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案全册教案

举报
资源描述
语文第十二册备课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和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2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挂图,结合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在今后学习中进行实践,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准备:1 投影片2 搜集有关中山陵、莫高窟、圆明园、故宫、漓江、黄山等名胜古迹的资料。3 课前出好一期黑板报。4 准备一次演讲(限定2 分钟)参考话题(1)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2)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3)要有正确的读写姿势。5 课前参观校(或乡镇)的有线电视台,采访节目制作的有关情况。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出示明代画家董其昌的一幅绘画作品(如 黄山雪霁图、秋兴八景图等),说说看了图的感受。讲述:这是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的画,怎样才能画好画呢?他说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板书)。其实不光是学画,这种方法对我们学习语文也很有益处。那么,“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什么意思呢?学习语文为什么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应该怎样通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途径来学习语文知识呢?学习了这 课我们就明白了。二指导看图,学习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1 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指导观察第一页的三幅图。(1)观察第一幅图。(2)讲述;图上画的天文台,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参观的是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我国远在五六千年以前就创造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测天仪器浑天仪,并取得了辉煌的天文学成就。看到这些古代天文仪器,会想到什么?指名说。小结:同学们说得对,我们都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到骄傲的。(3)观察第二幅图过渡:在参观了古天文仪器后,老师又带领同学们去了天文展览馆,他们看到了什么呢?说说展览馆墙上的照片上有些什么内容。指名说小结:同学们要从小爱科学,努力学习,长大后去探索宇宙的奥秘。(4)观察第四幅图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指名说小结:老师带领学生欣赏碑刻,碑刻就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或者图画,这些文字或图画大多出自著名画家之手,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图上的同学们看到这块碑刻,会怎样想,怎么说?指名说同学们在书法课或外出旅游时,欣赏过哪些碑刻?在欣赏过程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讨论交流2 指导观察第23页通版插图。(1)逐幅图观察第一行的四幅图。观察第2 页最上面的两幅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们游览了漓江和黄山之后会有什么感受?分组讨论。指名说。观察第3 页最上面的图。分别说说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同学们参观了植物园会有什么收获?与丹顶鹤一起嬉戏会有什么样的乐趣?指名说。(2)观察大海图。a.说说图上海面是什么样的景象。b.小结: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很长,站在海边,眺望大海,能让人领略到“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和“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光灿烂,若出其里”的壮美景象(投影映示,教师简要释义,学生朗读)。c.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包括生活积累),结合自己所读的关于大海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见到辽阔大海后的感受。指名说。观察右边的两幅图a 说说图上同学在干什么,中山陵和莫高窟在什么地方,同学们游览这些名胜后会说什么。指名说b 让学生结合造假课前收集的关于中山陵和莫高窟的资料,介绍一下这两处名胜。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听了介绍,你有什么感受,获得了什么知识?指名说(3)观察第三行插图观察左边一幅图a 说说图上是哪儿,在什么地方。b 说说圆明园美在哪里,它又是怎样被破坏的。请同学介绍c 听了同学介绍有什么感想?指名说观察右边一幅图a 说好所图上是哪儿,在什么地方?b 故宫规模宏大,建筑技术高超,同学们课前已经查阅了资料,知道得一定比老师多,谁愿意老介绍?指名说评点C听了同学们介绍你懂得了什么?指名说评点(4)小结: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也学到了不少知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同学们有机会去这些地方走走看看,一定会学到很多知识。(5)你们的家长曾到过哪些地方,游览过什么名胜、什么景点,有什么感受?指名说三、总结1 通过观察插图,你知道了什么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吗?2 谈谈准备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讨论交流3 小结: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不仅可以从书本上获得,从课本上获得,还可以走出课堂,走出课本,走向社会,大自然中获取。大千世界万事万物,自然界的各色景观处处有学问,处处有语文。在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学会读社会和自然这样的大书,这就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图中的这些同学,他们走出课堂,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在这个过程中也增长了语文知识,收获很大。