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台湾省桃源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缀行(zhuì)        大窘(jiǒng)        奔倚(qí)        目似瞑(míng) B.苫蔽(shàn)        少时(shào)          诱敌(yòu)       意暇甚(xiá) C.并驱(qū)            弛担(chí)            尻尾(kāo)       狡黠(xiá) D.眈眈(dān)          积薪(xīn)            假寐(mèi)       顷刻(qī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狭隘     溜达   山毛榉   麻木不人 B.炫耀   蹒跚   光秃秃   莫不关心 C.理智     温驯   典礼官   钦差大臣 D.帐蓬   惩戒   滑稽画   畏罪潜逃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再次见到老张的时候,他已是神采奕奕、满面红光。 B.语言的发展使得汉语里很多字、词的古今义大相径庭。 C.因质量过硬,实力超群,这款车在市场上的销售地位无动于衷,连续几年都是销量冠军。 D.芝加哥大学的有趣甚至达到古怪的程度:它的人学申请要求就是无数怪诞不经的作文。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 B.我们祖国之所以土地宽广,是因为物产丰富。 C.初中生的青少年学习的重要阶段。 D.谁也不能否认好的课外书籍对我们没有很大的教育作用。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名句默写 (1)________,不亦君子乎? (2)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3)《龟虽寿》中以高亢的语句,后人常用来励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夜雨寄北》中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的欢快场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丙】 匡庐①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日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②。 一旦蹇剥③,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有删改) 【注释】①匡庐:即庐山。②颓然:松弛的样子。嗒(tà)然:物我两忘的样子。③蹇(jiǎn)剥:指时运不济。 1.【甲】文的作者是_____是_____朝的,【乙】文出自《论语》,与《大学》《中庸》《_____》合称为“四书。” 2.翻译【甲】文中划线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 5.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 6.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A、B两处请用原文回答,C、D两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甲】文写出陋室外部环境的句子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文写出草堂选址原因的句子是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室主人身处其间,心情愉悦,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精神追求: 【甲】【乙】两文都体现了作者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文体现了白居易的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成都的雨 侯志明 ①对我这样一个在荒漠草原出生并长大的人来说,成都的雨是别致的。 ②成都的雨完全不同于家乡的雨。除夏季的极端天气外,多数时候是润物无声的小雨。 ③在我的家乡,年降雨量在一百三十毫米左右,雨是相对稀缺的资源。【A】一滴雨下来,无论是经过树梢还是穿过空气,都会在泥土中滴出小小的坑,大如纽扣,小似黄豆。即使滴在石头上,也要带上泥土的印迹。或许这是雨的踪迹吧,仿佛在告诉人们:“这次我们下得不少呢!” ④成都的雨不是这样的。成都一年的雨量,几乎是我家乡的十倍。雨中没有尘土,每一滴雨落到地上,不会留下明显的痕迹。 ⑤家乡的雨总是和冷空气裹在一起,下着下着,雨就变成了冰雹;也总是和风裹在一起,所谓风雨交加,形容家乡的雨很是贴切。成都偶尔也会有疾风暴雨,但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⑥家乡的雨,经常雷声大雨点小。有时候浓云密布、电闪雷鸣,眼看要下雨,却只滴了几滴,就随风而去,无影无踪。如果说家乡的雨是急就的,那成都的雨就是充分酝酿的。先把云彩一块一块地铺开,一层一层地摞起,再慢慢地下。或许正是因为准备充分,所以雨一下就是两三天甚至更长时间。 ⑦在成都的雨中漫步,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你会看到挂在尖尖青草上的雨滴,那样晶莹剔透;你会看到紧紧抓住一朵莲花而不松手的一连串的雨滴。落在花上的雨滴,几乎都是一串而不是一滴。【B】不知是花迷住了雨,还是雨迷住了花。 ⑧淅淅沥沥的小雨,下起来就没有要停的意思。成都的市民早已熟悉成都的雨的习性,经常不等雨停就走出家门。他们会在公园里面、小巷深处撑一把大伞漫步,或者坐在湿不了身的屋檐下,穿着短裤汗衫,摇着蒲扇,品茶、打望、摆龙门阵。成都的雨温柔绵软,即使冬天也没有多少冷意。细雨中,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也不像往常那么夺目耀眼,紧张的生活节奏随之放慢。 ⑨细雨中,成都的乡村也会展示出油画般的美景。农家人站立在雨中,头戴斗笠,身着蓑衣,点缀在花草中。这让人不禁想到王建的诗句:“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描写的不正是这样的场景吗? ⑩如果没有在成都雨中漫步的经历,那么是无论如何都读不懂成都的这种诗意与情调的。这种诗意与情调,只能酝酿在成都的雨中。 ⑪有人说,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若问为什么?答,这里既宜居又宜业,既有很多好吃的又有很多好玩的。而我却以为这样的答案不够完整,至少还得加上一句:成都有诗意有情调。当然,包括这雨中的诗意与情调。 ⑫成都的雨是恰到好处的,让整座城市浸染在诗画里,令人陶醉。 (有删改) 1.作者说“成都的雨是别致的”,请结合文章分点概括成都的雨“别致”的地方。 2.请从A、B两处任选一处进行语句赏析。 3.文章第⑤⑥两段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到家乡的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雨是大自然的杰作。刘湛秋说雨是“使人爱恋的”(《雨的四季》),本文作者说雨是“令人陶醉”的,请你结合两篇散文的内容和主旨,说说作家为什么钟情于雨。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甲】【乙】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夜发吴门 赵孟頫 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舟楫好夷游①。 多情最是吴门月,又送行人下秀州②。 【乙】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①夷游:迟疑不前,从容不迫。②秀州:今浙江嘉兴一带。 1.【甲】诗中“吴中舟楫好夷游”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2.【乙】诗中“思君不见下渝州”一句中的“君”,有人认为是指“月”,有人认为是指“故乡故人”,还有人认为是指“国君(即皇帝)”。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解。 3.赵孟頫“夜发吴门”,李白“夜发清溪”,两位诗人借“夜发”各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下面学生的习作,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请作出诊断并提出改进措施。 (1)我妹妹可漂亮了。眼睛大大的,鼻子大大的,嘴巴大大的。 (2)小林叔叔四十多岁,明眸、皓齿,精神矍铄,身体丰满,力大如牛。 (3)这个小演员真可爱,明亮的大眼睛,像苹果一样红的圆脸蛋。他一笑时,脸上还有两个小酒窝呢。 (4)小明哥哥长得很胖,四肢粗大,肚子圆圆。 (5)我的老师长头发,柳叶眉,高高的鼻子、炯炯有神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红底白花的衬衣,发亮的皮鞋,黑色的裤子。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小练笔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济南的冬天》写作的一大特点,文中很多语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得既生动形象,又富有情调。如:“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请你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个景物片段,做到情景交融,不少于1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