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市花垣县民族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南省湘西市花垣县民族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正确的是                       A.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Fe(OH)2+2H+= Fe2++2H2O        B.SO2、NO、NO2 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C.pH=1 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Fe2+、NO—3、SO2—4、Na         D.NO 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 参考答案: D 略 2. 下列变化过程中,体系温度下降的是                                                                             A.硫酸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B.铝热反应        C.液溴和苯在铁粉存在下制溴苯           D.硝酸铵溶于水 参考答案: D 3. 橙花醛是一种香料,结构简式为:(CH3)2C=CHCH2CH2C(CH3)=CHCH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橙花醛不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B.橙花醛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C.1mol橙花醛最多可以与2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橙花醛是乙烯的同系物 参考答案: 答案:B 4. 将Cu片放入0.1mol/L FeCl3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Cu片,溶液中c(Fe3+):c(Fe2+)=2:3,则Cu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 A.3:2                   B.3:5            C.4:3           D.3:4 参考答案: D 略 5. 在周期表主族元素中,甲元素与乙、丙、丁三元素相邻,甲、乙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丙的原子序数;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丙>乙>甲>丁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甲>丙 C.最高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丁>甲  D.乙和甲或乙和丁所能形成的化合物都是有毒物质 参考答案: B 略 6.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B.10L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11.2LCH3CH2OH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 D.100mL0.1mol·L-1的FeCl3溶液中含有Fe3+的个数为0.01 NA 参考答案: B 略 7.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一瓶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还是二氧化氮,可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B.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瓶塞的磨口瓶 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D.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后所得溶液浓度偏高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A.二氧化氮和溴都能把碘离子氧化生成碘单质,碘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所以不能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区别二氧化氮和溴蒸气,故A错误;B.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黏性的硅酸钠,导致玻璃塞不易打开,所以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橡胶塞的玻璃瓶,故B错误;C.苯的密度小于水,且不和水互溶,所以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放出,故C错误;D.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后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则所得溶液浓度偏高,故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气体的检验、药品的存放、萃取、配制溶液时的误差分析等 8. 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时,将35 g NaCl溶于100 g水中,降温至0℃时,可析出晶体 B.20℃饱和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1.6% C.a点KNO3和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固体KNO3中混有NaCl,可用重结晶进行提纯 参考答案: D 略 5.374℃、22.1Mpa以上的超临界水具有很强的溶解有机物的能力,并含有较多的H+和OH-,由此可知超临界水 A.显中性,pH等于7     B.表现出非极性溶剂的特性 C.显酸性,pH小于7     D.表现出极性溶剂的特性 参考答案: B 超临界水任然呈中性,AC项错误 根据相似相容的原理可以知道B正确(有机物大多数是非极性分子) D错误。 10. 下列有关物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质量的Al和Al2O3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时,Al2O3消耗碱量多 B.反应N2O4+N2H4→N2+H2O中,若有1 mol N2O4参加反应,则有4 mol电子发生转移 C.由Na2CO3和NaHCO3组成的混合物中,若n(Na+):n(C)=7:5,则n(Na2CO3):n(NaHCO3)=2:3 D.1 mol Cl2参加的任何反应,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数都是2 NA 参考答案: C 略 11.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某些化合价见下表。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A B D E G H I J 化合价 –1 –2 +4、–4 –1 +5、–3 +3 +2 +1 原子半径/nm 0.071 0.074 0.077 0.099 0.110 0.143 0.160 0.186     A.A的单质能将E单质从HE3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B.A、H、J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是A>J>H    C.G元素的单质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D.I在DB2中燃烧生成两种化合物   参考答案: C 12. “分类”是一种思想方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    ①根据水溶液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A 略 13.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无色透明溶液中:Ca2+、H+、Cl-、Fe2+ B. 能与金属铝反应发出氢气的溶液:K+、NO3-、Cl-、Fe3+ C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2mol / L的溶液:Na+、Cu2+、HCO3-、NO3- D.KW/c(H+)=0.1mol / L的溶液中:Na+、K+、CO32-、NO3- 参考答案: B 14.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和乙酸乙酯能用水加以鉴别 B.CCl4和CH4均属于有机物,因此CCl4和CH4都极易燃烧 C.油脂、淀粉、蛋白质均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D.苯能发生氧化反应,所以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参考答案: A 略 15.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苯中约含有3.612x1023:个碳原子   B.常温常压下,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16g中约含有6.02×1O23个氧原子   C.25℃时,1 L 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约含有6.02×l023个氢氧根离子   D.0.5mol CH4中约含有3.01×1024个电子 参考答案: 答案:B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5分)Na2O2可用作漂白剂和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1)某学习小组发现:在盛有Na2O2的试管中加入足量水,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当气泡消失后,向其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将试管轻轻振荡,红色很快褪去;此时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又有气泡产生。 ①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  ▲  ,红色褪去的可能原因是  ▲  。 ②加入M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Na2O2有强氧化性,H2具有还原性,有同学猜想Na2O2与H2能反应。为了验证此猜想,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 步骤1:按图9组装仪器(图中夹持仪 器省略),检查气密性,装入药 品; 步骤2:打开K1、K2,产生的氢气流    经装有Na2O2的硬质玻璃管, 一段时间后,没有任何现象; 步骤3:检验H2的纯度后,开始加热,观察到硬质玻璃管内Na2O2开始熔化,淡黄色的粉末变成了白色固体,干燥管内硫酸铜未变蓝色; 步骤4:反应后撤去酒精灯,待硬质玻璃管冷却后关闭K1。 ①盛装稀盐酸的仪器名称  ▲  ;B装置的作用是  ▲  。 ②必须检验氢气纯度的原因是  ▲  。 ③设置装置D的目的是  ▲  。 ④你得到的结论是  ▲  (若能反应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参考答案: (15分)(1)①生成了碱(NaOH)   (2分) MnO2   反应生成的H2O2具有漂白作用(2分)   ②2H2O2 ==== 2H2O +O2↑    (2分) (2)①长颈漏斗    (1分) 吸收氢气中的杂质气体(水蒸气、氯化氢等)(2分) ②防止空气与氢气混合加热爆炸  (2分) ③检验有无水生成      (2分) ④ Na2O2+H2=2NaOH     (2分)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0分)有一黑色化合物A,它不溶于碱液,加热时可溶于浓盐酸而放出黄绿色气体B。将A与KOH和KClO3共热,它就变成可溶于水的绿色化合物C。若将C酸化,则得到紫红色溶液D和黑色沉淀A。用Na2SO3溶液处理D时,也可得到黑色沉淀A。若用H2SO4酸化的Na2SO3溶液处理D,则得到几乎无色的溶液E,而得不到沉淀A。问A、B、C、D、E各为何物?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 A        B       C       D       E      参考答案: (共10分) A.MnO2   B.O2  C.K2MnO4 D.KMnO4   E.MnSO4  (5分,每物质1分) (1)                     MnO2+4HCl(浓)MnCl2+Cl2↑+2H2O(1分) (2)                     3 MnO2+6KOH+KClO33K2MnO4+KCl+3H2O(1分) (3)                     3K2MnO4+2H2SO4=2KMnO4+MnO2+2K2SO4+2H2O(1分) 或    (4)                     2KMnO4+3Na2SO3+H2O=2 MnO2+3Na2SO4+2KOH(1分) 或    (5)                     2KMnO4+5Na2SO3+3H2SO4=2 MnSO4+5Na2SO4+K2SO4+3H2O(1分) 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