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宽田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宽田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过程在胚胎移植中不是必需进行的是(     ) A.对供体、受体要进行选择 B.要用激素对供体进超数排卵处理 C.供体和受体要进行免疫检查,防止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D.常采用手术法和非手术法两种方法进行胚胎移植 参考答案: C 2. 下列关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表示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B 3.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    B. 乙烯是一种能促进果实成熟的气体激素 C. 生长素只能促进植株的生长    D. 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赤霉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故A正确;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故B正确;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故D正确,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故C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 细胞工程技术是一门综合科学技术,下列哪项技术与细胞工程技术无关?(  ) A、制造人工种子 B、体细胞杂交 C、组织培养 D、有性杂交 参考答案: D 5. 右图是绿色植物内细胞代谢的某一阶段的简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过程是指CO2的固定 B.b过程是指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C.c过程在线粒体内完成 D.a、b、c三过程都需要酶参与 参考答案: C 6. 下列有关纯合体和杂合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纯合体中不含隐性基因             B.杂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杂合体 C.杂合体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体     D.纯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纯合体 参考答案: D 7. 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AaBbCc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按基因组成有(   )。  A.2种  B.4种  C.8种  D.16种 参考答案: A 8. 将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用比细胞液浓度高的KNO3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未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A.该细胞是死细胞 B.该细胞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C.该细胞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D. 该细胞大量失水 参考答案: D 9. 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区别是                      (    ) A、基因工程合成的是天然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合成的不一定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 B、基因工程需对基因进行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不对基因进行操作 C、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是性状水平操作 D、基因工程完全不同于蛋白质工程 参考答案: A 10.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植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 B.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 C.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D.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能转入根部微生物 参考答案: B 11. 下列不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组成的是      A.大脑            B.脑干          C.脊神经            D.脊髓 参考答案: C 12. 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D点时进行捕捞最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 B.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                      C.B点表示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D.从O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参考答案: A 13. 将某抗原先后两次注射到同一个小鼠体内,其体内抗体水平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B.A的形成主要与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有关 C.再次注射抗原发生的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 D.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 参考答案: A 14. 在杂交育种工作中,选择通常从哪一代开始,理由是 A.F1;基因出现重组  B.F1;性状开始分离 C.F2;性状开始分离  D.P;基因开始分离 参考答案: C 15. 纺织工业中的褪浆工序常用两种方法:化学法,需用NaOH 7~9g/L,在70℃-80℃条件下作用12h,褪浆率为50%~60%;加酶法,用少量细菌淀粉酶,在适宜温度时只需5min,褪浆率达100%。这一事实说明 A.酶具有多样性    B.酶具有高效性      C.酶具有专一性     D.酶具有溶解性 参考答案: B 16. 絮凝性细菌分泌的具有絮凝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能与石油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物等形成絮状沉淀,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对石油污水的净化效果,将絮凝性细菌和石油降解菌融合,构建目的菌株。其流程图如下。 据图回答: (1)溶菌酶的作用是________。 (2)PEG的作用是________。 (3)经处理后,在再生培养基上,未融合的A、B难以生长。图中AB融合菌能生长和繁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的菌株的筛选:筛选既能分泌具有絮凝活性的化合物,又能在含有________的培养基上生长的AB融合菌,选择效果最好的作为目的菌株。 (5)为探究目的菌株不同发酵时间发酵液的絮凝效果,将目的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定时取发酵液,加入石油污水中;同时设置______________为对照组。经搅拌、静置各3 min后,分别测定上层水样的石油浓度和COD值(COD值越高表示有机物污染程度越高),计算石油去除率和COD去除率。 参考答案:     (1). 分解细胞壁    (2). 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3). 两亲本失活部位不同,融合后活性部位互补    (4). 石油    (5). 不加发酵液的石油污水 【分析】 据图分析,该题主要考查了细胞融合的相关知识点,过程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类似,其用溶菌酶去除两种细菌的细胞壁、利用PEG诱导两种细菌的原生质体融合。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溶菌酶的作用是分解细菌的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 (2)PEG是促进细胞融合的促融剂,可以促进两种细菌的原生质体融合。 (3)据图分析可知,两种原生质体A、B分别经过热处理和紫外线处理失活难以生长,但两者失活部位不同,A、B融合后活性部位互补,因此AB融合菌能生长和繁殖。 (4)我们需要的目的菌株是既能分泌具有絮凝活性的化合物,又能在含有石油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株。 (5)设计实验探究目的菌株不同发酵时间发酵液的絮凝效果时,实验自变量是发酵液的有无,对照组添加不加发酵液的石油污水,实验组添加发酵液的石油污水。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实验流程和原理,明确图中溶菌酶的作用是去除细菌的细胞壁,并能够分析筛选的原理和方法。 17. 体液免疫反应中的抗体和过敏反应中的抗体的区别表现在           (  )     ①作用的机理和方式                     ②分布位置      ③作用的结果       ④化学性质         ⑤所产生的细胞     ⑥作用对象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②⑤ 参考答案: C 18. 某生物种群由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组成,其中基因a的频率为45%,则该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为(    ) A.30% B.45% C.55% D.80% 参考答案: C 19. 稀释涂布平板操作需要用到 A. 接种环、滴管、酒精灯         B.接种环、移液管、酒精灯 C.涂布器、移液管、酒精灯         D.涂布器、接种环、酒精灯 参考答案: C 略 20. 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实质的描述是 A.是仅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实现的B.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C.温度、PH值等理化性质呈动态平衡  D.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 参考答案: C 21. 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密码子的序列代表着DNA分子的遗传信息 B. 1个密码子由mRNA上3个连续的碱基组成 C. 每个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 D. 密码子与相对应的氨基酸发生碱基配对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密码子指 mRNA 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连续碱基;密码子的序列不能直接代表DNA分子的遗传信息,是mR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有61个密码子有对应的氨基酸,3个密码子是终止密码子。密码子与相应的tRNA 分子中的碱基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与氨基酸有能互补配对。 考点:考查密码子的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密码子的组成和特点。 22.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    误的是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参考答案: A 23.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胰岛素、胰蛋白酶、呼吸酶和胰高血糖素肯定不能都在人体的同一细胞中合成 B.尝试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以及种群增长模型的模型种类全都不相同 C.垂体细胞能进行细胞呼吸以及能合成酶和激素,解旋酶、RNA聚合酶、呼吸酶和抗体肯定能在人体的同一细胞中合成 D.出现过植被的地方群落既可能出现初生演替也可能发生次生演替,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参考答案: B 24. 生物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C.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过程 D.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参考答案: B 25. 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组成每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均有20种 B.蛋白质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 C.生物体内的氨基酸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D.氨基酸的空间结构和种类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 参考答案: B 26. 糖尿病患者有“三多”,其中之一是“尿多”。下列对其成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A.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发生病变,导致产生的尿量增多 B.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有葡萄糖,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从而使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多 C.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高,导致口渴,水喝得多了,尿就多了 D.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发生病变,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能促进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有减少尿量的作用 参考答案: B 27. 下列相交的组合中,后代(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会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 A.AAbb×aaBB         B.AABb ×aabb  C.AaBb ×AABB      D.AaBB×AABb 参考答案: B 28. 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刺激部位 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