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迁安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评估试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 A.幌子(huǎnɡ)     怯懦(qiè)     雕梁画栋(dònɡ) B.忌讳(huì)     拾掇(duo)     骂骂咧咧(liě) C.侦缉(jī)     捣蛋(dǎo)     咬牙跺脚(duò) D.凄惨(cǎn)     耷拉(dā)     另请高明(mínɡ)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天怒人怨             形影不离       垂头丧气       脖然大怒 B.礼贤下士             眉开眼笑       枯躁乏味       崇山峻岭 C.天伦之乐             断壁残垣       勾魂索命       莺啼燕啭 D.云山雾罩             言谈举指       腰缠万贯       识文断字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马路中间的那棵大树被砍掉了,马路顿时豁然贯通,像拓宽了几尺。 B.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我认为开卷是有益的。 C.他时而高谈阔论,时而幽默风趣,时而词锋犀利,时而温和婉转,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追捧。 D.安全生产重于泰山,我们要以“吹毛求疵”的眼光查找各类事故隐患,确保万无--失。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学校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 B.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抒发了他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C.绕城公路建设中的张家界市,全长29.72公里,连接城区南面和西面,建成后将进一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D.中国乒乓球队在第54届世乒赛中夺得4枚金牌,关键在于每个运动员是否有顽强拼搏的精神。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提示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甲文]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司马迁《陈涉世家》节选) [乙文]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注】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於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 (司马迁《司马穰苴列传》节选) [注]扦:读作hàn,同“捍”,抵御,抵抗。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次:编次 B.度已失期     度:推测,估计 C.将兵扦燕晋之师     将:将军,将领 D.君擢之闾伍之中     擢:提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B.吴广以为然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D.愿君试之     公将鼓之 (3)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陈胜、吴广被征发驻守渔阳,因为天气误期要被处死,被迫发动起义,这是官逼民反的结果。 B.乙文司马迁为司马穰苴作传记,文段交代了他的身份生活的时代背景,写他通过晏婴的推荐得到了景公的重用,表现了他的才干。 C.甲文卜者对陈胜、吴广的意图心领神会,陈胜、吴广趁机造势,使起义“师出有名”。 D.甲、乙两文塑造人物形象都运用了语言描写。甲文通过对陈胜的语言描写,塑造了一个足智多谋的起义者形象;乙文通过对司马穰苴的语言描写,刻画了一个有才干但是害怕承担责任的武将形象。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 ②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阿城《溜索》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首领也不多说,用小腿磕一下马。马却更觉迟疑,牛们也慢下来。 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马帮像是得到信号,都止住了。汉子们全不说话,走到牛队的前后,猛发一声喊,连珠脆骂,拳打脚踢。铃铛们又慌慌响起来,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 一个钟头之前就感闻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只当是百里之外天公浇地。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 山不高,口极狭,仅容得一个半牛过去。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气贯滇西的那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心下大惑,见前边牛们死也不肯再走,就下马向岸前移去。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转了多半日,总觉山低风冷,却不料一直是在万丈之处盘桓。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急转身,却什么也没有,只是再不敢轻易向下探视。叫声漫开,撞了对面的壁,又远远荡回来。 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 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响,马帮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 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锱铢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崩。 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首领瞟一眼汉子们。汉子们早蹲在一边吃烟。只有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向峡下弹出一截纸烟,飘飘悠悠,不见去向。瘦小汉子迈着一双细腿,走到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地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顶。 那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被风吹得抖。 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 大家正睁眼望,对岸一个黑点早停在壁上。不一刻,一个长音飘过来,绳子抖了几抖。 三条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纷纷走到牛队里卸驮子。 牛们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头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飞起多高,又纷纷扬扬,星散坠下峡去。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 这边的牛们都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牛们如商量好的,不例外都是一路屎尿,皮肉疯了一样抖。 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岸的汉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聋了一般,任什么也听不见,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那海慢慢一旋,无波无浪,却深得令人眼呆,又透远得欲呕。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倒抓得紧索。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不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渐渐就有血溅到唇上、鼻子上,自然顾不到,命在天上。 猛地耳边有人笑:“看脚底板!”方才觉出已到索头,几个汉子笑着在吃烟,眼纹一直扯到耳边。 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跺几下。猛听得空中一声呼哨,尖得直入脑髓,腰背颤一下。回身却见首领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走到汉子们跟前。有人递过一支烟,嚓的一声点好。 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顺风扩一扩腮,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俯在马上再看怒江,干干地咽一咽,寻不着那鹰。 (有删减) 1.文中加点的两个“懒懒”各有什么含义? 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 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 3.选文开头结尾都写到了鹰,各有何用意? 4.小说从头到尾没有出现“我”字,但处处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来写,分析“我”这个隐形形象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满江红》,回答下列问题。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下列句子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 A.《满江红》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C.《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 D.“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词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