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版7篇

举报
资源描述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通用版(7篇)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通用版(7篇) 离端午节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不少学校都开头筹备起端午节活动了。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怎么写?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通用版,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通用版(精选篇1) 一、指导思想 为了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营造端午节文化氛围,我校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 二、活动设计 (一)找一找 对象:1——6班级学生 要求:从阅览室或网上找一找关于端午节这一节气的相关知识;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屈原的诗词;赛龙舟和包粽子的习俗。 (二)说一说 通过班会课、班队课,组织学生说说相关的知识。 1、对象:1——2班级学生 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 2、对象:3——4班级学生 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说说屈原的故事。 3、对象:5-6班级学生 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说说屈原的故事;说说屈原的诗词。 (三)画一画 对象:3——6班级学生 要求:以“走近端午”为主题制作一份小报,能反映端午的习俗,自己的心声、生活的体验。 (四)写一写 通过黑板报、班级橱窗等阵地,进行环境布置设计。 对象:3——6班级学生 要求:以“端午情怀”为主题出好一期黑板报。五、六班级学生进行屈原诗词钢笔书写竞赛。 (五)学一学 对象:1——6班级学生 要求:以“我向奶奶学一技”为主题,学习粽子的名种包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豆物作为佐料包粽子,并品偿不同地方、不同的风格、不同特色的粽子。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通用版(精选篇2) 一、活动背景: 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基本载体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分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清明、中秋、端午等作为中国的一个个传统节日,从来没有被人遗忘。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因而,学校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根据学生实际,制定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对端午节的熟悉与了解,用节日的传统文化哺育他们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的: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不仅熬炼和进展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爱好。同时,端午也是纪念屈原先辈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开展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动。 三、活动主题: “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 四、活动时间: 20__年6月 五、活动内容、形式、时间、要求: 1、升旗仪式 由老师代表发表以“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__负责) 2、以中队或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端午节”活动(6月9日-6月11日) 包粽子、编制蛋袋或五彩绳、制作艾草香囊、民俗民风知识讲解活动等。(各中队拍点活动照片,各班1-2张,级部主任收齐后6月11日放学前发送给__老师。) 3、端午节假期活动 1-6班级在假期乐观参加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草、非遗集市等传统民俗体验活动。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通用版(精选篇3) 夏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端午节同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进行许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今日我们就来过一个特殊的有意义的端午节。 活动日期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 活动地点 教室。 活动目的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专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思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活动内容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叙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视频。 2.与妈妈一起包粽子 (主持人):同学们,在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说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其实不是每个人都会包粽子的。今日我们就自己动手和妈妈一起来包粽子,看谁的手儿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 材料:糯米、去皮绿豆、肉粹、粽叶、粽绳。 方法: 1.将粽叶折成漏斗形 2.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 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 4.将粽叶包好后用打算好的绳子把它绑紧。 5.蒸煮。学生和家长动手包。 诗歌朗读: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知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看诗朗读表演。 第一:__同学朗读。 第二:小组朗读。 第三:女生齐诵。 第四:男女朗读。 第五:家长和学生齐诵。 观看赛龙舟录像: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到过汨罗江吗?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赛龙舟不单是传统庆贺活动,也是一项国际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凋射而投汨罗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赛龙舟可以说是端午节的高潮。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包涵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视频。) (主持人):看了方才的录像,我们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吧!同学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吃粽子: 请评委根据粽子的样式,口感评价。并且评出最佳包粽子大王最好吃的粽子以及最会吃粽子大王。 班主任讲话: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通用版(精选篇4) 一、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宝,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她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中,我校以传统节日教育为切入口,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通过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动的目标 围绕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 这个主题,从 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你想怎样过端午节? 这三个部分入手,为学生提供讨论方向,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人人动手,各个参加,自主探究,培育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活动目标可归纳为: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育学生的奇怪   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熬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阅历等)猎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三、活动的内容 1、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询问、网上扫瞄等方法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及一些好玩的风俗习惯,如:了解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人们为什么要给小孩子挂香包、戴手链和五彩线等有关情况。让学生感受到过节的快乐。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再畅想一下 我想怎样过端午节? 2、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诗歌,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写一写有关端午节的诗歌。进行端午诗歌朗诵竞赛。 3、引导学生尝试设计 怎样过一个独具匠心的端午节 ? 四、活动安排 端午节活动主题一: 组织全体人员进行一些端午节知识趣味竞赛来增加端午节的节日氛围。 活动一:旱龙舟竞赛 赛龙舟是端午重要习俗之一,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可组织旱龙舟竞赛。竞赛形式有两种。 1、长条凳子式。打算长条凳子若干条,以两到三人为一组,跨凳子奔跑。凳子两头可挂上简易龙头修饰。 2、雪橇式。打算长条木板若干条,在木板上钉三到四对脚套,参赛队员左右脚各套一条木板,向前奔跑。 活动二:端午信物制作竞赛 佩香囊,是端午习俗之一。香囊内的填充物常用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芳香化浊驱瘟的苍术、山奈、白芷、菖蒲、麝香、苏合香、冰片、牛黄、川芎、香附、辛夷等含有较强的挥发性物质,有芳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就有人佩戴香囊以避除秽恶之气,确保自身健康的民俗。 香囊,以锦制作,也称“锦囊”或“锦香袋”。香囊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棱角形、鸡心形、菱形等各异的形状,上绣精美图案,给节日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制作方法的介绍:用两块边长都为12厘米的彩色布料,正面朝里相向放整齐,用彩色笔在上面画上自己喜欢的简洁形状,如:三角形、菱形、正方形等等,然后用同色丝线缝合,留有一小口,然后填上香料,继续缝合。 活动三:端午咸蛋彩绘 在南北朝时的《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述:“浸鸭子一月,煮而食之,酒食具用。”说的就是咸鸭蛋。咸蛋彩绘也是端午习俗之一 活动打算: 掏空的咸鸭蛋若干个(建议里面填满其他不易变质物品,填物的蛋壳底部可以考虑加上底托)、颜料、颜料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参加人员自己的爱好进行发挥制造,以符合端午节日文化为主要依据。 活动四:“亮眼看设计”传统节日活动标志物有奖征集活动 在传统节日活动中创作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及其文化特色的活动标志物,对于我院节日文化活动开展有着极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为此,可征求2~3个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传统节日活动标志,能结合法院特色设计出能体现我们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特点的标志物,并且根据自己选定的标志物运用才智,来尽情想象和说明标志物所包含的寓意。 活动五:端午节散文诗歌绘画书法征集 端午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其文化背景源远流长,可结合法院特色,进行端午主题散文诗歌绘画书法征集活动。 活动六:组织养老院或孤儿院慰问活动。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通用版(精选篇5) 一、指导思想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小学生来开展,既能熬炼和进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爱好。同时,可以借端午节,开展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动。 二、活动日期 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 三、主题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加一些节日打算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爱好,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四、活动地点 教室、自己家里。 五、活动内容 活动一: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爱好,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活动二:艾草 观察艾草,了解它们在端午节期间的特殊用途。 活动三:各班级出好一期“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专题黑板报(x月__日前,大队部负责) 活动四:粽子、香袋。 1、向自己的奶奶、妈妈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