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建瓯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提分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医疗(liáo)       狭隘(yì)            微不足道(wēi) B.脱离(tuō)        极端(duān)        拈轻怕重(zhān) C.纯粹(cuì)        鄙薄(báo)          漠不关心(mò) D.实践(jiàn)        派遣(qiǎn)        冷冷清清(qī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诀别   坚难   泼泼洒洒 B.飘落   沉寂   翻来复去 C.沐浴   恢复   喜出忘外 D.烂漫   淡雅   暴怒无常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D.那种冷清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B.见到亲人的那一刻,漂泊多年的他忍俊不禁地流下了心酸的泪水。 C.有没有良好的家风是建设文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 D.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全国高铁营运里程将达到约3万千米左右。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2)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3)《<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要学思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抒写悠悠不尽“思乡”情思的诗句(限七年级学过的古诗词)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诫子书____________     (2)年与时驰____________ (3)非志无以成学____________     (4)俭以养德____________ 2.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似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的肝常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诀别。 ⑥邻居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文章第①段和第⑦段两次出现了“好好儿活”,分别有什么含义? 2.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及表达作用。 3.下列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了母亲的无私、坚韧、顽强。 B.本文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 C.本文主要采用了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 D.本文以情节的曲折巧妙取胜,并从中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震撼人。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小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甲】诗中“左迁”一词的意思是_____,首句中“杨花”“子规”两种景物的描写,既点明了时令,又渲染了____的氛围。【乙】诗中“征人”一词的意思是___,诗的开头两句描写了______的景色。 2.两首诗都写到了月,请分别说说两位诗人是如何借“月”来抒发情感的。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假如养第二只猫时也养了鸟,鸟也被咬死,“我”将怎样想,怎样做? 七、作文(共40分) 展开大胆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从下列词语中至少选取三个来创作一个童话片段。 太阳       月亮             星星             嫦娥             李白             后羿 玉兔       孙悟空             “神舟十一号”飞船             景海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