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提升模拟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旋涡(xuàn)   告诫(jìè)   驰骋(chéng)   推推搡搡(sǎng) B.寒噤(jīn)     雾霭(ǎi)     凝重(níng)     怒不可遏(è) C.龙槽(cáo)     汩汩(gǔ)     潺潺(chán)     如丝如缕(lǚ) D.出轧(yà)       迂回(yū)     浓缩(suō)       湿漉漉(lù)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漂移       陆地       缓慢       豪无疑问 B.汇聚       流逝       碰撞       两栖动物 C.恐龙       灭绝       悲惨       天衣无缝 D.覆盖       措施       膨胀       冰天雪地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②③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至于我看好戏的时候,却实在已经是“远哉遥遥”的了,其时恐怕我还不过十一二岁。 B.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C.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D.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填空。 (1)文学常识填空。 《小石潭记》选自《____》,作者___,字__,__(朝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___”。柳宗元与___并称“韩柳”。《永州八记》是唐代文学家___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抒发胸中愤郁的散文。 (2)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①第一段中写小石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②文中从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③文中描写小石潭凄清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相关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B.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C.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下列选项中的“以”与《孙权劝学》中的“蒙辞以军中多务”的“以”,用法最相近的一项是(     ) A.全石以为底 B.卷石底以出 C.以其境过清 D.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3.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来写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 B.作者在游赏自然风景时的感受先乐后忧,二者对比,表明自己融入自然美景的欢乐只是暂时的,凄苦才是他感情的主调。 C.课文前三段写石、水、鱼和曲折的源流,都应该读得欢快、活泼;四、五段则应读得伤感些,低沉些。 D.本文是一篇文质精美的山水游记,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也是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抑郁之情。 4.下列对本文写法方面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柳宗元善于将自己的主观情意寄托在外物上来产生移情共感的作用。 B.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C.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如鸣佩环的水声、参差披拂的枝头蔓、空游无依的鱼儿、斗折蛇行的小溪等,把小石潭绘就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D.本文语言凝练。写卷石形态各异,仅用了“坻”“屿”“嵁”“岩”四字;写环境的清新和心绪的烦躁仅用“过清”二字揭示。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1.“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作者用这八个字组成的短句作为文章的首段,有怎样的作用? 2.为什么先写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和他们的衣衫,接着又写他们沉稳安静的神情和“呆呆”的腰鼓? 3.“但是:”、“看!——”单独成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对这群后生的两个比喻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美? 5.描写安塞腰鼓的表演情景时,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6.“骤雨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些内容运用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动静结合,“横”字写出了青山的静,“绕”字写出了白水的动。 B.“孤蓬万里征”中诗人用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 C.“挥手自兹去”写的是既然离别已经成了定局,就用潇洒挥手来对待。 D.“萧萧班马鸣”犹作离别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千古名句,请作简要赏析。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选词填空。 这腰鼓,使____的空气变得____了,使____的阳光立即变得____了,使____的世界立即变得____了。 A.冰冷       B.恬静       C.燥热       D.亢奋       E.困倦       F.飞溅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试卷上,我们填写答案;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寻求答案。答案有正误之分,有好坏之别,有时又不止一个。有些人,为了获取答案,穷其一生;有些时候,获取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有价值…… 请以“答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