1 3天。伤眼疼痛和刺激症状明显,并有剧烈头痛。视力严重下降,直至无光感。球结膜明显水肿、充血,角膜混浊,房水混浊或前房积脓,玻璃体内有雪球样混浊或有脓肿形成。80.玻璃体纤维组织增生牵拉视网膜所致,可适时进行玻璃体切割术,以便挽救视力。81.铁质异物存留数日至数月会产生铁沉着症,由异物周围扩散和传播到眼内各组织,呈现棕黄色的细微颗粒样沉着。82.是以酸、碱为主的化学物质所致的眼部损伤。其灼伤的程度与化学物质的种类、浓度、剂量、作用方式、接触时间、接触面积、化学物质的温度、压力等有关。83.电焊、雪地及水面反光都可引起眼部紫外线损伤,因此称为电光性眼炎或雪盲。84.主要为化学烟雾、气体、粉尘刺激所引起。眼部有明显刺激症状,如眼痛、灼热感、异物感、流泪、眼睑痉挛。检查可发现结膜充血,角膜上皮有损伤,但无角膜实质层损伤。视力一般不受影响,预后良好。85.钝挫伤后可发生重度的视网膜乳白色混浊,同时伴有眼底出血,水肿范围也较大,中心视力明显下降。伤 后1 2周视网膜水肿吸收后,在损伤区出现永久性组织损伤,中心视力不能恢复。病变是不可逆的。86.慢 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硬化,动脉普遍和局限性变窄,反光增强,呈铜丝或银丝状动静脉交叉处静脉被压呈梭形。87.多见于40岁以下青年。最主要的改变为视盘水肿和视网膜水肿,同时可见视网膜火焰状出血、棉绒斑、硬性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