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新安江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新安江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由丙氨酸、脂肪、葡萄糖三种物质组成中共有的元素是 A.  C、H、O     B.  C、H、O、N      C.  N、P、S      D.  C、N、S 参考答案: A 2.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右下图所示(a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b为抗四环素基因),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请根据表中提供细菌的生长情况,推测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正确的一组是(     )   A.①是c,②是b,③是a             B.①是a和b,②是a ,③是b   C.①是a和b,②是b,③是a         D.①是c,②是a,③是b 参考答案: A 3. 酵母菌、乳酸菌、蓝细菌都是单细胞的微生物,其共同点是 A.细胞都有细胞壁             B.细胞中都含有线粒体 C.都是异养生物               D.细胞呼吸都能产生CO2     参考答案: A 4.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在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    ) A.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B.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 C.要分离DNA和蛋白质 D.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  参考答案: A 5.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工程中,融合叶肉细胞时,应先去掉细胞膜,制备原生质体 B.取单个动物细胞进行培养,获得细胞群的方法属于克隆培养法 C.植物细胞工程中,叶肉细胞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 D.对某一胚胎的干细胞核移植,产生的动物中雄性和雌性的概率各占1/2 参考答案: B 6. 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将酵母菌放在含有培养液的密闭锥形瓶中,测得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1倍,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   )      A.1:6 B.1:3 C.1:2 D.1:1 参考答案: B 7.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以归纳为:①②③―→④。对此叙述有错误的是(  ) A.②―→③的再分化过程中,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浓度比低时,有利于根的生长 B.植物组织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C.③―→④过程指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 D.②包裹上人造种皮可获得人工种子 参考答案: D 8. 下列不属于基因突变特点的是   A.普遍存在的     B.频率是很高的    C.随机发生的        D.不定向的 参考答案: B 9. 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 A.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 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人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 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 参考答案: B 10. 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A1—深紫色、A2—中紫色、A3—浅紫色、A4—很浅紫色(近于白色)。其显隐性关系是:A1>A2>A3>A4(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若有浅紫色企鹅(A3A4)与深紫色企鹅交配,则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可能是(    ) A. 1深紫色∶1中紫色 B. 2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 C. 1中紫色∶1浅紫色 D. 1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 参考答案: A 深紫色企鹅的基因型为:A1A1、A1A2、A1A3、A1A4,所以浅紫色企鹅(A3A4)与深紫色企鹅(A1A-)交配,有以下四种情况:浅紫色企鹅(A3A4)与深紫色企鹅(A1A1)交配,后代小企鹅均为深紫色;浅紫色企鹅(A3A4)与深紫色企鹅(A1A2)交配,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为:1深紫色:1中紫色;浅紫色企鹅(A3A4)与深紫色企鹅(A1A3)交配,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为:1深紫色:1浅紫色;浅紫色企鹅(A3A4)与深紫色企鹅(A1A4)交配,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为:2深紫色:1中紫色:1很浅紫色.A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11.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B.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  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 参考答案: C 12. 下列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A.人的表皮细胞 B.普通小麦单倍体的体细胞     C.果蝇的体细胞 D.玉米单倍体的体细胞 参考答案: D 13. 下图为从蛙后肢上分离的坐骨神经的示意图,若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的刺激,则 (   ) A.ab(膜外侧)之间会产生电流,方向为a→b B.相应的膜内侧电流方向为b→a     C.电流计指针会发生两次相同方向的偏转 D.兴奋在整个神经纤维中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参考答案: D 略 14. 下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突升至40℃,在B时刻,室内温度又降至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 B.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 体不散热 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 D.在BC段时间内,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参考答案: D 15. 右图是红色面包霉(一种真菌)通过一系列酶将原料合成它所需要的氨基酸。据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若基因A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入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 B.若基因B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入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 C.若基因B不存在,则瓜氨酸仍可由鸟氨酸合成 D.基因C不能控制酶C的合成 参考答案: A 16. 细胞膜能完成各种生理功能的极为重要的结构特点是 A.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 B.两侧膜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 C.球蛋白分子覆盖或镶嵌于脂双层之间D.膜物质分子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 参考答案: D 17. 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C.生物经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D.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 参考答案: A 18. 右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是从①处释放的 B.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 C.兴奋可以在①和③之间双向传递 D.由①、②、③构成突触 参考答案: C 19.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C.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D.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参考答案: B 20. 下列对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相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 B. 分别给两组小鼠注射R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均不死亡 C. 用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后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D. 艾弗里等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赫尔希与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技术相同 参考答案: B 【分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且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均来自细菌,因此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子代噬菌体中不含35S标记,A错误; B、R型细菌无毒性,加入杀死的S型菌已经失去侵染能力,因此分别给两组小鼠注射R型活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均不死亡,B正确; C、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内部,并随着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因此沉淀物中含有较强的放射性,C错误; D、艾弗里等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将S型菌的物质一一提纯,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而赫尔希与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和离心法,因此两者采用的技术不同,D错误。 故选B。 【点睛】掌握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识记不同时期不同科学家进行的科学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得出的实验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解答各选项。 21. 下列哪项不是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     ) A、促进细胞分裂        B、促进生长    C、促进果实发育       D、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参考答案: A 22. 下列哪项的组成含有糖类物质(     )   A.RNA    B.乙醇    C.胰岛素    D.生长激素 参考答案: A 略 23. 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不合理的解释是(   ) A. 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B. 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C. 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 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阅读题干信息,而As进入水稻细胞,则应由细胞膜的生理特性,而非结构特点所决定;毒性很强的含砷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推测会影响酶的活性;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推测二者的吸收存在竞争性抑制,要关注“与As原子结构相似”这一信息. 解:A、As进入水稻细胞,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则砷(As)可能是酶的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使得酶的结构发生改变,失去活性,进而影响细胞代谢,A正确; B、由题意可知,砷(As)在植物体内富集,由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决定,B错误; C、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说明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C正确;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而这些化合物是水稻正常生长必需的,则P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D正确. 故选:B.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24. 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 NAA 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下图所示的结果,下面对本实验分析或评价正确的是 A.若要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应进行预实验 B.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