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台湾省高雄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模拟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元勋(xūn) 深宵(xiāo)至死不懈(xiè)深恶痛疾(è) B.硕果(shuò)奠基(diàn)锲而不舍(qiè)气冲斗牛(dòu) C.迭起(dié) 调羹(gēng)鞠躬尽瘁(cuì)目不窥园(kuī) D.咳嗽(sòu) 薪金(xīn) 锋芒毕露(lòu)沥尽心血(lì) 2、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严峻深沉       诩诩如生       迥然不同 B.遇昧落后       和协一致       真率粗犷 C.渴慕异常       炉火纯青       幽默诙谐 D.饱蘸浓情       无限欢悦       真情实义 3、下列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除夕之夜,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坐在电视机前欣赏着春节联欢晚会,大街上没有一个行人,真是万人空巷啊! B.这次考试成绩差强人意,但对小林来说也许是好事,经受这一次挫折,他肯定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C.假日的海南,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深夜了,大街上还络绎不绝,热闹极了。 D.遇到问题,他总喜欢寻根究底,倘若不问个水落石出,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B.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 C.“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了巨大反映。 D.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4)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5)《泊秦淮》中,表明诗人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表示愤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贾生》中,诗人借对汉文帝的嘲讽来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凡草木之生石上者,必须微土以附其根。如石韦、石斛之类,虽不待土,然去其本处,辄槁死。惟石菖蒲并石取之,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虽不甚茂,而节叶坚瘦,根须连络,苍然于几案间,久而益可喜也。其轻身延年之功,既非昌阳①之所能及。至于忍寒苦,安澹泊,与清泉白石为伍,不待泥土而生者,亦岂昌阳之所能仿佛哉?余游慈湖山中得数本以石盆养之,置舟中。间以文石,石英,璀璨芬郁,意甚爱焉。顾恐陆行不能致也,乃以遗九江②道士胡洞微,使善视之。余复过此,将问其安否。 【注释】①昌阳:《名医别录》认为昌阳和菖蒲是两种不同的植物。②九江:地名。 (节选自苏轼《石菖蒲赞》)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渍以清水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B.虽不甚茂,而节叶坚瘦     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 C.苍然于儿案间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既非昌阳之所能及            何陋之有(《陋室铭》)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凡草木之生石上者,必须微土以附其根 (2)与清泉白石为伍,不待泥土而生者,亦岂昌阳之所能仿佛哉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余游慈湖山中得数本以石盆养之 4.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甲乙两文都采用了描写、A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并且都运用了B________写作手法。甲文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其出淤泥而不染所体现的C__________(自己的话),乙文作者对菖蒲“意甚爱焉”是因为其“不待泥土而生”所体现出的D_______(自己的话)。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紫藤萝瀑布》节选的文段,完成各题。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⑪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对选文第一段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为下文做铺垫,暗示紫藤萝花的丰茂。 B.开篇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停住了脚步”是因为有人喊作者欣赏紫藤萝瀑布。 D.这句话从侧面烘托了紫藤萝花的美丽,写出我的动作和震惊的心情。 2.下面对写紫藤萝花的顺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按照初开—绽放—盛开的时间顺序描写。 B.按照整体(花瀑)—局部(花穗)—细节(花朵)的顺序描写。 C.按照细节(花朵)—局部(花穗)—整体(花瀑)的顺序描写。 D.按照由近到远、由低到高的空间顺序描写。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不要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像紫藤萝花一样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 B.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类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陷于个人的不幸中而不能自拔,要振作精神,积极面对未来。 C.作者由花的顽强不息感悟到人也应该是勃勃生机,“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就是这种力量的体现。 D.压在作者心头的“焦虑”“悲痛”,使得作者慷慨激昂地抒发自己悲痛欲绝之情。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各题。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中,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两个画面互为映衬。 B.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爱国英雄气概。 C.诗的后两句展开联想,用比喻的手法,借“落花”自喻,自然而朴实。 D.全诗写诗人离开京城时的感受,巧用对比,形象贴切,构思极为精妙。 2.本诗最后两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课文内容填空。 (1)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       )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百万个月计,(       )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       )显得太晚太晚了。 (2)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地,(       )到了第二天,(       )吃掉一天的口粮外,(       )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 (3)因为(       )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       )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回忆研制核潜艇经历时说:潜艇的重心和重量直接关系它的不沉性, 所以要求特别苛刻,当时我们没有高科技手段控制,就想了个“土办法”——在船台入口处摆了 个磅秤,只要拿进船台的不管是什么都要过秤并记录在案;同样的,施工过程中拿出船台的任何 东西也要称一称……几年来天天如此。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要求:⑴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⑵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⑶不得抄袭、套作。⑷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卷面书写要求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