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工艺基础(项目10)电子线路的检测

举报
资源描述
1 第一篇 微积分V1项目十项目十 电子线路的检测电子线路的检测 电子技术工艺基础2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项目十 电子线路的检测任务一 检测电子线路3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任务一 检测电子线路 预备知识 任务实施知识 2 分析检测法知识 1 常用检测方法实施 1 在印制电路板上练习测量实施 2 收音机各级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实施 3 故障收音机的检测*实施 4 故障彩色电视机的检测4 观察法是通过人的视觉观察电路板和元件,从而发现故障的方法。观察法一般用来判断以下故障:知识1 常用检测方法一、直观检测法1 观察法 直观检测法就是通过人的眼、手、耳、鼻等来发现电子产品所产生故障的所在,此方法是最简单的一种检测方法,也是对故障机的一种初步检测,不需要任何仪器仪表。直观检测法包括观察法、触摸法、听音法和气味法。电子线路的检测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直观检测法、电阻检测法、电流检测法、电压检测法、示波器检测法、代替法等。检修时可根据不同的情况与条件选择其中一种检测方法,或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共同使用,以加快检修速度。(1)保险管、熔断电阻是否烧断。(2)元器件是否有不正常现象,例如,电阻器是否有烧坏变色现象、电解电容器是否有漏液和爆裂的现象、晶体三极管是否有焦、裂的现象等。5 知识1 常用检测方法 (6)机内的传动零件是否有异位、断裂、磨损严重的现象。例如,齿轮的齿牙是否有断裂、损坏,皮带是否太松,皮带轮的沟槽是否磨损等。(7)元器件的散热器安装有无松动,大型器件的安装座是否牢固。(8)插头与插座接触是否良好,开关簧片有无变形。(9)电池是否漏液、电池夹的弹簧有无生锈或接触不良的现象。(3)印制电路板的铜箔有无翘起,焊盘是否开裂断路,元器件引线是否有松动,焊点是否有虚焊和假焊。(4)机内线路板上是否有金属类导电物而导致元器件的引线间短路。(5)机内的各种连接导线、排线有没有脱落、断线和过流烧毁的痕迹等。6 知识1 常用检测方法2 触摸法(1)用手触摸非功率器件时,一般都没有温升或只有很低的温升。若在触摸时发现温度较高,有烫手的感觉,说明此电路工作不正常,应对集成电路的外围元器件及其本身进行检测。(2)对于大功率晶体三极管、功放集成电路和电源集成电路等功率器件,特别是带散热片的元器件,用手去触摸时有一定的温度,但手放在上面应以不烫手为宜。如果感到特别烫手且无法停留,表明负载太重或本身出现故障。如果感觉是冷的,说明该器件已损坏或根本就没有工作,应采用其他方法进一步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好坏。触摸法有以下情形可作判断依据:(3)电源变压器在工作一定时间后,应有一定的温升。如果当用手触摸时仍是冷冰冰的(毫无温升或温升不明显),应检查其负载是否存在故障。当变压器出现内部断路故障时,变压器也是没有温升的。(4)用手触摸电阻器、电容器时,其表面温度应能使手有所感觉,但不会感到不适。若感到有发热且有温度较高的现象时,表明此元器件可能有参数变化或是选用不当电子元器件在工作中,有的发热量大,有的发热量很少,几乎感觉不到,这些都可通过触摸的方法来检查。7 知识1 常用检测方法 (1)如果有“噼啪、噼啪”的声音,表明机内有打火现象,应配合目视观察进一步去查找故障的具体位置。(2)听到收音机、录音机等音响设备发出的声音有失真现象时,便要去检测其功放电路以及发音设备(喇叭)是否有故障。(3)对装有传动装置的电子产品,应用听觉去发现其传动装置是否有碰撞、冲击或摩擦声出现,若有应及时进行检查并排除。3 听音法 听音法是通过听音发现故障所在,即用耳朵去听电子产品的箱体内是否有异常的声音出现。听音法有以下情形可作判断依据:采用触摸法时要注意安全,只有在确定电子产品的底板不带电的情况下才能采用这种方法。注意8 知识1 常用检测方法4 气味法 气味法是通过嗅闻发现故障所在,即用鼻子去嗅闻电子产品在通电工作时,是否有不正常的气味散发出来,以此来判断故障的部位和性质。不正常的气味通常为焦煳味,一旦闻到此味,要及时切断电源进行检查,避免故障扩大。