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博野镇第一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北省保定市博野镇第一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 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 参考答案: A 2. 下列对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阳光、热能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 消费者的存在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生产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D.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参考答案: C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阳光、热能不属于态系统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D错误;消费者的存在丰富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生产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错误。 3. .DNA分子的解旋发生在 A.转录过程中                                B.复制和转录过程中 C.翻译过程中                                D.复制和翻译过程中 参考答案: B 4. 医生给低血糖休克病人在静脉内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    (     )    (A)供给全面的营养                   (B)供给能量    (C)维持细胞渗透压                   (D)供给水分 参考答案: B 5.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参考答案: D 【考点】G5: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分析】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 (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可以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以来源于生物,A错误; B、植物不仅能感受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也能感受物理信息,B错误;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以是双向的,C错误;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掌握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 黄曲霉毒素能导致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这一结果将直接导致人的胰岛β细胞中 A.蛋白质不能合成                B.胰岛素的合成受到影响 C.细胞膜被破坏                  D.细胞内大量酶的合成受到影响 参考答案: B 7. 活细胞中,与酶的合成和分泌直接有关的是                              A.核糖体与高尔基体   B.中心体与高尔基体 C.内质网与核糖体 D. 高尔基体与液泡 参考答案: A 8. 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如图表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0~a年,种群的增长率为0 B.a~b年,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种群的增长率为负值 C.b~c年,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种群呈“S”型增长 D.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 参考答案: C 【考点】F4: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据图分析:0~a年,λ值等于1,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a~b年,λ值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b~c年,λ值小于1时,种群数量减少,λ值大于1时,种群数量增加,种群数量先减少后增加.c~d年,λ值等于2,种群数量增加,呈“J”型增长. 【解答】解:A、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为:nt=n0λt(n0: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时间;nt:t年后种群数量;λ:增长的倍数.),那么0~a年,λ值为1,所以种群数量不变,种群的增长率为0,A正确; B、a~b年,λ值小于1,所以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种群的增长率为负值,B正确; C、b~c年,λ值小于1时,种群数量减少,λ值大于1时,种群数量增加,种群不呈“S”型增长,C错误; D、c~d年,λ值等于2,种群数量增加,呈“J”型增长,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种群数量变化的有关知识,大多数试题都从种群的增长曲线来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而本题的创新点在于从λ值入手,突破思维定式,当λ=1,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当λ>1,种群数量增加;当λ<1,种群数量减少. 9. 下列哪项说明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A.植物的向光性                            B.顶端优势   C.将植物平放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D.除草剂能除掉田间的双子叶植物 参考答案: C 10. 糖类和蛋白质共有的组成元素是 A.  C、H、S       B.  C、N、O          C.  C、H、S          D.C、O、H 参考答案: D 11.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 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主要是因为细菌繁殖快、遗传物质少 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参考答案: C 12. 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A. 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 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 体液大量损失 D. 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人体的防卫功能有三道防线:皮肤和粘膜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是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前两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解: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容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是由于皮肤大量损伤,第一道防线功能丧失严重造成的. A、皮肤的防卫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 B、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容易发生感染不是特异性免疫功能减弱造成的,B错误; C、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容易发生感染与体液流失无关,C错误; D、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容易发生感染不是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D错误. 故选:A.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3. 甲、乙二人长期在核电站工作,经体检发现甲患有一种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乙患有一种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甲、乙二人的近亲中均未发现该种遗传病,甲、乙二人均向法院提出诉讼:因核泄漏导致基因突变而患有遗传病,要求给予赔偿。他们胜诉的可能性是     A.均胜诉            B.甲不能胜诉,乙能胜诉     C.甲能胜诉,乙不一定胜诉    D.甲、乙均不能胜诉 参考答案: C 14. 细胞中蛋白质的主要作用是                                     (    ) ①构成染色体       ②构成“膜结构”       ③主要的能源      ④组成多种酶 ⑤组成各种激素    ⑥调节细胞代谢    ⑦组成维生素       ⑧储存能源 A.①③⑤⑦        B.②④⑤⑧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⑥ 参考答案: D 15. 用肠液、胰液处理果蝇唾液腺的巨大染色体,得到连续的极细长的纤丝,此纤丝可能是 A.多肽链    B.染色质丝  C.染色单体 D.DNA分子 参考答案: D 16. 能有效地打破物种的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培育新的农作物优良品种的生物技术是 (        ) A.基因工程技术     B.诱变育种技术    C.杂交育种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参考答案: A 17. 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突触小泡的形成过程             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C.免疫细胞产生免疫活性物质       D.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参考答案: D 18. 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 B. 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 C.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D. 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 参考答案: B 【详解】 据题意可知,该植株基因突变之后当代性状就改变了,由此推出该基因突变属于显性突变,该植株为杂合子,A错误;该植株为杂合子自交后产生的后代中有1/4的变异纯合子,B正确;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是两种不同的变异,其中基因突变不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也不可以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来判断基因突变的位置,C错误;D项中仅进行花药离体培养而没有诱导染色体加倍,故得到的仅仅是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D错误。 19. 真核多细胞动物体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是由于(   ) A.在生物体发育的不同时期,某些细胞内的基因发生了改变; B.在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内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 C.基因的表达有选择性;    D.不同的细胞内,基因不完全相同 参考答案: C 20. 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依据是 A. 年龄组成    B. 出生率和死亡率 C. 种群密度    D. 性别比例 参考答案: A 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A项正确;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数量变化,B项错误;种群密度反应种群数量的大小,不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C项错误;性别比例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但不能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D项错误。 【点睛】 本题的知识点是种群的特征及种群特征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对于种群特征之间关系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21. A.2n/3             B.3n/8               C.n/2              D.n/4 参考答案: B 22. 经研究发现,从孕妇的羊水中提取的干细胞在实验室培养后形成了骨骼、血管、肌肉、神经以及肝脏等多种人体器官组织.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此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神经细胞的分化程度比干细胞的分化程度低 C.提取的干细胞与其形成的肌肉细胞染色体组成不同 D.经培养后形成的多种人体组织细胞中mRNA存在差异 参考答案: D A、肝脏干细胞分化成肝脏细胞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而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有发育成个体的潜能,A错误 B、胚胎干细胞分化程度低,有细胞周期,而神经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B错误; C、干细胞经过细胞分化形成肌肉细胞,细胞分化遗传物质不变,故从羊水中提取的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