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泸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撬开(qiào)   拮据(jū)       栈桥(zhàn)     阔绰(chuò) B.于勒(lè)       变更(gēng)   糟蹋(tà)        别墅(shù) C.煞白(shà)     罪恶(è)        拖累(lěi)       褴褛(lǚ) D.手帕(pà)       无赖(lài)     张皇(huáng)   牡蛎(mǔ)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灰烬   喉咙   形消骨立   惟余莽莽 B.秘诀   沉醉   金戈铁马   荡然无存 C.坟墓   禅师   自惭形秽   富丽堂煌 D.羡慕   凝望   一代天娇   鸠占鹊巢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王的男中音和老张的手风琴的伴奏相得益彰,极富艺术感染力。 B.他们两人的关系一直亲如兄弟,难怪人们说他们两人间不容发。 C.几个少先队员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给抱小孩的阿姨让座。 D.这件事发生得非常蹊跷,他决心要把真实情况弄个水落石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虽远在俄罗斯,但我们同样分享着祖国发展的成果和喜悦,无比自豪和荣耀。 B.今年,由于春节时间较晚,使得铁路各项工作将再次面临严峻考验。 C.全国两会有不少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呼吁,如今当务之急要为大国培养更多“工匠”。 D.一件件暖人心、惠民生的实事落地,让百姓切实感受到身边生活的变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 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食不饱,力不足,__________。(韩愈《马说》) (3)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你是爱,是暖,__________,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5)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 (6)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7)《沁园春·雪》上阕中具体写景时,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8)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最能体现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节选) (二)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节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属予作文以记之。 (2)醉翁之意不在酒。 2.翻译句子。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滕子京和欧阳修都是“迁客”,他们和《岳阳楼记》中提到的“迁客骚人”有哪些不同?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敬业与乐业(节选)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 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了?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来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自豪感:“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力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亡想杜绝了,省却无限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解释下列词语。 层累: 骈进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选自(              ),意思是: 3.选出下列复句中不同的一项(       ) A.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B.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C.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样,因竞胜而得快炙。 D.人生能从自己职业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4.本段论述的主要内容是 _______,作者列举了四件事例驳斥了做工苦的呼声,然后列举了两等苦人,再从 ________个方面证实了__________。 5.“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这句话在本段起(      )的作用。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刘禹锡的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乌衣巷① 刘禹锡 朱雀桥②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①乌衣巷:金陵城内街名,位于秦淮河之南,与朱雀桥相近。东晋时期,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②朱雀桥:六朝时金陵正南朱雀门外横跨秦淮河的大桥,在今南京市秦淮区。③王谢:此处指王导、谢安等世家大族。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叙述诗人被贬之事,“凄凉地”写被贬之地的环境气氛,“二十三年”写被贬的时间之长。 B.甲诗颈联用“沉舟”“病树”来象征唐朝的衰败,流露出诗人的无比惋惜之情。 C.甲诗“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一曲”指的是白居易为作者所写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这首诗。 D.乙诗中的“野草花”写出了朱雀桥现今的萧索、荒凉之景,与昔日的繁华形成鲜明的对比。 2.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并说说这两句诗所蕴含的哲理。 3.乙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学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后,为了让同学们更加了解鲁迅,校团委准备开展“鲁迅文化周”宣传活动,并发布了“‘鲁迅文化周’宣传员”招募计划。小文同学想报名参加,请根据下面材料中的信息,以小文的名义撰写一封自荐信。(200字以内) 姓名 小文 出生年月 2007年2月 民族 汉 政治面貌 共青团员 学历 初中 学校 ×××实验中学 个人简介 七年级,参加“走进我的家乡”综合实践活动 八年级,获得“新圃杯”鲁迅知识竞赛一等奖 九年级,担任学校广播站广播员 七、作文(共40分) 微写作 学校开展“走进经典 品味书香”活动,作为“名著推介人”,你要从下面两部名著中任选一部,把它推荐给初一初二的学弟学妹。请结合名著的具体内容,写下你的推荐语。(150字左右) 《艾青诗选》       《水浒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