产生焦煳味的原因有变压器线圈、电阻器、功率器件或导线之间短路。9 (1)用电阻法可以检测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好坏。如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晶体三极管、变压器、传声器、开关器件等。(2)用电阻法可粗略地判断晶体三极管的值,显像管的灯丝是否完好,极间是否短路。二、电阻检测法1 用电阻检测法检测元器件的好坏 电阻检测法(简称电阻法)就是利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欧姆挡),根据不同元器件的阻值选择合适的量程来测量所怀疑的元器件的阻值,或元器件的引脚与共用地端之间的电阻值,将测出的阻值与正常值进行比较,从中发现故障所在。电阻检测法是检测与维修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对开路性故障与短路性故障的检测判断都很准确。知识1 常用检测方法10 知识1 常用检测方法 (3)通过检测整机各点对地的阻值,来判断某一单元电路所处的状态是否正常,以判断故障发生在哪一单元电路。(4)通过检测集成电路各引脚对接地脚之间的电阻值,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便可粗略地判断断该集成电路的好坏。各种元器件采用电阻法的具体检测过程可参见项目二、项目三相关内容。在路电阻的检测是指元器件的引脚仍在焊点上,没有脱开印制电路板时,用欧姆挡检测引脚之间阻值的大小。在路电阻检测法可以大致判断元器件是否开路或短路,也可以判断各焊点之间或焊点与地之间是否短路、元器件引脚是否有虚焊等故障。采用在路电阻的检测方法时,一定要切断电路的工作电源,同时让大电容放电完毕后再进行操作,否则将会造成元器件的损坏,可能引起短路,出现打火现象,严重时可能损坏万用表。2 在路(线)电阻的检测11 知识1 常用检测方法3 开路电阻的检测 开路电阻的检测是指将电路中元器件引脚的一端或两端从电路板上拆焊下来,然后再对元器件进行测量。这种测量方法能消除其他电路对被结果的影响,提高测量的可靠性、准确度,能比较准确地判断元器件的好坏。三、电压检测法 电压检测法是指用万用表的电压挡测量电路的电压、元器件的工作电压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故障所在。电压检测法在检测与维修中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通过电压的检测可以确定电路是否工作正常。电压检测法可分为直流电压检测法和交流电压检测法两种,其中最常用的是直流电压检测法。12 (1)测量电路的静态直流电压,能判断各单元电路静态工作的情况,从而进一步确定故障元器件的所在。(2)通过对电源输出直流电压的测量,可确定整机工作电压是否正常。例如,测量彩色电视机稳压电源的输出是否为120 V左右的直流电压,若电压为120 V左右,表明彩色电视机电源工作正常。若电压低于或高于120 V很多,表明其电源工作不正常,应进一步检查电源本身。1 直流电压检测法知识1 常用检测方法 (3)通过测量晶体三极管各电极的直流电压,可判断电路所提供的偏置电压是否正常,晶体三极管本身是否工作正常。(4)通过对集成电路各引脚直流电压的测量,可以判断集成电路本身及其外围电路是否工作正常。13 (5)通过测量电池电压,可判断电池的好坏,一般都通过测量电池的空载电压的大小来判断该电池的好坏,但这种检测方法实际上是不准确、不科学的。因为一节快失放的电池,它的空载电压往往也很高,特别是用内阻较大的电压表测量时,其电压基本接近正常值。因此,在检测电池电压时,应尽量选用有负载时的电池,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知识1 常用检测方法 关键点电压是指对判断故障具有决定作用的那些点的直流电压值,不同的电子电路的关键点电压不同,关键点数量不等,关键点位置也不一样。提示 (6)通过测量电路关键点的直流电压,可大致判断故障所在的范围,这种测量方法是检测与维修中经常采用的一种。14 2 交流电压检测法 交流电压检测法一般是对输入到电子产品中的市电电压、经过变压器或开关电源输出的交流电压进行检测,通过测量交流电压来确定整机电源的故障所在。知识1 常用检测方法四、电流检测法 电流检测法是指用万用表的电流挡去检测电子电路的整机电流、单元电路的电流、某一回路的电流、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以及集成电路的工作电流等,并将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从中发现故障所在。