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清远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踌躇(zhù)     祈祷(qí)       土偶(ǒu)     雷霆(tínɡ) B.虐待(nuè)     阴惨(chǎn)   波澜(lán)   罪孽(niè) C.徘徊(pái)     婵娟(chán)   睥睨(nì)     鞭挞(tà) D.咆哮(xiào)   污秽(huì)     播弄(bō)     稽首(jǐ)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表现诗人的chóng     ① (A.祟   B.崇)高理想与爱国精神。诗歌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历史的回溯 ② (A.sù   B.shuò),叙述诗人的家世、出身以及辅佐楚王的经历;后半部分书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甲 (A.历程   B.里程),通过神游天地寻求真理而不得的陈述,表达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诗人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 乙 (A.琳琅满目   B.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和摇曳多姿的艺术想象,     丙      。 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 ②创作了文采绚烂、结构恢宏的不朽诗篇 ③生动表现了抽象的意识和诗人高洁的志趣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一项 A.服务贸易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携手开创“全球服务、互惠共享”的美好未来。 B.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C.《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当仁不让”等。 D.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京族的独弦琴是一种奇妙的乐器,仅靠一根琴弦就能弹奏出婉转动听的歌声。 B.4月10日,铁路部门开始在全国实施新的列车运行方案,优化高铁列车开行路线。 C.刚刚上任的世界银行行长表示,推动共同繁荣并消除贫困是世行的使命和关注重点。 D.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使我们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 (1)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5)崔颢在《黄鹤楼》中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出登楼所见的明丽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求学艰难,但不羡慕他人并苦中有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 【乙】 天汉元年,武帝遣苏武持节①送匈奴使②留汉者,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常惠俱。既至匈奴,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③,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武益愈,单于愈益欲降之,匈奴乃徙武北海④上无人处,使牧羝⑤,羝乳乃得归。武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取材于《苏武传》) 注:①[节]旄节,古使臣信物,以竹为杆,上饰牦牛尾。②[匈奴使]指从前汉朝扣押的匈奴使臣。③[受辞]审讯。④[北海]今俄国贝加尔湖。⑤[羝dī]公羊。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_)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_________)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_)   (4)蹴尔而与之(_________) (5)留匈奴凡十九岁(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2)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从表达方式上来,甲文侧重_________,乙文侧重___________;出自甲文的成语“_________”,出自乙文的成语“____________” 4.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阅读乙篇,简要说明“舍生取义”的品格在汉朝苏武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关于“文明旅游” 【事件回放】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公民出境人数激增,2017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超过1.3亿人次,2018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共1.4亿人次。随着中国人出境游的不断增多,一些游客乱丢垃圾、大声喧闹、不守规矩、入乡不随俗等不文明行为也逐渐成为中国游客的专属“标签”。 每逢假期过后,凡是出境游归来的人首先不是描述那个地方有多么好,而是会抒发一句感慨:人真多。紧跟着的一句话十有八九会是:中国人真多。假日一到,世界各国的旅游胜地便被中国人包围。在很多中国人看来,旅游就是到一个地方拍张照片,证明“到此一游”。至于旅游地的风光到底好在哪儿,那里有什么文化底蕴和特色,此番旅游的目的是什么,很多时候被无意识地忽略掉了。比拍照更让世界瞠目的,是中国游客的疯狂购物能力。不知从哪个黄金周开始,总是会看到中国游客将某品牌店抢购一空的新闻,他们一边看着中国游客排队抢购名牌包,一边不住咂舌“中国人真是挺有钱的”,视中国人为“暴发户”。 (摘自《城市快报》) 【数据调查】 近日,某网站进行了一项“文明出境游”调查,盘点出国民心目中“最不文明的出境游行为”。 “最不文明的出境游行为”调查表 【观点碰撞】 观点一 20世纪80年代,日本游客曾被视为“暴发户”,出境旅游疯狂购物,大声喧哗。被贴有“暴发户”标签的还有俄罗斯人,他们几乎能吃光所有的自助餐食物,甚至掏出小塑料袋将食物偷偷带走,对酒店工作人员大呼小叫。此外,法国游客缺乏礼貌、态度傲慢,爱挑剔等行为同样招致非议,而美国游客也贴有“粗鲁”说话声音大的标签。总而言之,外国人也有这样那样的不文明行为,在卢浮宫前泡脚的也不仅仅是中国人,实在不必专门针对中国游客横加指责。 (新华网) 观点二 一个真正的文明的民族,总要不断自我批评和自我完善,不管是穷是富。贫富不是文明的标准。我们希望明天的中国能够无愧地成为未来人类文明的脊梁,那就不要忘记去不断清洗历史留下的那些惰性,不时站在自省的镜子里检点自己,宽容和直面一切批评,并从中清醒地建立起真正而坚实的自信来。 (冯骥才《中国人丑陋吗》) 观点三 拥有财富未必受人敬,修养与财富相匹配,才值得尊敬。如果财富上涨了,而素质更低下了,这是文明的耻辱,而个体的文明素质往往勾连着国家形象、软实力。中国是文明之邦,理应坚守并传递文明礼仪而不是比丑、比恶、比坏。尤其是走出国门时,更应该有操守。弘扬文明,这才是大国公民应有的气质与气场。 (网友评论) 1.阅读【事件回放】部分,你认为“中国式旅游”有哪几个特点?请分别归纳。 2.根据“最不文明的出境游行为”调查表,写出调查结果。 3.根据文本内容,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被称为“暴发户”的有中国人、俄罗斯人、日本人。 B.2017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超过1.3亿人次,2018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共1.4亿人次。 C.出国旅游的人都在感慨中国人真多,因为一到假日,世界各国的旅游胜地便被中国人包围了。 D.对于中国人来说,旅游就是到此一游,就是到一个地方拍张照片。 五、诗歌鉴赏(共5分) 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这首诗里选一个词语作为诗的题目,并简述理由。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在课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七、作文(共40分) 题目:在希望的田野上 写作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③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