当然,“行万里路”并不一定要有“万里”之遥,同学们可以从身边开始,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运用语文,读好社会和自然这本大书。同时还可以结合日记,记下自己的观察所得,这对于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很有帮助。四作业1 阅读徐霞客的故事,学习他“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精神,加深对“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体会。2 深入大自然和社会,写观察日记。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通 过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中“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和上一课“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学习,你知道了应该怎样学好语文吗?2、教师谈话:学习语文的渠道多种多样,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实践的重要。我们要在生活实践中学会运用语文这个工具,不仅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更要在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板书课题)二、指导看图,教学生学会运用语文1、观察第4、5 页第一行的两幅图。(1)教师边指图边讲述:图上是一所学校的闭路电视系统,左边是控制室,里面的几位同学通过屏幕,既可以知道全校的情况,也可以把信号传到预定的地方,右边是学校电视台的播音室,通过摄像机和专门的路线可以把声音传导控制室,山控制室根据需要加以处理。(2)图上的几位同学是怎样工作的?指名说。教师给予提示和补充。(3)课前同学们参观访问了校(或乡镇)有线视台,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制作节目的?指名说。(4)小结。2、观察第二行插图。(1)左边一幅图。1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写字的同学是用什么姿势写字的?他们是怎样握笔的,字写得怎样?别的同学表情怎样?同桌讨论、交流。2、小结。3、请班上毛笔字写得好的一两名同学作书法表演(字不宜多),并表扬认真写字的同学。(2)右边一幅图。1、说说图上画的是一次什么活动,参赛的同学什么样,神态怎样?指名说。2、我们在第十一册已经学习过演讲,老师也请大家课前作了准备,哪位同学愿意到前面来演讲?请两位同学作演讲表演,同学予以简短评价。3、观察第三行插图。(1)左边一幅图。1、图上的同学正在开展什么活动,大家分别在干什么?指名说。2、讨论:古诗文课外活动的形式很多,如集体或单独朗诵、配乐朗诵、背诵、抽签朗诵或背某一诗文,突出某一主题的朗诵,比如背有关写月亮的诗句,指定某一作品的朗诵、背诵,比如背李白的诗句等。3、抽签背诵古诗文。教师评价。(2)右边一幅图。1、说说图上有谁,在干什么,他们办的黑板报质量怎样。指名说。2、我们班这期的黑板报出得也非常好,栏目丰富,插图精美,书写完整。我们请木期的作者和编辑分别来介绍一下他们是怎样选择内容、写好稿件、确定栏目、设计插图的。指名介绍。同学评价。3、同学们对出好黑板报还有什么建议?指名说。教师评价。4、观察第4 页左上角的图。(1)说说图上有谁,在干什么,小报的质量怎么样。指名说。(2)展览各组课前出的小报,说说质量怎样,然后请几位编者或作者谈谈是怎样编这期报纸的。指名说。5、观察第5 页 6 右下脚的插图。(1)讲述:这是一个学校的学生正在表演课本剧 母亲的恩情,图中两个同学分别扮演孟郊利他的母亲。(2)图上同学表演得怎样?指名说。(3)同学们学过不少课文,也演过课本剧,请参加过演出活动的同学谈谈演出的要求和体会。(4)小结。三、总结1、交流同学们在课前搜集的在实践中应用语文的例子。2、小结。四、作业1、分组编辑出版小报。2、练习排演课本剧。3、多参加语文课外活动。五、联系前面学过的有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 十 一),说说自己在这方面的收获。长江之歌、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二、教材说明: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 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全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玩味,尤其是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三、教学时间:两课时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 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3、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请同学们自由说说看。4、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 采 依 恋 荡 涤 尘 埃 磅 礴 灌 溉2、检查处学效果。(1)出示词语:乳 汁 哺 育 挽 起 荡 涤 尘 埃 灌 溉 奔 去 各 奔 东 西(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荡涤:洗涤。尘埃:尘土。磅礴:气势盛大。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三、指导写字。I、出示生字:乳汁哺挽涤埃灌溉2、指导写字:乳:左右基本等宽。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一些。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词。二、指名朗读课文。三、精读训练。1、观看系列片 话说长江片断,听 长江之歌。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一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人母亲的情怀。引读。3、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4、交流:(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5、精读第1 节:(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2)交流。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第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3)默读第1 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4)交流: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指导朗读:这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