电流检测法适用于由于电流过大而出现烧坏保险管、烧坏晶体三极管、使晶体三极管发热、电阻器过热以及变压器过热等故障的检测。15 检测电流时需要将万用表串联到电路中,给检测带来一定的不便。有的印制电路板为方便检测与维修,在进行设计时已预留有测试口,只要临时焊开便可测量电流的大小,测量完毕后再焊好即可。对于印制电路板上没有预留测试口的,在进行测量时必须选择合适的部位,用小刀将其印制导线划出缺口再进行测试。电流的检测还可以采用间接测量的方法,即先测量电压的大小,然后应用欧姆定律进行换算,得到电流值。如图10-1所示,为了得知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电流的大小,可用万用表测得电阻Re上的压降,再通过欧姆定律进行换算。知识1 常用检测方法图10-1 电流的间接测量法16 用示波器检测法与信号源配合使用,就可以进行跟踪测量,即按照信号的流程逐级跟踪测量信号。当前面测试点的信号正常,而后面测试点的信号不正常时,即可判断故障就发生在前后两个测试点之间。应用示波器对故障点进行检测是比较理想的检测方法,它具有测量准确、迅速等优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示波检测法往往可以比仅使用万用表检测更容易判断故障点所在。知识1 常用检测方法五、示波器检测法 用示波器测量出电路中关键点波形的形状、幅度、宽度及相位,与维修资料给出的标准波形进行比较,从中发现故障所在的方法,称为示波器检测法。17 代替法是用完好的元器件替代所怀疑的元器件,如果故障被排除,表明所怀疑的元器件为故障件。代替法比较适用于元器件性能变差,或一些软故障的情况(如某元器件要在一定的电流或电压情况下才表现出故障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万用表测量时,由于电流或电压不够,无法测出其问题所在。知识1 常用检测方法六、代替法18 知识1 常用检测方法 (1)如果怀疑电路中某一只电容器开路、失效或参数下降,此时不必将所怀疑的元器件从印制电路板上取下,只要拿一只与原电容器容值相同或相近的完好的电容器并联在被怀疑电容器的两侧。如果故障消除,表明原电容失效。对于短路故障的电容器,这种做法无效。如果怀疑固定电阻器、电感器出现开路或失效故障时,可同样采取上述方法进行,以确定所怀疑的元器件是否为故障件。使用代替法时往往要将被代换的元器件从印制电路板上拆下来,这样可能损坏印制电路板或元器件,因此要慎用。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可以在不拆卸或减少拆卸元器件的情况下进行判断:(2)如果怀疑晶体三极管是击穿短路故障时,为减少不便,可将三个引脚中的两个引脚脱焊,将好的晶体三极管的两个引脚插入印制电路板中焊好,另一个引脚与未脱焊的引脚相并即可。19 知识2 分析检测法 应用分析检测法可以较快地确定故障所在的范围,然后用常规检测法给予排除,这样可以提高检修速度。常用的分析检测法有信号注入法、干扰注入法、短路法、分割法四种,下面分别予以介绍。一、信号注入法 信号注入法是将一定频率和幅度的信号逐级输入被检测的电路中,或注入可能存在故障的有关电路中,然后通过电路终端的发音设备或显示设备(扬声器、显像管)以及示波器、电压表等反映的情况,做出逻辑判断。在检测中哪一级没有通过信号,故障就在该级单元电路中。常用的用来注入信号的信号发生器有有音频信号发生器、高频信号发生器、图像信号发生器等。根据信号注入方法的不同,信号注入法可分为顺向注入法和逆向注入法。顺向注入法就是将信号从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然后用仪表(如示波器)逐级进行检测。逆向注入法则相反,是将信号从后级逐级往前输入,而检测仪表接在终端不动。20 知识2 分析检测法 采用信号发生器注入信号时应注意:(1)要根据被测电路的不同,选择不同频率和幅度的信号。(2)应在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串入一个隔直电容,以防止被测电路的直流电压通过测试仪表而发生短路,电容的大小依据具体电路而定。(3)给被测电路输入信号时,如果需要输入的信号幅度远远大于规定数据,则表明该级电路的增益较低,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